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对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衡量和判断的结果表明,2000~2009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过去10年美国的金融监管质量是逐步下降的,美国的金融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其金融业的发展。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其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注意保持金融监管与金融业发展的匹配性,以及金融业效率性与稳定性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服务的中坚,尤其在我国金融业一直是商业银行主导。所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及稳定性对我国在深化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维护金融业的稳定性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研究了分别用勒纳指数和Z值指数来测量银行业竞争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邓美华 《时代金融》2014,(8X):67-68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服务的中坚,尤其在我国金融业一直是商业银行主导。所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及稳定性对我国在深化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维护金融业的稳定性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研究了分别用勒纳指数和Z值指数来测量银行业竞争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 ----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2000年—2009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过去十年美国的金融监管质量是逐步下降的,美国的金融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其金融业的发展。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应该密切关注其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注意保持金融监管与金融业发展的匹配性,以及金融业效率性与稳定性的均衡。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本文的研究认为,2000-2009年,美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说明过去十年美国的金融监管质量是逐步下降的,美国的金融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其金融业的发展。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应该密切关注其金融监管指数的变化,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注意保持金融监管与金融业发展的匹配性,以及金融业效率性与稳定性的均衡。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给金融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保险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三大支柱之一,其储蓄性、稳定性、长期性越发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会为传统保险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颠覆,还是传承?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探析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3年出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随着客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业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应建立制度的稳定性和应变性相结合机制,加强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金融企业会计报表体系。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英言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6年“金融大震”(BigBang)非常形象地反映了金融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对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作一综述。一、英格兰银行的变化1.英格兰银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金融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代欧洲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考察欧洲金融业一体化的状态与效应,以及伴随着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的金融稳定性框架。本文的分析显示,实行单一货币制以来,欧洲金融一体化不断深入,推动金融业市场的集中度与竞争性和效率提高,但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缺乏联合统一行动机制的欧洲金融稳定性安排暴露出了明显的内在缺陷,需要有深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4,(5):75-75
潘功胜:建立统一全面共享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业综合统计研讨会”上指出.在我国金融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金融统计分析框架及其有效性、准确性受到挑战。当前要加快推进金融统计改革.建立统一、全面、共享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要建立金融信息共享与金融业综合统计协调机制.尽快确立金融业综合统计框架,积极推进金融业统计标准落地和金融统计法规制度建设.构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与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澳大利亚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该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的积极变化。为巩固银行业地位、提高金融体系效率,澳大利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改革,放松金融管制,主要包括取消对银行业存贷款利率限制、放开国债利率、取消外汇管制、改革证券市场等。改革后,银行业竞争能力增强,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市场过度繁荣等现象。澳大利亚在此后采取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维护了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A key fea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is increasing banking-sector globalization.Using different measures to capture this phenomen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its impact on banking crisis for a dataset of 138 nations spanning the period 1998–2013, while controlling for other banking-industry specific, macroeconomic and external factors. Employing different econometric models and several robustness checks, I find greater banking sector globalization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anking crisis. Moreover, greater bank asset concentration, diversification, credit flows, real interest rates, inflation rates, M2-to-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nominal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anking crisis, while higher bank profits, real GDP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freedom lower such chances. The results are further examined for nations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foreign bank penetration. The findings underscore that foreign bank presence provides greater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of host nations.  相似文献   

13.
马理  何云  牛慕鸿 《金融研究》2020,478(4):91-111
对外开放是否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上升,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基于中国39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了“引进来”(用外资持股比例作为替代指标)与“走出去”(用海外资产占比作为替代指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曲线特征并存在临界点;对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过高的外资持股比例与过低的境外投资规模会带来风险;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境外投资规模存在一个阈值区间,在阈值区间内,可能导致银行风险上升。政策建议是:外资参股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比例可能不宜过高,鼓励中小型商业银行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来调整对外开放策略,同时应强化风险预警与防范手段,在坚持与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实施宏观审慎原则,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刘扬 《海南金融》2011,(7):36-40
国际金融危机让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银行监管现状,探讨了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banking stability on the volatility of industrial value added using data for 110 countries.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relevance of lending and asset allocation effects because banking stability reduces the volatility of value added more in industries that have greater external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intangible intensity when they are located in countries with more developed financial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s. Moreover, banking stability helps reduce economic volatility more in countries with less bank market competition. We control for recessions, reverse causality problems, and endogeneity of banking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20,482(8):93-111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2015,482(8):93-111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8.
Utilizing the recent dynamic panel GMM estimation techniques for 36 market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ing industry volatility and fu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complementary to Cole et al. (2008) who examine the finance-growth nexus from a unique asset pricing theory perspective and documen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stock returns and future economic growth that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a series of country-specific and banking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that the negative link between banking industry volatility and future economic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the enforcement of the insider trading law, systemic banking crises, and bank accounting disclosure standards, while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ambiguous.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are primarily driven by the data from emerg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19.
丹麦银行业是一个资产业务以贷款为主、高度集中且竞争激烈的行业,由于大量中小型银行由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来,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其融资问题造成一定的冲击,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丹麦政府出台了银行业稳定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的实施在不使用政府资金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银行业的融资问题,保障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同时给丹麦政府带来了不菲收益。文章介绍了丹麦银行业稳定方案的主要政策措施,并总结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学界和社会公众再度提高对金融监管与宏观货币政策的重视。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在给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影子银行对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基于信用与宏观经济学理论并利用中国化宏观数据进行论证,将市场利率划分为商业银行体系利率与影子银行体系利率并以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商业银行的总体利率,以一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影子银行利率,以市盈利率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实际利率,并利用线性回归给出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社会总体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给物价和金融稳定施加一定的压力,在短期内会加快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