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将从呼吸在“笙”演奏中的重要性、呼吸的具体方法、影响呼吸的主要因素和各种技巧的运用以及控制呼吸长音练习的具体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阐明每个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运用的呼吸方法应因人而异,呼吸的运用与呼吸器官的协调配合比呼吸方法更重要。同时认为,笙演奏应从笙乐曲的内容和音乐表现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才是笙演奏者练习呼吸的目的和正确途径。从而提高演奏音乐的水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28):181-183
气息,一直是器乐演奏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器乐演奏的基本功。正确的气息是优美音色的前提和保障,也能为演奏者打下坚实的基本功。近年来,器乐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尤其是器乐学习。但要演奏出优美得音色,没有好的气息做支撑是不行的。演奏出好的音色是演奏成功的重要保障和首要条件,而影响器乐音色的内在因素最为重要的就是气息的运用。为了能更好的将气息运用到每一件吹奏乐器中,为了使器乐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更加完善,为了使演奏者在演奏中能更好的展现自己,本文在简要概述气息对器乐音色的影响的基础上,以萨克斯管这个乐器为例,分析气息的作用、气息对音色的重要性以及在气息练习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阐释如何提高演奏者对音色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演奏一首音乐作品本身就是对音乐开展二度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仅仅要具有演奏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得音乐更加富有表现力,气息的应用在演奏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地了解气息和速度、气息和音乐的关系,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演奏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器乐演奏过程中气息应用的重要性开展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器乐演奏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墨 《活力》2014,(7):170-170
无论是在教学过程、艺术实践或器乐演奏音乐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二胡演奏者,他们虽然技巧纯熟,所奏之曲却不能动人心弦。还有的演奏者虽然模仿逼真,却觉得感情不真,意境不深,演奏效果显得呆板、枯竭,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听众感情的共鸣。作为二胡教学,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从教学和演奏的角度讲,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纯熟的演奏技巧,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运用技巧来表达音乐思想内容的能力,这个问题对我们二胡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揉弦技法中滚揉技法的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一般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学习揉弦;其次进入揉弦学习后,一定要在技法正确和练习方法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才会出效果,在滚揉技法上对轴和发力点的位置不能弄混淆;最后在技法运用到乐曲中时,不能千篇一律,要会变化运用,但不能滥用。总之,技法的运用要从对音乐的理解出发,揉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声音是音乐的主要表达因素,弹奏出动听的声音是许多钢琴演奏者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钢琴演奏必须把声音的训练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演奏好钢琴的音色要培养良好的听觉,注重技术的运用与调节,正确地认识和发挥钢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钢琴二重奏是从钢琴教学中演变发展出来的一种演奏形式,划分为四手联弹和双钢琴两种教学形式。作为独立的演奏形式,它是对钢琴演奏者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训练方式。本文探究了钢琴二重奏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态,简述了此种方法演奏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所在以及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内容。一、钢琴二重奏在教学中的意义钢琴二重奏最早起源于十六世纪英国,作曲家卡尔顿尼姑拉丝所创作的《二人同在一架管风琴演奏的诗节》,它是键盘乐器四手联弹的最早范例之一。钢琴二重奏是室内乐重奏形式的  相似文献   

8.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民族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丝、土、革、竹、木、匏八类。“会”即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将各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就称作“八音会”。民间组织的八音会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笛、箫、管、胡八种乐器,故也名“八音会”。  相似文献   

