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农业部关于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绿色生产战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次数,减少面源污染,简化生产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是实现节本降耗增效的农作物绿色生产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与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关,还与农业生产方式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江苏射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农业面源污染中人口因素的影响作用逐渐下降,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与调控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黑龙江垦区在获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与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之间多次出现扩张性耦合关系,粮食增产对化肥的依赖仍很大;粮食生产与源于农药的面源污染之间关系复杂,弱脱钩类型居多,也存在强脱钩与强耦合类型;畜牧业生产与其面源污染之间以弱脱钩类型居多。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应用SD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到2020年,牲畜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化肥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农药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下降空间最小。  相似文献   

4.
治理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主要原因是过量并且不合理地使用农药,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水体污染的最大原因之一,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选取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以及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评测指标,对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关系验证。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中,化肥、农药、地膜和畜禽粪便均与人均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EKC关系,且形状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农药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U"型;化肥施用强度和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N"型;地膜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N"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面源污染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靠农药和化肥保证产量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探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激励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农药和化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农药、化肥市场的纵向结构反映市场主体的市场势力,针对具有市场势力的一方进行补贴可以有效激励其改变生产或消费行为。文章基于农药、化肥市场纵向结构特点,通过博弈分析,探讨政府补贴对生产商和农户生产与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补贴政策可以激励生产商和农户提高生产与消费的绿色水平;补贴政策实施与否取决于生产商和农户生产或消费农药、化肥的绿色度水平;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取决于补贴额度,而补贴额度则取决于补贴调整因子和补贴阈值。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全球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并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常用的税费、补贴、押金——退款等经济手段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探讨排污权交易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和操作办法,得出点源与农业面源的排污权交易能够减少工业和农业的治污成本,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农业面源之间的排污权交易能够增强农民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使用量的增加,作物秸秆随意堆放和焚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大量畜禽废弃物,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极其严重。德州市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面源污染问题,本文即在其他学者研究发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了解到本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困难所在,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实际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晨冉 《时代经贸》2013,(12):151-152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使用量的增加,作物秸秆随意堆放和焚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大量畜禽废弃物,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极其严重。德州市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面源污染问题,本文即在其他学者研究发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了解到本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困难所在,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实际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不安全的土地所有权会诱导农民的短期行为:土地改良投资减少、过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所导致的土地污染、土地质量下降等,进而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土所有权安全情况,揭示了土地所有权安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纳河、黄河、太湖、滇池……饱受农业污染之苦;鱼、蔬菜、水果暗藏农业污染之垢。农业污染,一种来势凶猛的威胁!在法国,由于流域周围的农田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有“巴黎的母亲河”之称的塞纳河受到硝酸盐和杀虫剂的严重污染。在中国,不断传出水体污染信息。新华社记者2004年6月报道了黄河宁夏段在工业污水排放减少的同时,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例不断加大。该区域水污染已由集中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渐变化为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太湖流域工业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水环境质量仍未有根本的好转,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面…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以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采用EKC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山东省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技术进步、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在农民收入结构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找到破解化肥面源污染的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均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即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越过拐点之后,农民会自发减少化肥投入量。因此,农户分化背景下,有效缓解化肥面源污染,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有粪便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农药及化肥污染和白色污染等类型,属面源污染。农业污染占黑龙江垦区总污染的80%以上。因此,控制农业污染对改善垦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社会已由传统的农耕社会转化为"农工社会",农村污染日趋严重。当前,农村污染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污染转移导致的二次污染;二是农业自身的污染,如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等。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曾经的"田园净土",正经历各类污染的侵害。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产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石美玲 《当代经济》2016,(36):61-63
农村环境污染的外部影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995-2014年的种植业面源污染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人均纯收入和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的增加会增加单位耕地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数量,其中化肥投入增加量最为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种植业面源污染的干预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的产生量,进而减少对于环境的外部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玉溪市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对水体和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减少化肥、农药和杜绝焚烧秸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基因工程技术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NA重组为核心内容的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去除天然食物中的有害成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品种改良,大大减少种值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量。基因工程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将在生产安全、优质和高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中起到重要作用。对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在减少农作物化学品使用、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及去除食品中有害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与水质保护和环境保护关系十分密切。要想彻底改善地表水污染现状,必须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步伐,加大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对粮食经济生态压力的内在机理,文章基于"压力—状态"模型进行粮食经济生态压力测度,选取了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等8个变量,通过评价值转化、综合评价值计量、协调度测算等方法剖析研究区域的粮食经济生态压力水平。结果显示:江汉平原位为流域粮食经济生态综合压力之首,江汉平原的天门和仙桃的粮食经济生态压力亦在其他区域之上,流域内多地呈现出综合评价得分与协调度评价值呈负相关的态势,表明地区隐藏的生态危机广泛存在。研究结论:(1)经济发展与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同步导致粮食经济生态压力高企。(2)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思想对农户行为的驱使。(3)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行为同样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学含义,提出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措施,即加强农业环境立法、加大资金投入、对加剧农业面源污染的行为征收庇古税及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行为给予补贴等,以期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