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经营透明化既是改革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成本-收益比作用的结果,还是银行外部监管者提高监管能力的要求。然而信息屏蔽收益的递减并非意味透明化收益的自然递增,事实上,透明化也加大了银行的名誉风险。名誉风险有社会性、内生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能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为此,中国银行业应加强名誉风险的基础管理,科学制订名誉规划,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同时,要强化名誉风险意识,扩大名誉风险管理视野,提高名誉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实行专业化管理。就现实而言,中国银行业名誉风险管理亟待解决商标管理、改革面临的矛盾、透明化进程及文化建设等四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是银行掌握、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除了包括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政策外,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只有正确认识风险,处理好风险与效益的关系,才能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管理和效益追求是协调一致的新理念,并引入RAROC指标,引入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伴随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汇率风险开始加大已是银行的共识,而难点在于如何控制风险。有作者指出,目前中资银行在风险认知,特别是风险度量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犹如一粒种子要发芽还需要合适的土壤、温度一样,本刊特约评论人认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风险管理的成败不在于是否有一个高级的"工具箱",而是建立和落实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落实风险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几乎源于所有内部与外部风险,是其他风险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监管日趋严格、金融“脱媒”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在此背景下,各家银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加快探索经营转型.银行若想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必要分析银行经营转型的趋势及其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声誉风险监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为更有效地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一些国家开始要求银行主动合规。与专业银行相比,综合经营的银行要面临更多机构监管,合规管理难度加大。国际银行业管理合规风险的方法和机构设置尽管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高管层的总体把握、合规部门的具体管理与协调以及全体员工参与这三个层次。由于我国对合规管理的重视才刚刚开始,综合化经营后的商业银行还将面临法规缺位、监管不一致、合规管理能力不够等问题,这需要银行自身加强合规意识,树立流程管理理念、切实发挥合规部门作用;监管部门也要尽快完善法规、改进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保持监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银行来说,风险问题是个永恒的课题。即使是在银行受到严格的业务限制和利率限制的时代,怎样正确地把握和恰当地管理信用风险(倒帐、呆帐的危险)和事务风险(不正当事件、事务上的失误),也是经营上的重要题目。因此,银行就这两种风险在怎样的场合下会酿成多大规模和程度的危害,有着较多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竞争与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则显的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不能只注重单一风险管理,而应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等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并对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各类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由于具有不完全可模仿性.不完全可替代性.不完全可贸易性,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公认的核心竞争能力。“银行置身于风险管理行业中,并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这是香港先进商业银行对自身所从事业务的理解,他们的风险文化核心通常体现为六个C,即谨慎(Cautious).稳健(Conservative),风险补偿(Compensation),建设性(Constructive).内部沟通(Communication)和团队精神(Collective)。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表明,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即由以前单纯的资产.负债或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增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几乎源于所有内部与外部风险,是其他风险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监管日趋严格、金融"脱媒"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在此背景下,各家银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加快探索经营转型。银行若想提高声誉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必要分析银行经营转型的趋势及其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声誉风险监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由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实施,即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由于声誉风险管理既具有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化管理要求。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除了要认真落实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要求外,更要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构建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特定要求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金融业务的风险特征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私人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作为推动这项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私人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也必须同步完善.本文认为,相对于公司业务和以储蓄业务为主的传统私人金融业务而言,现代私人金融业务具有其鲜明而迥异的风险特征.而对这些风险特征的忽略,导致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仍然沿用以公司业务为重点的传统模式,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滞后于私人金融业务战略地位的转型.为此,作者指出,必须针对私人金融业务的风险特征,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并相应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综合化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为更有效地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一些国家开始要求银行主动合规。与专业银行相比,综合经营的银行要面临更多机构监管,合规管理难度加大。国际银行业管理合规风险的方法和机构设置尽管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高管层的总体把握、合规部门的具体管理与协调以及全体员工参与这三个层次。由于我国对合规管理的重视才刚刚开始,综合化经营后的商业银行还将面临法规缺位、监管不一致、合规管理能力不够等问题,这需要银行自身加强合规意识,树立流程管理理念、切实发挥合规部门作用;监管部门也要尽快完善法规、改进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保持监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5,10(12):46-52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在职能厘定、管理机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改革的必要。因此,建立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必须着力抓好制度、文化和人三个关键要素;同时,把握先进性原则,构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把握层次性原则,探索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把握动态性原则,建立和强化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把握渐进性原则,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握应变性原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信贷资产质量;把握人本性原则,带好一支高水平的信贷风险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文中指出构建完善的集团客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在于:一是建立集中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集团客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包括基础信贷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联动监督机制、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制度、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双轨互动的风险管理机制、账户资金收支监测分析、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建设等;三是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际信息沟通机制、社会信息监督平台及完善银行同业协会功能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