9.
沙勇 《价值工程》2010,29(16):229-230
对于萨克斯吹奏者来说,在萨克斯管吹奏过程中,音色质量很重要,而对于指型、口型等方面的错误,也会直接影响到萨克斯演奏的质量。从理论与实际演奏两方面相结合来说,可以帮助演奏者掌握正确、规范的萨克斯管演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冠男 《民营科技》2014,(12):230-230
双排键电子琴需要演奏者手脚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演奏,脚部演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脚部键盘演奏方法,研究分析脚部键盘演奏法的主要应用,对于脚部键盘演奏法应用于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心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而内心听觉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不仅贯穿于我们的识谱、练习过程,还贯穿于我们的巩固、提高阶段,最后也会影响我们最终对作品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研究古典钢琴奏鸣曲的主要特征。结合自身长期的演奏练习实践经验,对海顿和贝多芬的奏鸣曲的风格进行论述,深入探索了海顿D大调奏鸣曲、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分析奏鸣曲节奏节拍及乐章的内涵。提出演奏要点,无论是海顿的奏鸣曲还是贝多芬的奏鸣曲都应该把握好五个方面,旨在为练习奏鸣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介绍了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首先对作者和创作背景做了介绍。让学生们在学习这首乐曲之前深入的了解作品。然后按照乐曲的段落顺序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对乐曲的曲式、调式的分析,对乐曲情感内容、奏法的分析等。更便于学生去理解和演奏此作品。  相似文献   

14.
郭明城 《潮商》2010,(3):87-88
潮州音乐源于唐宋,明清渐盛,近现代日趋成熟,今已享誉海内外。潮州音乐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既有气势磅礴的大锣鼓;又有窃窃私语的古筝细乐;既有宫廷风韵的笙萧管笛;又有寂静飘渺的庙堂经鼓;更有那感人肺腑的弦诗国乐……,总而言之,潮州音乐品格充分体现着一个"和"字,在和谐的基础上追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境界。真可谓"闻其声,可感淳朴民风,察其韵,可知尚美之心"。  相似文献   

15.
田甜 《民营科技》2012,(5):176+327
钢琴踏板是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工具,是任何一个钢琴手都必须练习的过程,更是钢琴弹奏方法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钢琴演奏过程中踏板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辅助过程,是演奏能够完美结束的前提和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高新科学技术正全方位促使艺术创作以及各种研发得以革命性的转变。例如数字采样,可以将开关门的声音和一系列动物的声音转变为各种演奏音乐的配音;一台数字模拟乐曲库就能让一名音乐家在控制台前代替一个大型交响乐团;电脑不仅用于音乐演奏,它在绘画、雕塑、电影、电视、文学创作以及艺术品分析研究等众多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艺术正在积极的向科学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17.
杨姝荣 《活力》2006,(3):195-19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之中。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应当是弹奏技能培养的结果。感受音乐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音乐感受,而表达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教学实践发现,许多钢琴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了无生趣,音乐感觉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钢琴教学多数只注重了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感觉的综合培养。学生缺乏深厚的音乐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灵魂,更无从触类旁通地进行钢琴独奏之外的即兴伴奏、乐曲配编、简谱伴奏等话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课堂实践法,研究方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二传球性的训练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探讨摸索出二传手在练习过程中如何提高球性的模拟化练习方法和手段.以及该项技术在比赛中的正确运用.详尽阐述该项技术在练习中的主要方法、手段,从而使该项技术能得以迅速掌握,并在教学和比赛中运用.优秀的二传技术是组织进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得分的关键之所在.因此.作为一名优秀二传手就必须有较全面的传球技术和组织进攻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排球球性和"如鱼得水"的传球手感.所以运动中因加强二传传球的综合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二传的整体发挥水平,所以要想有效的提高二传的传球能力必须加强二传的综合能力的训这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于婧婧 《活力》2012,(8):56-56
一、前言 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演奏或考试中,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弹奏或练习时轻松自如.声情并茂,音乐富有感染力。而一旦有其他人在场或面对舞台的灯光音响或考试中的考官的时候.则会出现手指颤抖、身体僵硬、心跳加速、忘记乐谱、等现象,和自己单独弹奏时简直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音乐感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音乐欣赏中,它是认识和理解音乐内在的感情基础,对学生分析音乐作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音乐表演中,它是对作品进行合理处理,从而提高学生演唱、演奏的艺术水平;在音乐创作中,它是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和使作品具有逻辑性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