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运用等级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对1987年~2002年间政府投资、外商投资、民间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分别与GDP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各类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的变化不会影响GDP的增长,从而为政府采取政策调控各类投资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和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对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投资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湖北投资总量增速相对较慢,且缺乏稳定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少,过多地依赖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资金的投向结构与全国整体情况严重趋同,缺乏个性和特色;投资宏观经济效益递减的速度相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是影响湖北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率,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EXCEL绘制利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产投资的折线图,从宏观上分析利率变化对资产投资的影响;用SPSS软件分别对利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房产投资增长率做回归分析,从微观上进一步系统的讨论了三者的变化程度;得出我国利率的变化对资产投资具有一定的弹性调节作用,所以,应慎重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整利率,调整资本政策,上调存贷投资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投资机遇。面对政府出台的相应针对投资的政策导向,普通投资者如何顺“政策”选“投资”是本文的阐述重点。同时,也通过政府的政策了解政策制定背后的政府意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以北京和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作为国民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直接影响投资的总效果.在对近年采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全国投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北京和上海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的地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理论中所述及的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或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现象在中国无法成立,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关性较弱.故我国政府对民间投资采取政策手段调控会比采取政府直接投资手段更为有效,政府投资应更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分布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6.
当前投资过热的深层次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因利益驱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盲目追求、各经济主体对投资低效的依赖以及政府相机抉择的调控活动。实现经济正常运行的根本措施是促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无效供给,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战略;通过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7.
邓奇志 《商场现代化》2005,(36):171-172
当前投资过热的深层次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因利益驱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盲目追求、各经济主体对投资低效的依赖以及政府相机抉择的调控活动.实现经济正常运行的根本措施是促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无效供给,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战略;通过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8.
邓奇志 《商场现代化》2005,(12X):171-172
当前投资过热的深层次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因利益驱动对经济增长率的盲目追求、各经济主体对投资低效的依赖以及政府相机抉择的调控活动。实现经济正常运行的根本措施是促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无效供给.实施“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战略;通过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雪松  杨珂 《商场现代化》2006,(5X):205-205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投资呈快速增长,从投入房地产的信贷呈快速增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1998年~2002年,个人住房贷款年均增长率为112.8%,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贷款年均增长率达到253%,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0亿元上升到2003年末的2.13万亿元。尽管实施了比较严厉的有针对性的紧缩政策,房地产行业贷款仍然居高不下。截至2004年6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36.1%。本文将从央行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来说明各自力量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抵消从而分析我国央行针对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经济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其对公司投资的影响愈发受到关注。根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较为系统的总结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内涵、计量方法及其与公司投资的关系进行了概括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国庆  王慧 《商业时代》2012,(21):56-57
减少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不必要的挤出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求,但融资资金的竞争、垄断的存在、金融机构的偏好、国有企业投资的低效率及投资领域的竞争等问题是导致我国政府投资挤出效应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荣 《商业时代》2012,(2):81-82
政府投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促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职责,也是形成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和手段。但政府投资要适度。若政府投资过度,反而会形成很多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制约经济增长。本文试着从经济学规律的角度找出政府直接投资的本质内因,并分析政府直接投资过度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并针对解决对策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其中政府投资则对民间投资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机构的信贷是影响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的主要原因,而税收以及政府在竞争领域的投资对民间投资影响较微弱,对此,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1996—2008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与GDP变动统计数据,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DP总量与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由此可以判断:我国今后2年4万亿元的投资对GDP增长产生巨大的拉动力。但1996—2008年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相关性较弱。其原因在于GDP增长率相对于投资增长率的滞后性、消费需求增速缓慢、出口需求锐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北方经贸》2004,(11):96-97
本文通过我国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投资量的波动而产生的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来论述适度的投资总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从投资率、投资增长率以及投资额等指标来界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投资总量。其中应用实证分析给出确定目前投资总量和投资增长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投资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从投资的软环境看,韩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市场消费潜力很大,政府积极鼓励利用外资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政策与措施。从投资的硬环境看,韩国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通讯设施世界一流。但在韩国投资必须要考虑下述四个方面的风险:经济波动风险、生产成本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和劳资纠纷风险。  相似文献   

17.
高善文 《新财富》2006,(11):32-33
最新经济数据说明,投资增长率的再次反弹应当只是时间问题,通货膨胀率也将在2007年1季度见顶回落。从长期因素分析,自2000年以来中国投资增长率波动的平台在上升,意味着资本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占比在上升。我们认为,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水平、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政府仍然需要住恰当的时机通过放松对投资的管制来实现总需求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从FDI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世界经济增长率下滑,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上升,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经济增长率上升,我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下降,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本文对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充分验证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部开发中两类投资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改良生态环境、发展农业、工业生产.面对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实力不强且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大的现实和资源的限制,应合理选择投资进入、协调各类投资关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投资政策,以求实现良好的投资效益.为便于从宏观上讨论以下几个基本问题,把全部西部的投资抽象为基础设施投资和非基础设施投资(即生产投资).  相似文献   

20.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投资主体、投资形式、投资目的、投资对象、投资内部运行机制上均有所不同,并在实践中显示出其投资效率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并不能用民间投资代替政府投资,即二者并非替代关系,正确处理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关系,对于更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