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经济》2005,(1):4-4
1月16日,湖南、江西、青海3省宣布自2005年起免征农业税。至此,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市、自治区达到22个。据专家测算,22个省份免征农业税,将使全国农民平均减轻农业税负担2/3以上,温家宝总理200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2.
截至今年1月24日,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市、自治区达到25个,其他省份也已有免征农业税的意向或草案,表明“以农养政”时代即将在中国结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农村现有的管理体制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最直接的就是农村基层政治体制的变革。乡镇政权未来是怎样一个状况,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开篇的话:截至今年1月24日,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市、自治区达到25个,其他省份也已有免征农业税的意向或草案,表明“以农养政”时代即将在中国结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农村现有的管理体制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最直接的就是农村基层政治体制的变革。乡镇政权未来是怎样一个状况,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废止农业税2006年1月1日,是影响9亿中国农民切身利益的关键一天,也是一个值得他们永远铭记的日子,从这天起,实施近半个世纪的《农业税条例》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终结,9亿中国农民将不再负担“皇粮国税”。2004年的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5年内免除农业税,政府从此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提前实现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2006年,《农业税条例》废止,更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从此,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成为平等的纳税人。据分析,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财政收入的39%,是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比例降至5.5%。而至2005年,据初步统计,全国剩下的农业税及附加税只有约15亿元,只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0.05%。免征农业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受益农民达8亿人,人均年受益63元。此外,伴随着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比例关系变化为13.1:46.2:40.7,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建立,农业税的废止标志着中国这个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大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废止农业税,在保障农民权益上前进了一大步。这得益于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  相似文献   

5.
王宾 《乡镇经济》2005,(3):62-64
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大幅减轻农民负担的核心目标。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通过免征农业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全国农民共减轻税收负担280亿元,农民普遍减负达30%以上。免征农业税省份增加到26个。对于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所取得的政策成效,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谓之“德政之举”;农民群众更是欢欣鼓舞,对党的好政策充满了感激之情。那么,是不是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民负担就真的不存在了呢?是否可以说,农业税取消了,农民负担问题就得到了根本解决呢?要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判断,首先要搞清楚农民负担产…  相似文献   

6.
《乡镇经济》2005,(3):64-64
近来各地都相继取消了农业税,于是各地的报道中都说农民从此没有税费负担。如2月21日《羊城晚报》题为《广东今年起免征农业税农民已没有任何税赋负担》的报道说:“今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至此,广东农民已没有税赋负担。”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当然是大好事。但如果说从此农民  相似文献   

7.
2002年,温家宝总理指出:农业特产税已不适应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要逐步缩小范围,降低税率,创造条件,最终取消。20014年,他又进一步指出,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自此,掀开了全国农业税收改革的大幕。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继续或从今年起免征农业税。初步测算表明,全国农民今年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负担200多亿元,大约有7.3亿农民将告别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改革农业税收制度,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的1800万农民今年起将告别农业税。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起,黑龙江省率先进行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  相似文献   

9.
当2005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免征全市全部农业税及附加。此项政策的出台,将为重庆2400万农民直接减负5.89亿元。至此,重庆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免征所有农业税及附加的省市。  相似文献   

10.
高旭 《辽宁经济》2006,(9):12-13
2004年以来,我国在部分省份和地区进行了免征农业税的政策试点。这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探索。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27个省市区免征农业税,大约有7.3亿农民告别了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从试点运行情况看,这一政策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把农村基层干部从催粮催款中解脱出来,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但由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免征农业税后,乡镇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又必然影响免征农业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要闻快递     
全国26省区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告别皇粮国税 中国私营暴利行业:房地产利润最高 卫生体育不低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好酒榜12家白酒荣登红榜 质检总局公布黑名单16企业违法生产食品被曝光 去年知识产权案件激增近5成三类案件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2.
综合资讯     
全面取消农业税,让农民生活步步提高随着河北、山东、云南三省作为最后一批省份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9亿中国农民将因此受益。国家将继续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并加强  相似文献   

13.
广角镜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方惠农1.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自主决定进行农业税免征试点。”2.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中央财政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等因素,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  相似文献   

14.
行业百态     
《中国经济周刊》2005,(7):46-46
短信网址可能过渡为3G地址、第六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公布、江西今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湖南首个煤电联盟上马、上海国资委将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5.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惠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减免农村税费。2005年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28个,未在免征之列的河北、山东、云南3省也有210个县(市)免征了农业税。这一政策较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我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农村税费改革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一定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5元,年均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从200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6.2%。  相似文献   

16.
陈宪 《沪港经济》2005,(5):44-44
最近,"工业反哺农业"这个以前曾经出现过的提法,再度见诸报端。反哺的基本事实源于已有26个省区市宣布提前免征农业税,约有7.3亿农民今年将减轻负担200多亿元。与农民目前承担的各种"费用",以及不断攀升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相比,农业税只是农民负担中一个不大的部分。因此,即使加上粮食直补、农村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元旦前后,广东、江苏、河南等省市区相继宣布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为亿万农民送上了一份厚重的“新年礼物”。日前,湖南、江西等省宣布免征农业税。至此,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已有22个宣布全面停征农业税。专家称,温家宝总理一年前承诺的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可望提前两、三年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今年起宁波将全面免征缓征农业税。率先免征农业税,宁波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正是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获得先发优势,使宁波这块9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发出长久不衰的活力,造就了宁波迅猛的发展速度和让人羡慕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这意味着让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缴纳的皇粮国税已经成为历史。这一德政工程无疑给中国几亿农民带来了福音。无论是对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是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中国税制改革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徐志仓 《特区经济》2008,235(8):168-169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转折,也是突破"黄宗羲定律"的关键。结合新时期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文章重新梳理了免征农业税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分析了免征农业税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