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78年小岗村率先在全国拉开了土地大包干的序幕,掀起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序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迫使在中国存在二十多年之久的人民公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场运动极大的激起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务工人员,农民工这个称谓就渐渐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30年前,以农地制度改革拉开改革序幕,带来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深刻变革。”11月1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学术午餐会上,长期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的专家、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守英表示,“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所谓‘更加充分’,就是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末发轫于我国农村、以土地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然而,近30年过去了,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农业并没有和工业同步发展,农村也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农民的富裕程度和素质的提高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农村基本制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没收地主土地,将土地分给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建立了一种分散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在1950年-1952年,全国大约有3亿农民分得了7.3亿亩土地。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中国农民生活的天然保障,而农民又是农业的最主要生产力,因而,农民与土地如何实现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得到发挥,又关系到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进而关系到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至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根本意义在于改变了农民作为土地附属物的地位,使农民在相当大程度上获得了对承包土…  相似文献   

6.
三农点滴     
政策●给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永远不变”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属于集体,但生产和经营权属于农民,这是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我们说要给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以长期的保障,15年不变,30年不变,就是说永远不变!”●农村“五保户”由政府财政供养我国自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修订条例。比较新旧法规,最大的变动在于五保供养资金来源,“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改为“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  相似文献   

7.
透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问题主要是指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以及农民进入城市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形成的根源--农民的"非自愿"进城和农民的贫困,并提出了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对策,即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赋予农民土地永久承包权,物化农民土地使用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村具有"巨额"潜在价值的土地资产.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农村已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解放初期的土地革,废除了土地 私有制,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唤起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改革开放时期的家庭承包经营,冲破了旧体制对农村生产力的束缚,使农民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农村税费改革吹响了第三次变革的号角,要从制度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之间的分配关系,规范分配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农地)规模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农村土地公司化经营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新模式探索,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土地公司化经营过程应以农民为市场主体,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地方政府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转向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农民权益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过去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实质上是一次消灭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民的农民革命。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农业、农村是否现代化,农民的身份是否转变,农村是否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农民退出问题,是当下中国政治经济学应当给予高度关注的发展问题,其不仅关系到现代农业、农村区域的发展,也关系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来看,农民退出问题的本质是政府主导的土地改革,关键环节是通过土地资产的显现与置换解决退出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的诉求,基本途径是政府对能够退出的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购买和对废弃的农村住宅及其他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整治与乡村更新开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一、历史回顾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揭开了以集体土地由农户联产承包经营为重点的农村改革的序幕。我市农村改革从"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再到被称为改革"第三波"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贵  郑方 《价值工程》2014,(13):294-29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在中国,土地问题是农村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问题,关系到现代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切身权利,而在如今的农村中,集体土地的确权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在认识到确权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农村确权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两种土地,两种农民,三种和益主体,构成了今天中国城乡土地问题的基本利益结构。当前问题的真正焦点是农村非农用地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转移用作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重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近期传来了许多有关农民的好消息:民工入工会;农民兴“退休”......一连串的新举措,表明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农民可以领取养老金。千百年来,土地和孩子是中国农村老人的主要依靠。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耕地的减少,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的社会保障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改革的重点领域及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3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深层次体制性矛盾。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制度;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基本实践 中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面临着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我们党十分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一方面,党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使广大农民成为拥有自己土地的社会主人,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大的问题。我国结合本国的国情,通过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和逐步完善土地市场机制,稳步推动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来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展开为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有效地缓解近年来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切实保护农村籍的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使农村土地流转与大学生返乡就业相互促进,互利共赢。本文就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开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土地财政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其中也包括失地农民问题。土地财政产生有其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土地财政不仅扭曲了政府、农民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而且使农民边缘化,造成了农民内部及城乡收入分配的差异。农民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其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当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选择是:对土地财政行为的产生进行事前控制;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明淅产权,逐步推行耕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乡镇企业》2003,(11):20-24
7月31日至8月1日,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及该院农村转型发展研究所在海口召开了“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与会的130余名中外专家就“农村公共政策与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及农民土地的权益保护”、“农民组织建设与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改革与农民权益保护”、“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与农民权益保护”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会后,该院结合会议情况提出此份建议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