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大环境下,投资国际拓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中国投资国际拓展的步伐也正在加快,但总体上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借鉴发达国家投资国际拓展的经验,为我国对外投资提供思路,本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投资国际拓展进行差异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的障碍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概括起来,阻碍民间投资国际拓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国际国内及民间投资主体三个方面。国际障碍主要是某些国家对外资的限制措施,以及政治风险等;国内障碍包括政府的政策、体制及以投资环境等;而民间投资主体自身实力的不足也是阻碍其国际拓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市场不完全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理论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对中国企业近年来大规模对发达国家投资,特别是兼并收购发达国家优势企业缺乏解释力。该文试图从不完全市场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不完全状况;并将中国市场不完全分为封闭状态下的国内市场不完全,开放状态下国内市场不完全以及国际市场不完全。由此得出结论:开放状态下的国内市场不完全是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跨国公司对美逆向直接投资是中国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新兴资本输出国背景下的产物.中国跨国公司通过开展对美直接投资活动可以更有效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拓展发达国家市场,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可以打破美国的高科技封锁,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化解中美贸易摩擦,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这些因素共...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对外输出资本,海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交叉格局。中国要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利用国际投资格局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差异,发挥本国优势对外直接投资,选择正确的投向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优势和若干国家、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战略,对如何选择投资地区、行业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国际投资是现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而国际投资中对外直接投资占主要地位且发展最为迅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又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中国作为改革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了解国际投资的发展现状,把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引进外资结合起来,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受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的影响,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发达国家企业的视角进行。近年来,有关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体现出与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两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中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的影响,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发达国家企业的视角进行.近年来,有关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体现出与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两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中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滑,发达国家尤为突出。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但从增量和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改变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达国家限制外资的政策也有所松动。我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同时,加快我国海外并购与投资步伐,借鉴国际经验、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机构,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吕海彬 《经济前沿》2008,(10):26-30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扩大,发达国家则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美欧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瑞士作为发达国家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在投资规模、投资方式和投资行业等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充分体现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聚集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The linkages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nalyzed historically. The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epochs, distinguished by global trade regimes and by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term economic growth. The break throughs in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technology which occured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reated a global economy in which the rythm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became linked to that of developed economies. The major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were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Exports were the main engine of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the effects of export expansion varied across countries. The speed of transmiss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depended on their institutional readiness; countries with most developed capitalist institutions in factor markets were the first to develop. The extent of diffusion of the benefits of growth from export expansion with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lso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their institutions,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inally,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vestment and agriculture were also critical to the speed and diffus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search underlying this paper is the result of a twentyfive year collaboration with Professor Cynthia Taft Morris. She is indebted to the World Bank for financing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as part of the background studies for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 She is also indebted to Sherman Robinson for his comments.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走出去"的产业和产品定位无意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竞争关系,但作为新兴发展中经济大国,中国对外经贸活动不仅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非洲是中国南南合作的重点地区,中国低品质的投资和贸易对当地低端产品形成冲击,一方面影响中国形象,另一方面由于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中方也得不偿失。相应的中国"走出去"战略应该调整投资和贸易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多输入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避免对非洲国家的低端产品和就业产生竞争。本文以南非的纺织业市场为例,通过计算1990-2010年行业比较优势指数、边际行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南经贸合作的竞争和互补关系,结论发现,中国在南非的纺织品投资和贸易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化升级。为此,中国需要利用优势,吸收当地劳动力,放弃低端市场,占据高端市场,在竞争中促互补。  相似文献   

13.
罗良文  成晓杰 《技术经济》2013,(7):76-81,116
深入分析了我国OFDI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我国OFDI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低碳契机和低碳要求下,我国的OFDI应从投资动因出发,从投资产业、区位选择和进入方式方面建立低碳路径,引导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以低碳投资巧避发达国家的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用低碳投资化解"贸易隐含碳"的困境,在低碳投资中寻求技术溢出效应;采取跨国并购和国际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战略框架,以树立低碳大国形象,既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低碳经济在OFDI的引导下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关注环境问题.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启动更早,政策工具多样,值得发展中国家深入研究和借鉴.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正处于探索阶段,尚面临许多障碍与困难,为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启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作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我国在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方面。因此,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国际化程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培养团队建设、合理设置科研支撑计划项目等途径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化背景下要素流动配置的必经之路,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国际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促进其资本形成、技术水平提升等来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沿线涉及诸多国家,环境相对复杂,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差巨大,投资环境大不相同,地区安全风险频发等,这些国家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时候面临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质上与沿线大部分国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欠缺相对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规则紧密相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吸引FDI的成就与渐进式改革密切相关。中国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革经验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真正的市场化主体,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互助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郑伯红  汤建中 《经济地理》2002,22(2):148-152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正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和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及国际旅游创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8.
面向内需与新丝绸之路 ——环渤海经济发展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仍沿袭着过去20多年通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并从低端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与发达国家成功崛起的历史经验背道而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内需主导和南南贸易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着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逐步形成,环渤海经济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内需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立以中国企业为龙头的全球价值链的新战略和新模式上先行先试,率先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和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   总被引:87,自引:1,他引:87  
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 ,各国纷纷推出了减税计划和方案 ,形成了新一轮世界性的减税趋势和浪潮。我国自 1 998年以来 ,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增长 ,这对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经济形势的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税收长期超常增长 ,加重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对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利。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 ,从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来看 ,中国应采取完善税制、适度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权债务的现状分析及其风险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频繁发生,陷入危机的国家都遭受了重大损失。2007年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使一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动荡。为此,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控制外债流动性风险、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