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QE的退出对新兴市场的尴尬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发动印钞机应对危机的时候,中国等新兴市场成为发达国家流动性泛滥的蓄水池,廉价的资本从发达经济体肆无忌惮地流向新兴市场,在带来了不可持续的增长的同时,也吹大了资产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2.
声音     
7.6%是水分较少的增长率,是在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内的增长率,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态势,显示两会报告设定的7.5%增长目标是合理的。而去掉了超过正常投资增长的过度依靠投资增长的增速部分后,是更扎实的、"水分"较少的增速。——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为防止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确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但稳增长的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要高度一致,切忌过度的刺激违反规律推动短期过高增长。  相似文献   

3.
资讯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6):17-17
“中国并不富裕,钱要自己留着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谈到中国庞大汇率时坦言。他还预言,希望世界经济不到10年经济增长就能恢复,“在我看来经济不可能迎来V型底部.很有可能是U型甚至是L型的复苏。”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仍处在动荡之中,特别是欧洲的经济动荡以及存在双底衰退的可能,我们在美国也看到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讨论得出一个明确信号:全球经济应该不会有一个非常强劲的复苏,尤其是近期不会发生。欧洲目前采取的一些措施只是拖延了危机,还有一些新的措施,可能会让情况更加糟糕,所以问中国要做什么。中国可以对这个危机做出回应,回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声音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市场全然没有回暖的迹象。经济未见起色,意味着稳增长可能落空,政策刺激无疑将继续加码。鉴于当前依然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稳增长无疑将更加依赖基础设施建设。自6月以来,大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相继上马,涉及项目金额接近4万亿。——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新一轮4万亿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再保持20—30年的高增长,仍然会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的展望。他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动荡不是“二次危机”,亦非“二次探底”,发达国家的经济将经历几年低迷期。他估计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速要降到8%左右,通货膨胀在4%左右。经过这次调控,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外管理》2009,(10):20-20
“中国经济增速今年将达9.4%” 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9月15日在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上说:鉴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步伐较快,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4%。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就业》2012,(9):16-16
除了经济数据,衡量经济形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情况。现在全国很多地区出现用工荒,说明整个就业情况是良好的。但经济下行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必须引起警惕。如果经济持续下行,造成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下降,影响城乡经济增长,最后会反映到就业上。一旦出现大规模失业,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所以稳增长的关键之处在于稳就业。此外,目前面对的主要还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一定要把解决短期下行压力和长期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的研究,不胜枚举。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经济学家在这个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感受和经历显得格外不同。与其他社会科学家不一样,自从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和1979年4月政治经济学的无锡会议以来,两代经济学家三十年来积极传播思想、参与政策讨论、走进真实世界、推进经济研究。他们坚持不断地在各自的领域出谋划策、大声疾呼、撰写报告、发表评论。他们自己内部意见分歧、分裂、争执不休,甚至相互指责。但是他们一直在跟随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脉搏而进步。虽然经济学家在思想上经历着在禁锢与解放之间的痛苦挣扎,但开放和市场化道路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结构变迁总是不断打破我们原有的神话和教条,引领思潮,推动思想和学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东南置业》2013,(11):8-8
国家信息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小幅增长,房产税试点范围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并和财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继续探索利用房产税来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过度依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12):28-28
“金融危机中.全世界寄厚望于中国.但中国不可能担当领导。”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达到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超过20%,这也就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业界声音     
要在11月份,最晚在12月份,年内是肯定要完成的,问责不会爽约。——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要将热钱放到池子里而不进入整个实体经济,等其撤退的时候让其从池子里流出,这在宏观上可以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财新峰会上表示。房地产的调整,将不同于股市调整形式,不会一下子跌下来,而会渐进式下滑,将持续好几年时间。——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谓谢国忠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13.
张军 《新远见》2009,(12):68-74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不胜枚举。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政策与管理》2008,(5):11-11
“北京奥运会这后中国经济不仅不会萧条,反而会维持近10%的增长,而且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到203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市场。”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08·新视角”高峰论坛上表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堪称奇迹的高速增长。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揭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却忽视了伴随高速增长的频繁波动现象。一个完备的理论解释应该既能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能回答为什么经济波动频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解释无疑更加深入。本文首先梳理众多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观点,指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成功之处。然后,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波动,发现根源于地方政府的“理性预期”和“学习效应”,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导致中央政府宏观微调常常失效的关键。最后,本文从矫正地方政府行为的角度,提出适应新环境、构筑新动力以及拓展新空间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声音     
要判断一个国家的成本压力和竞争力,重要的是比较工资的增长与生产率的增长,如何把工资上涨当作一种倒逼机制也可能是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国际经验表明,工资上涨并不能降低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可能成为结构优化的契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称,中国经济要从失衡走向良性平衡,本质上就是要弥合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工资收入增长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行业调控重点从产能过剩转向高耗能上半年经济增长10.9%,投资增速与信贷增速都居高不下,这对行业调控吹响了警号。今年以来,行业调控在一些地方和行业中,都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对不少地方政府来说,由于受调控的行业往往是当地支柱行业,对于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地方存在阻力。对受到调控的行业来说,就更不愿意被列入受打击的名单,且对发改委的调控标准抱怨有加。比较典型的是钢铁行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世俊称,“从老冶金部的时候就开始嚷嚷淘汰过剩了,可目标就从没实现过。”一些钢铁企业也对产能过剩调控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3,(7):24-24
在中国,人们应该做好准备,来应对长期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这是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日前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所阐述的观点。他表示,虽然今年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较缓,但世界银行仍然维持今年GDP增速保持在7.5%-8%的预测。蒂莫认为,中国需要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下一年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决策,既要提前预警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可能恶化,更要紧紧围绕经济战略转型以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这个中心环节,以政府管理体制、金融体系和要素价格改革为突破口,为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创造新的需求,释放经济有效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资讯/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7):21-21
“中国经济已开始复苏,中国股市旱已见底。”—6月8日,乔治·索罗斯应马云邀请至西湖边与浙企密商投资,索罗斯开门见山。他认为,“虽然中国经济目前只有美国经济的四分之一,但它可以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引擎。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会下降,而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大部分国家,并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