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月,金风送爽,红枫似火,丹桂飘香,遍地硕果!十月是一个神话,十月是一条欢乐的长河!  相似文献   

2.
黄建如 《乡镇论坛》2013,(36):23-23
午后的阳光格外好.母亲坐在庭院里晒太阳.我站在旁边陪着她说话.“儿子,来,给娘剪剪指甲。”母亲指了指她的脚。我愕然,以前我每次要给她剪指甲.她总说自己又不是不能动.不需要麻烦我们.今天她却主动提出来。我心里一颤.母亲已经老了。我赶紧拿了张矮凳.坐到母亲前面。  相似文献   

3.
张晓晨 《数据》2009,(10):57-57
2009年9月18日22时30分,天安门广场,金水桥旁,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预演现场,精彩的阅兵式和分列式后,盛大的群众游行开始了。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43个方阵、20万游行群众、60辆大型彩车陆续通过天安门广场检阅区,东西观礼台上接连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4.
马亚伟 《乡镇论坛》2020,(12):25-25
母亲喜欢做鞋垫,她在鞋垫上绣上花花草草,非常漂亮。我们都喜欢母亲做的鞋垫,又舒适又美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在鞋垫上绣字。“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幸福永久,前程似锦”,凡是表达美好祝愿的词都被母亲绣到了鞋垫上。母亲说,在鞋垫上绣字已经成了“流行趋势”,很多人都想通过一副鞋垫来为自己求得好运。  相似文献   

5.
记忆中的母亲一点也谈不上美丽,并且可以说有些丑,但父亲的长相的确可以称得上英俊。在20世纪30年代那个还比较讲究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时期,父母的搭配显得有些不太协调,但他们却一辈子恩爱,相依相扶地走完一生。  相似文献   

6.
母亲种地     
仲利民 《乡镇论坛》2011,(30):34-34
母亲是个农民,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有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李佳 《经营者》2010,(11):65-66
当六十年代的妈妈们依旧在我们的耳旁唠叨着“把你辛苦养这么大不容易”时。70后、80后的新一代妈妈们正在各大母婴论坛上热烈交流着彼此的育儿经,或是在试客网站上体验最新的婴儿产品,她们不再喜欢被人称呼为“孩子他妈”,而更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时尚辣妈”。  相似文献   

8.
我的母亲     
张维迎 《英才》2008,(7):112-115
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时间是2008年农历五月初三下午两点五十分,离端午节还有两天,离她老人家73岁的生日还有整整半年。母亲早走了两个多小时,没有让我见她最后一面。此为,我终身遗憾。  相似文献   

9.
夏昕 《乡镇论坛》2008,(6):37-37
上个月,母亲对我说,她怀疑电话公司的话费有问题,但不知怎么去查,只好让我走一趟了。  相似文献   

10.
王昱晔 《乡镇论坛》2009,(36):29-29
武汉江岸区湛家矶堤坝全长4.5公里,从年初到9月底,每天凌晨五点都会看到一个瘦削的女人朝坝上走去,频率极快。“减肥那带劲,要那漂亮搞么事?”有人朝女人喊话。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眼泪     
4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恰巧是母亲的生日。我紧赶慢赶,终于准时赶回一百里外的乡下家中。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着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我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我任何的同报。这一个人,是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相似文献   

13.
王熙章 《乡镇论坛》2010,(18):37-37
小时候,乡下贫穷,一大家子吃穿用度都指望生产队那点工分,自然入不敷出。母亲便学会了编织扫把的手艺,编些芦苇扫把,偷偷地背到乡场上去卖。  相似文献   

14.
很久远的记忆了。老家小院里有两棵石榴,每到五月,火红的石榴花便开满了枝头,满园都是耀眼的花朵,芬芳四溢,醉人飘香。一枝枝艳丽的花苞,挤挤挨挨。竟相开放;月季花却从容地开着,粉色的花瓣中隐露着微微的白,每片花瓣玲珑剔透.或倾倒,或半立,或娇羞掩面.开得恬淡安然。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眼神     
焦喜俊 《乡镇论坛》2009,(12):48-48
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弟兄七个。有了我三个哥哥的时候,母亲决意再生个女儿,好帮她料理家务,可接下来她又生了我和三个弟弟。当乡邻们都在替母亲愁苦时,她却笑笑说:“小子皮,好养活。”  相似文献   

16.
陪母亲看戏     
“待月西厢一寺空,张生普教教去求荣;崔莺失去佳期会,反怪红娘不用工。”这段戏文,用《西厢记》的曲故,是个字迹。你不妨猜猜,我母亲却脱口猜中了。说出来你也许不信,她可是一字不识噢,但她是个戏迷,就是那种爱戏如命的铁杆戏迷!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泡菜     
汤礼春 《乡镇论坛》2010,(17):29-29
<正>当韩剧在中国走红的时候,吃韩国泡菜也成为一种潮流。看着儿子把韩国泡菜当做美味佳肴,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当初做的泡萝卜酸菜。那是在20世纪60年代,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两个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只有80多元,我们兄妹6人,仅够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生活在山村里.与那些形形色色的化妆品没有过多的接触.但提起母亲的梳妆台,我的心中却酝酿出许多情愫.那是对岁月的追忆,更是对社会发展的感慨.  相似文献   

19.
北漂母亲     
因为弟弟是北漂一族,更因为他还未成家,所以,55岁的母亲拒绝了我的苦苦挽留,加入了“北漂”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4,(6M):U006-U006
“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乞,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