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不断转化和发展,专业银行要与众多的国有商业银行、非金融机构乃至外国商业银行进行干等的市场竞争,传统的银行业务已不能适应同业激烈竞争的需要。特别是目前银行收益率下降,严重的制约着专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如何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已成为金融界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拓展中间业务是工商银行提高效益,提高信誉,提高地位的良好之策。一、工商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原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之外,在不涉及资产与负债变动的情况下,代客户管理、经营和处理一定资财…  相似文献   

2.
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的紧锣密鼓声中,现实却向人们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往日很少讲求自身效益就能够为国家带来巨大利润的银行,如今却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呼声中陷入经营低谷,出现了再也难以掩饰的巨额亏损。仅就朝阳市工行而言,建行以来,盈利最高峰的1991年创利4978万元,而去年却实亏1000余万元,到今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345万元。如此之大的因果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3.
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后,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准则,盈利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银行经营的盈利性与其要达到的社会主义效益性目标,两者是相容的,银行经营的盈利性是银行实现盈利的必要前提.目前,一部份企业经营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效益的实现,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益,因此,探讨银企效益的统一及实现途径已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中,银行追求自身效益的实现已成必然。然而,如果“透视”一下银行的巨额亏损,就会发现,“应收未收利息的不断累加是银行效益低下的症结所在。因此,解开这一症结、多向寻求利息回收途径,加快收息,已成燃眉之急。 一、应收未收利息对银行经营的危害 银行应收利息的不断累加,严重影响银行的资金营运和经营成果。自应收未收息实行两重科目核算后,突出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方面“165应收利息”按权责发生制已计入利息收入,体现虚盈,另一方面“631未收利息”在表外核算,体现实亏。这两方面的特点反映在资金营运上,就出现了如下恶性链锁反应:利息欠收——效益低下——超负荷经营加重。就朝阳市工商银行看,到1994年6月末,应收未收利息累计达14349万元,比年初增加7126万元。增加部分均为“631”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5.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侯振宇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沏底改变过去专业银行只讲服务,只讲社会效益而忽视了自身效益,致使银行资产质量不高,沉淀比重加大,资金流动速度减慢,挂帐利息越来越多,专业银行亏损成为必然结果。对企业来...  相似文献   

6.
当前,工商银行正处于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历史时期。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要求现有银行在管理模式、经营策略、管理方法等方面要有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最重要最有现实意义的目的是使专业银行经营效益最大化.但就目前看,基层工商银行经营效左下降,个别行出现较大亏损,已危及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向商业银行的顺利转变.为此,计对影响工行经营效益的难点分析,谈几点对策.一、影响经营效益的难点分析难点之一,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国家为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借助利率的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向,控制资金供给量.但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贷款利差,利率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自93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调高存、贷…  相似文献   

8.
李岗 《特区经济》1997,(1):45-46
<正> 一、信贷资产流失日趋严重 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中,90%为贷款所占用,其中30%以上为坏帐,1993年末全国银行26461亿贷款存量中,约有5280亿元处于有帐无实,而1994年末全国国有银行余额为29327.8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占54%,这表明银行的钱是通过社会聚集的,大量的呆帐已影响了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不解决信贷资产的死滞,更会造成社会问题。透视当前企业的负债,明显呈单一化、高负债、包袱重、效益低的格局。据统计企业自有资金只占8.5%,约27.6%的企业资产负债总额高于资产总额,与企业负债主要对应的银行信贷资产已不堪重负,在这样形势下,企业追逐银行资金仍呈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国家专业银行也逐步转向国家商业银行。但在转制过程中,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已日益暴露出来。据统计,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中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已超过5000亿元,而且随着企业改制和破产企业的增加而增加,银行现有的全部自有资本远远不够抵冲这笔巨额损失。1996年,全国企业因兼并破产涉及五家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就达609亿元,1998年,全国呆坏账核销规模已增加到400亿元。为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保障银行信贷资…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常德市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额急剧上升。到年底,4家国有商业银行当年亏损10125万元,比上年增亏7758万元。据调查,这4家商业银行经营亏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筹资成本增加是银行经营亏损的重要因素。从存款结构来看,表现为高成本的定期存款比重高,而低成本的活期存款比重少。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来源中最主要部分,两项合计一般占存款总额的95%以上。1994年末,常德市4家商业银行的这两项存款总额中,定期存款所占比重达58.4%。比1993年提高1个百分点;活期存款所占比重仅41.6%。而定期存款利率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利率。这种高成本存款所占比重越高,银行支付的利息和费用就越多,对银行经营收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已不容置疑,但在现实的转化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银行从没有过象现在这样的巨额亏损,以黑河市为例:1994年全市银行业亏损9343万元,而今年仅上半年就亏损1.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53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峻的形势?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润还没有真正成为专业银行经营的核心,或者说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利润机制。这一点不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而是真正建立起利润机制困难重重。一、建立利润机制的难…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和经营机制转换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而国有企业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又是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如果债务问题不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而且,国有企业改革的其他举措,如产权结构转变、股份制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兼并和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等均难以进行。再从国家专业银行的角度看,由于国有企业占用大量的不良贷款,使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逐渐恶化,不仅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而且企业拖欠的贷款利息逐年增加,已使国家专业银行经营十分困难,举步维艰,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  相似文献   

