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美所得税会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于起步阶段,很不规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得税会计必须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中美所得税会计在核算内容、营业亏损弥补及会计报表列示等方面的比较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会计理念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现实需求,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进一步规范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郁明 《涉外税务》2004,(10):65-67
为了公平税负,促进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税法都允许纳税亏损的弥补,纳税亏损弥补已成为所得税会计的重要内容,研究纳税亏损弥补政策及其会计核算在我国现阶段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中西方纳税亏损弥补政策及其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提出我国纳税亏损弥补政策与会计核算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按照我国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纳税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亏损年度后的连续五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为“经营亏损抵后”)。不难看出,上述规定的结果是年度经营亏损会相应地抵减以后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即经营亏损抵后为未来年度节省了税(经营亏损抵后的所得税利益)。但由于亏损年度一般不能预测未来五年可弥补期限内能否产生足够的税前利润来弥补年度亏损,因此经营亏损抵后的税利益能否实现也就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根据国际会计惯例,按照谨慎性原则,当经营亏损抵后时,原则上应等到实际抵减应纳所得税时才能确认税利益。我国现行的会计实务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然而,问题在于,可扣除暂时性差异与经营亏损抵后两者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由于两者在以后年度的所得税申报上均可列支为可扣除金额,因而两者对采用相同的确认标准,就是说,在亏损发生年度即可确认所得税利益。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税前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会计政策与所得税政策的差异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6.
所谓纳税亏损,是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亏损,不是企业损益表上列示的亏损。国际上,企业某一年度发生纳税亏损,既可以抵前 (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缴纳的所得税 ),也可以转后 (转抵以后年度所得税 )。当然,无论是抵前还是转后,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的纳税亏损可以用今后五年之内的税前利润弥补。也就是纳税亏损转后产生了未来可抵减的时间性差额。对这项时间性差额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发生亏损的当年确认一项所得税利益,同时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二种方法是在发生亏损的当年不确认…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所得税会计制度中的纳税影响会计法以及营业亏损抵免的会计处理方法,指出我国亟需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所得税会计法规体系,规范现行所得税会计账户处理。  相似文献   

8.
浅谈所得税费用湖北省荆沙市财贸学校王绪魁以往,我国企业一直都是将所得税纳入在利润分配体系中核算。自去年财政部专门制定颁发《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似后,才将所得税纳入企业的损益核算。对于这一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改革举措,可能有些人还不十分理解。笔者...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会计理念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的现实需求,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趋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进一步规范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佳才 《财会学习》2013,(12):28-29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通过数年的实务运用,笔者认为,所得税准则中的一些具体会计处理办法,比如可弥补亏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处理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伟  沈明智 《新金融》2004,(5):20-22
一、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 1、所得税会计。简单地讲,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或亏损,下同)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或亏损,下同)之间差异的会计方  相似文献   

12.
赵海阳 《理财》2004,(2):46-47
为鼓励企业发展,各国通常都会给予发生营业亏损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允许用纳税亏损抵减其他年度的应税利润,从而形成税款的减免。目前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尚未确认由此产生的所得税利益.会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营业亏损抵免的所得税影响.这与我国鼓励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相矛盾.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对国际上的一些通行做法进行介绍.以与同仁探析。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准则)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所得税的核算要求和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所得税准则要求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由于与原所得税准则差异较大,新准则实施后将对企业所得税核算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拟结合实例分析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免税所得是指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免征所得税的所得额。一般情况下,免税所得应免征所得税,但在企业有亏损需要弥补的情况下.免税所得是否参与亏损的弥补,如果参与,应如何弥补等问题目前在实务操作中仍有不少人含糊,因此,本文着重谈谈企业免税所得弥补亏损中的几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尚未获得弥补的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和应以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合称待弥补亏损。对待弥补亏损实施有效的控制程序和详略适当的核算,是企业所得税会计控制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案例形式,按照单独、分年度地核算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的控制方法,分析研究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确认和转销,以及与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直接相关的递延税款的确认和转回的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16.
张静 《财会学习》2016,(11):143-143
会计成本分摊与所得税处理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中的成本分摊和所得税处理,介绍了核算的内容以及核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所得税会计处理: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旧规范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准则与旧规范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计算、亏损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18.
张瑶 《中国外资》2009,(18):148-148
分析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本概念、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并对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实务进行了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其中,新所得税准则格外引人注意,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这也是一次所得税会计革命性的变革,加上其他会计准则的变更所引起的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所得税的核算,因此,在新准则实施中,所得税会计处理将是实行难度最大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论改进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珩 《上海会计》2003,(4):21-23
一、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缺陷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纳税影响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债务法又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而企业会计制度虽然没有明说采用何种债务法进行核算,但是,从其给出债务法的定义来看,所采用的债务法实则指损益表债务法。我国关于所得税的这些会计处理方法是具有不少弊端的。1. 采用应付税款法的缺陷。目前,随着我国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一系列税收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