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师》2015,(23)
部门预算编制管理的实施是我国在财政支出管理上推出的一项重大管理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系和公共财政框架,优化财政资源配置,规范政府、财政和单位三者之间的行为,保证政府预算完整,实现政府预算统一。围绕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有利于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推动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肖鹏 《财政监督》2012,(34):27-30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开始逐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在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税制改革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在政府间财政关系和税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中国从2000年开始将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预算支出管理领域,并积极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财政职能的转变,财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支出管理上来,为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约束有力、讲求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支出管理新机制,财政支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部门预算的实施,以及以实行部门预算为契机而进行的细化预算编制、制定科学的开支标准定额和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本文就舟山市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初探耿纪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社会保障分配,社会保障分配属于财政分配范畴,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应的社会保障预算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预算的...  相似文献   

5.
张华 《中国财政》2015,(2):30-31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政府财力增强的良性循环,在支持自治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运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预算法在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管理的公开性、预算监督的严肃性等方面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是全面推进预算管  相似文献   

6.
当前,地方财政工作要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为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把加强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管理作为贯彻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7.
强化预算管理 不断推进地方财政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平 《财政监督》2011,(16):59-60
当前,地方财政工作要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为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把不断强化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管理作为贯彻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科学编制预算是基础,有效执行预算是关键,绩效管理是措施,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8.
"营改增"后分税制改革已不容回避,近年我国推行"四本预算"为主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但原分税制依税分钱、范围狭窄,大量非税收入游离于分税制之外。扭曲了央地财政分配关系。针对此,应以全口径预算为基础,清费正税稳定税负,以大共享税为主,构建多元化地方税体系,深化分税制改革,打造全口径预算体制,提高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公共财政理念的确立,浙江省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正稳妥扎实地不断朝着公共化趋向迈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绩效评价、政府采购等改革均实现阶段性改革目标。纵观财政全局改革的脉络,浙江省公共财政建设很好地实现了财政与经济的良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当前,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既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首批财政三项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我们水利部门要做好以上工作,对促进财政三项制度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实行复式预算的客观必要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在财政上进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改变了过去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地方财力;同时也存在着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日益被消弱,国家预算被肢解的局面。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12.
马跃敏 《广东财政》2003,(12):40-40
近年,江门市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改革,基本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实行和完善部门预算、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社会保障、“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要使各项改革有机融合起来出成效,使改革取得如期效果,必须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的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工会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会经费预算管理的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工会财务工作的活力,为工会工作提  相似文献   

14.
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目前该制度在制度设计、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等方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目标,近期必须努力强化对财政转移支付的预算法律约束,同时完善组织基础,为进一步提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效益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各预算单位在该账户下设立分类账户进行集中管理。财政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预算单位支付,通过代理银行将款项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虽然不改变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权限,但其作用在于建立起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随时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从根本上杜绝在预算执行中的克  相似文献   

16.
一、工作回顾 黑龙江省预算会计研究会自1993年8月成立以来,牢牢把握服务财政工作这个中心,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参与了财政体制、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来说,预算管理工作一直是主管部门及项目承担单位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统领全国地质调查项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动适应财政体制改革要求,提出了要建立以"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专门组织精干人员编写了《预算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地调工作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发挥预算的核心作用,全面构建与地调工作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预算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政府预算制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传统的政府预算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经济改革,不仅触动了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而且也使财政体制和政府预算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国  相似文献   

19.
吴观带 《广东财政》2003,(12):39-39
几年来,中山市的财政工作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推行市与镇区分税分成体制等财政改革为主要内容,逐步向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目标迈进。同时,公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资产管理工作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厘清财政存量资金范畴及基本构成,并从中央银行国库的视角,阐述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建立全口径预算体制、强化预算监督约束、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等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长短期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