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谣言的产生与泛滥,离不开当前特有的社会条件和制度背景。网络谣言具有危害性,无论造谣者还是传谣者,造成伤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网络谣言治理不应一禁了之,而应在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完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2.
网络谣言的本质是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的特点决定了其比传统谣言的危害更大,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在规制网络谣言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立法不足、惩治不严、控制不到位诸多问题.执法部门应当针对网络谣言的特点,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日常监管,另一方面通过与立法机关、网络组织以及社会媒体等多方力量强强联手,才能严格长效的消除网络谣言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科技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社会一方面引发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新纪元,同时,由于网络的社会结构、从众心理、网络道德失范等引发了网络谣言等的种种问题,并因网络其自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迅速蔓延,给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造成一定困扰。因此,如何规范网络谣言问题,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立足于多个角度,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以口头传播为主要形式的谣言,已经开始向网络化、虚拟化和图像化等方向发展。利用高技术手段生成的谣言有心理杀伤力和社会影响力。研究网络环境下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影响对有效控制其危害,加强政府管控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俊 《企业导报》2010,(5):69-70
谣言是诱发公关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治理网络环境下的谣言传播,是众多学科都很关注的一个课题。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谣言产生模式、网络传播结构和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网络谣言公关治理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侯巍 《活力》2011,(10):108-108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民意表达更加容易,但也为网络谣言更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互联网广泛普及所创造的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如何看待网络谣言的破坏性?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面对网络谣言.主流网络媒体该如何作为?东北网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多起网络谣言事件中主动承担起了“谣言扑灭者”的角色,让很多网络谣言在及时准确的报道面前“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7.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介质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随着以微博为标志的"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扩散空前迅速,并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一枚"不定时炸弹".作为微博平台的主力军,大学生从中汲取知识、 获取信息、拓宽视野.但同时,少数大学生借助微博平台宣泄不良情绪、 散步网络谣言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学因素,并提出分层次、 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严红根 《乡镇论坛》2013,(36):47-47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如何根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健康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从目前治理网络谣言的现状看,公安机关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公安机关在证据搜集、嫌疑人定位和技术领域确有相当优势,但是,仅仅依靠公安机关是远远不够的,打击网络谣言的主力军应是全体网民。与公安、网监等部门相比,网民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更具优势。网络传播的特点在于“发散性”,即网民个体可以通过“转发”“转载”“评论”等方式参与其中。网络谣言能否“兴风作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态度。如果网民能够不偏听偏信、不对未经推敲的可疑信息擅发评论,那么,网络{繇撇的会“止于智者”。  相似文献   

9.
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利用蔓延或扩散的作用,暗地在人际的互动间快速传递。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匿名性与易于向公众传播的特性更是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与影响能力,使得网络谣言出现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对正规媒体的报道内容断章取义、讨论式的谣言传播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中,难免会有一些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谣言,严重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削弱了消费者信任,给企业危机公关带来极大挑战。企业遭遇谣言危机后,如何有效辟谣等问题很值得研究。文章考虑网民和物流企业的博弈策略基础上,建立辟谣信息传播模型,并对演化博弈及谣言和辟谣信息传播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企业积极辟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降低谣言传播者的数量;网络用户和物流企业的博弈策略在谣言和辟谣信息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物流企业的辟谣强度越大,网络用户策略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11.
任爽 《中外企业家》2013,(7S):218-218
截至2012年,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3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但是,以微博为载体,缺乏事实依据的各种谣言也在广泛流传,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于治理,我们在完善审核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同时,更应该从实践中总结辟谣方法。本文对微博谣言案例进行研究,以求得出一些解决微博谣言问题的可行方法,来维护网络和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 谣言是一种虚假的信息,谣言传播是信息传播活动中非常普遍的传播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巨增。然而,在人们每天接触的大量信息中,谣言总是夹杂其间。它威胁社会进步,腐蚀社会文明,影响社会稳定,危害人的灵魂,其危害不可低估。正是出于对谣言传播负面效果的厌恶,我们对谣言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下面,本文试从谣言及其产生和传播效果各方面对谣言问题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会引发谣言的传播,谣言的产生有着多重的社会心理因素,政府给公众提供充分透明的信息,构建社会信任体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是减少和治理谣言出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会引发谣言的传播,谣言的产生有着多重的社会心理因素,政府给公众提供充分透明的信息,构建社会信任体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是减少和治理谣言出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张晓峰 《乡镇论坛》2013,(36):46-46
说到网络谣言.笔者不禁想起曾经流行一时的一则谣言。 2012年12月份,网络传出这样的说法:12月21日即农历冬至日这天开始.将连续三天没有太阳.天地会一片漆黑。许多人听到这种谣言纷纷去镇上买蜡烛、火柴、手电筒,而且网络淘宝店家的生意也相当红火。看到别人纷纷买蜡烛。邻居们也坐不住了,一下子从商店里买回百十根蜡烛.等待黑暗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其日益成为舆论产生、发酵的主要阵地。社会公众在享受新技术福利、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时,也面临谣言和虚假信息泛滥、真相难以辨认的困境,政府对舆情的引导作用凸显。文章从政府危机管理视角出发,基于“成都七中问题食品”事件中的“舆论狂欢”和“谣言泛滥”现象,辩证分析政府在处理不成熟网络舆论时的优劣之处,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府如何更好地应对频发的网络舆情,将新媒体技术从危机的“助燃剂”变“缓和剂”,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3,(8):284-285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公共危机事件不仅冲击着政府的管理能力,还冲击着社会公众的心理。随之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公众恐慌、谣言等也就会出现。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对谣言处理的研究,有助于舆论引导和稳定民心。本文主要就公共危机中谣言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处理控制谣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语录     
《数据》2012,(5):5-5
有些谣言特别夸张、离谱,点击率奇高。谣言多了,网民不相信网络了,会伤害到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农民工维权公益律师管铁流认为,互联网为维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再好的平台也需要“净化”  相似文献   

19.
金保印 《民营科技》2013,(12):301-301
互联网的简洁快捷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又为各类形形色色的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它像一只寄生在互联网健康肌体上的“病毒”,不断滋生蔓延,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披露,一批传播谣言的互联网站被依法查处. 近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少数网站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疏于管理,致使网上谣言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