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具体分析池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共性原因来看,在20世纪50—80年代最有利于实现城市化的时期,我国采取了人为抑制城镇化的策略,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大大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二是从个性原因来看,芜湖、马鞍山、铜陵、黄山等地经过多年积累发展,已经逐步培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
3.
4.
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互动发展和关联效应,得到了以下结论: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发展的相关性较低,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在湖南省工业化的进程中,就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强于产出结构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第二产业和非农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快速上升对湖南省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6.
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是: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城镇化与全国差距较大,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评价和判断工业化进程,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是运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各行其道,不同步、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质量,推动"四化"同步,就必须找准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切入口,加快政策和体制创新步伐,打通两者互动发展的阻碍,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和供给能力,实现两者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的、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已经证明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和相关性。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城镇化过程与工业化过程更是联系紧密。本文利用河南建国以来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工业化率、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在与全国数据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过程,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之间不仅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而且短期内也存在很强的修正关系,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正相关的假定入手,利用1978—2009年河南省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相关指标数据,在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增长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动态分析方法,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可作为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广西工业化水平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少,缺乏龙头企业,城镇化水平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通过计算IU和NU,发现广西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城镇化水平,二者融合发展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进一步分析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美国模式等,得到启示:推动广西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应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因此,广西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内涵和目标;阐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实施碳排放量控制的原因;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出实施碳排放等排污总量控制与排放权流转的市场化制度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搜集2001年到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指标正向化方法、变异系数法等构建了城镇化综合系数、工业化综合系数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2000年到2011年我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和各省市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从2000年到2011年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二者的协调度系数都是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由严重失调向优质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程度相差无几,而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最低,四大经济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呈现出梯级结构;2000年到2011年各省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四大经济区域差异相呼应,并且协调度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以2000-201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实证计量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对安徽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作用,结果发现: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人口城镇化速度,改善城镇化发展失衡的局面;银行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的信贷支持能够促进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有会导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对农村的金融抑制不利于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的改善。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工业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发展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起到了负面影响;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均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质量评价与高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状况,是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质量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城市之间、人地之间的结构关系,高质量城镇化则是指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内部融合、城市体系优化、人地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利用四个维度八个指标对2013年以来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和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不断改善,各省份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的地方特征,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与城镇化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应针对各地城乡发展差距的不同特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市民化和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促进城市内部融合;推进各地中心城市带动省域城市包容性发展,促进城市体系优化;创新推进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建设用地,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研究区实际,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标准化评分法对绵阳市县域两化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绵阳市9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较低,分异明显,涪城区两化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其他8县域总体上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各县域在表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传统指标上得分差距相对小,但在新型要素上差距大;各县域应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型上下功夫,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两化良性互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发展是以产业结构演进为依托,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基于商洛市1979—2015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发展与互动进行相关研究,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商洛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协调。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