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职能的核心所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实现的整个过程,与中央银行的职能实现密切相关.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还不完善,滞后的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货币政策传导主体和传导客体尚未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及宏观外部环境的不利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我圆金融市场对世界的全方位开放之际,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其所处地位的不同,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 市场经济业已发达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中央银行的地位如  相似文献   

5.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些国家的央行高管讲话表明:关于中央银行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房地产和其他资产价格的起伏,尚无定论;如果货币政策会抑制房价异乎寻常地快速上涨,其中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愿意改变自己的货币政策立场.  相似文献   

7.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在实践中表现得愈来愈明显,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延缓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二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三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降低了货币供求的稳定性;四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打破了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物价间的稳定联系;五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增大了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可预期性;六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使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控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操作时不得不将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央银行以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政策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分离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是各国政府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次贷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中央银行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应对。美联储创新了非常规的操作工具,货币政策的指向性更为准确;中国人民银行则以灵活运用常规的货币政策组合工具为主。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析货币政策的基本路径特点,对我们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操作工具看中国货币政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辉  刘洋 《财经科学》2005,(3):26-32
如何制约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倾向,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性,是现在货币政策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提供的一个备选答案是引入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新工具.本文在说明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的定价原理和均衡价格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基础货币进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机制.文章认为价格指数类期货合约具有易操作性、独立性和内在稳定性,可以设计成为一种供中央银行选择的货币政策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11.
公开市场业务实践与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转变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1997年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和改革形势的变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即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逐渐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方式 ;而推动公开市场业务正是建立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开市场业务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国债发行和流通、利率改革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等重要问题都有着紧密联系。本文将描述近年来中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实践 ,并就正在变化过程中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进行讨论。一、货币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选择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债券的交易活动 ,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李怀定 《生产力研究》2005,(12):90-91,113
考虑到货币政策内部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货币政策内部时滞的决定因素谈起,联系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利用万差分解和时差相关系数法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内部时滞(1998 ̄2004)进行实证研究,并在结尾部分就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率问题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货币本位制的确立和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相应地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安排来看,无论是中央银行兼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两项职能,还是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货币政策职能,都十分注重发挥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同效应。从我国情况看,银监会成立后,中央银行已不再承担对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因此如何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与沟通,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助效应,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1.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是紧密相联、互为作用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在政策操作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金融监管活动中所产生的金融机构的各种…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学术界引起争议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的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所涉及的问题通常有五个,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等问题上.从实践上看,从1984年-1997年,货币政策虽然经历了多次扩张和紧缩,但是,从总体上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对付通货膨胀,并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效果.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勇  范从来 《财经研究》2004,30(8):5-17
文章以1994~2002年为样本区间,通过构造货币供应函数和对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分析,考察货币政策操作本身对货币存量的冲击.研究表明,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存量变动起着主导作用.中央银行短期性货币政策操作的变化可能会改变银行的行为参数,其行为变动的方向是在中央银行预期之内;同时,由于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可能使之做出过度反应,使其贷款偏好"过松"或"过紧",进而导致实际的货币存量超出预定的目标值.这说明,经济主体的行为参数发生有规则的变化是有效控制货币存量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央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政策决策的透明度,以求稳定和引导预期.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货币政策特点,结合马氏域变模型,本文考察了通缩、轻微通胀、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等四个状态下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结果表明,不同状态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在控制物价和维持经济持续增长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轻微通胀状态下货币政策更偏向于对增长目标的保障;温和通胀状态下中央银行在保障增长的同时,虽然对通胀的关注有所提高,但对产出的反应程度较轻微通胀阶段略有下降;而在通缩和高通胀状态下,即物价水平偏离目标值较大时货币政策更集中于对物价的调控。在通缩或高通胀状态下,由于利率可调节空间缩小,因此,中央银行应对行为更加谨慎,同时会配合其他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央银行职能与货币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中央银行的调控作用不可或缺。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有效发挥又是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实现的。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外金融理论界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六种流行观点 ,分析了各种观点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中央银行的唯一职能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结论。与此同时 ,作者讨论了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及其关系 ,并对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提出了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一个引入时滞、政策传导扰动和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模型中,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与货币政策效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中央银行无法及时地对经济中的扰动做出正确的估计,尽管可以利用中间目标变量和其他参考变量的实际值对目标值的偏离所给出的信息来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但仍然无法对冲击及时做出正确的响应;再加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中的财政占优、金融占优和外部占优问题,使得中央银行无法执行其意愿的政策,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无助于解决货币政策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透明化趋势及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曾奉行私隐性原则,将货币政策长期笼罩在神秘面纱之后.1980年代以来,美联储开始走向开放和透明,尤其是2006年主张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伯南克执掌美联储后,美联储透明度更是大为提升.美联储的透明化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世界范围内中央银行制度较为集中的变化趋势之一.透明化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是因为提高中央银行透明度,在经济上可以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政治上则是宪政国家的根本要求.各国应结合本国国情选择中央银行制度的最优透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