13.
从1994年四季度至1996年一季度,全省各家银行共对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13557笔,金额107.88亿元,办理贴现累计2625笔,金额54.97亿元,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2091笔,金额47.54亿元。1996年4月末余额为11.9亿元,按专业分工:工商银行办理8.2亿元,农业银行1.4亿元,中国银行0.4亿元,建设银行1.5亿元,交通银行0.2亿元,分别占总额的68.9%,11.8%,5%,12.6%,1.7%;按期限分:三个月以上4.8亿元,三个月以下、两个月以上达5.7亿元。人民银行及时向专业银行注入资金,实现了短期资金的适时调控,缓解了专业银行的资金紧张矛盾,同时也推动了全省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铁夫 《辽宁经济》1999,(12):30-31
工商银行实行的是一级法人分级负责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各级分支行经营效益的总和构成工商银行最终的经营成果。因此,提高工商银行的经营效益,首先要提高工商银行基层银行的经营效益。只有提高了绝大多数工商银行基层银行的经营效益,工商银行整体的经营效益才有可靠的保障。本文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就提高工商银行基层银行经营效益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提高经营效益是大有可为的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但是商业银行要达到获取经营效益的最终结果,需要经过哪些经营过程呢?盘活存量资产,发展高盈利性资产,提高收…  相似文献   

15.
一、过渡时期专业银行经营目标的选择 根据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在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鉴于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的本质要求,为转换经营机制,打好向商业银行转变基础,各专业银行应牢固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有计划、按步骤地全面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债比例及风险资产管理,从总量、安全、流动、效益四个方面,重点考核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存在的难点 长期以来,工商银行一直是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在经营上完全受命于政府。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资产责权不明,产权界限不清,政府干预银行,银行不承担责任放款,企业占用、拖欠银行资金,造成信贷资产损失,最终由国家承担。近几年虽然实行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解相结合,工商银行有了一点经营自主权,但是国家政策性金融仍占很大的比重,而商业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实现信贷资产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影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成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状况是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归结和突出反映,既有企业和银行自身的原因,也与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有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环境方面看:1、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使银行经营缺乏自主权。譬如,前几年政府干预发加了大量的“清欠贷款”、“安…  相似文献   

18.
河北物产企业集团经过两年多的预期奋斗,开始走出困境,生产经营和扭亏脱困工作取得了显成效。一是企业经营额止降回升。199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74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与1998年持平,遏制住了经营额连年下滑的趋势;200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二是亏损额连大幅下降。1998年集团亏损7745万元,1999年集团亏损5144万元,比上年减亏33.6%;2000年集团亏损3564万元,双比上年减亏30.7%。如果加上2000年该集团争取国家挂帐信息政策而减少的财务费用1744万元,比上年减亏高达64.6%。三是企业当期效益逐年提高。1000年企业实现当期效益1827万元,2000年实现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四是企业干部职工恢复了信心。新班子到任之初,部分干部职工对“走向市场、再创辉煌”的目标能否实现疑虎重重。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广大干部职工从企业逐年好转的事实中看到了希望,对集团再度辉煌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谈提高商业银行营运效益的途径张国学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千方百计提高营运效益是十分紧迫的课题。一、加大存款力度,千方百计优化“负债”结构笔者认为,从近几年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实际效果看,银行要提高经营效益,优化负债结构是前提,必须从“入...  相似文献   

20.
工商银行开办新兴业务的优势切入点与策略选择●尤鑫孙殿元现阶段,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进入实质性状态的过程中,各家银行正纷纷调整自身经营思路,悄然掀起拓展新兴业务的金融浪潮。面对这样的契机,工商银行应如何把握自身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发新兴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