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四化同步"的历史机遇为发展物联牧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畜牧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养殖方式集约化、饲养管理自动化、质量控制追溯化、疫病防治即时化、养殖环境清洁化和畜禽品种良种化,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在物联网三全理论的指引下,物联牧场的技术体系已初步呈现,研究重点和方向已基本明确。建设物联牧场的重要意义20世纪中后期以来,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离不开创新手段。物联网、手机APP等网络治理新模式帮助干部群众把农村公共服务的难点真正握在自己手上,顺应了村民沟通、办事的新习惯,活力更强的乡村电子社区正在逐步成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8年7月份以来,江苏泰兴市济川街道在"六位一体"管护工作中,积极借力"美丽乡村"物联网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美丽乡村"平台)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解决城郊结合部、偏远庄台等薄弱地区"脏、乱、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农业方面亦是如此。就农业种植而言,使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更好的监测环境的变化,透过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当前农业种植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效益。本文主要从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种植环境监测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种植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期,关于农业物联网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但是以报道大棚中的应用居多。事实上,真正的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应该是面向大面积的室外田地而不局限于大棚。通过电脑中的信息系统即可以了解蔬菜大棚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土壤的成分等,点击鼠标即可为大棚浇水、通风、施肥……这不是科幻片,是目前农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真实场景。然而,就目前而言,大面积农田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条件尚不成熟。"大田的环境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只能监测不能控制,我们无法有效改变大田的环境。"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柏斯维在接  相似文献   

5.
<正> 美国在淡水渔业行业管理和科技发展方面广泛地应用了基因工程、自动控制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渔业生产技术含量高,产业化程度强,经济效益良好;同时,高度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强调“以人为本,环保第一”,渔业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广元市利用计算机网络、软件、传感、自动控制、物联网等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投资260余万创建广元川陕甘粮油交易中心("世界粮网",网址:www.sjgrain.com)粮油交易监管平台。该粮油交易监管平台借助中国工商银行遍布全球金融服务网点,是一家立足广元,辐射川陕甘、面向国内外,融企业市场自由交易与政府有序监管有机结合的开放型粮油交易监管平台。该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设施园艺,是利用特定设施,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环境的一种环境可控制农业。要人为创造作物所需的光温等环境,现代科技的力量就显得愈加重要,设施园艺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也是必然趋势。国外早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研发网络化、分布式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并在设施农业方面开展了广泛应用。英国无线系统公司开发了基于无线设备的花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物联网的概念、涵义、特点以及功能,分析在物联网环境造就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重点论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功能,提出智慧服务这一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精准农业与自动控制、移动互联、无线传感、物联网、云计算……如今已深度渗透到鹤壁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的方方面面。用电脑或手机即可查看农田各项环境参数,在远程就能监控蔬菜大棚生产,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查验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生产环节……以前农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相似文献   

10.
世界之窗     
日本的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自然气候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植物工厂生产的对象包括蔬菜、花卉和果树,还有一部分大田作物、食用菌等。 植物工厂对于日本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高度的环境控制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其次,使寒冷、酷热和沙漠等不毛之地的农业生产成为可能;三是植物工厂内的作业环境优越,可周年稳定生产;四是进行无农药  相似文献   

11.
<正>12月1日,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与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标志着水产养殖物联网正式走进湖北省水产良种试验站水产养殖生产管理中。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是根据水产养殖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需求,基于智能感知技术、智能传输技术及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开发的。该系统主要功能可实时监测水中的温度、溶解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江苏省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和人才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物联网在动植物生物环境远程监测控、生产管理智能化决策、  相似文献   

13.
<正>智能农业是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集约高效、精准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上世纪80年代智能农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随后向新兴发展中国家传播,成为全球广泛认可的新型农业形态。近年来,我国日趋重视智能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在全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良好的创新大环境极力推进着科技创新步伐,科技成果相继得到转化,很多新技术被应用到水产养殖业中,使水产养殖方式逐渐从粗放经营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可以实时对水产养殖环境、养殖区域管理、水生生物生长情况等进行监控与管理,已逐步发展成为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以下将针对物联网技术在目前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成为发展都市农业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农业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对都市农业生产环境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实时获取,并通过有效的传输手段反馈到生产环节,使整个农业过程更高效、更安全。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让农民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掌握农作物所处环境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1年起,农业部结合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在北京、黑龙江、江苏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在天津、上海、安徽组织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比较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和应用模式。经各地农业部门和有关企业推荐,农业部农业物联网专家组筛选出310项成果,这批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成熟度较高,有一定推广价值,包括148个传感设备、80个软件系统、39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普遍应用,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改变了过去粗放、低效、劣质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给农业带来了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上的转变。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不断探索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大田种植等产业应用速度明显加快。全市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近万亩,物联网应用企业56家,涵盖大田种植、果蔬生产、花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电脑自动控制技术国外电脑自动控制技术早已应用在渔用饲料加工上。在一些大中型渔用饲料加工厂中,几十种饲料配方由电脑自控来精确完成,饲料加工、颗粒饲料的称量和包装,也用电脑自动控制,精度很高。在中央控制室内能显示彩色图像,计算机程序控制和机器运行的通讯网络,可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完成全部的生产程序。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与自然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能够带来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南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上具有很大优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过程应十分注重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由于传统旅游模式中出现的缺少有效监测、环保意识不强、旅游管理不科学等问题,物联网技术在生态旅游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物联网技术在生态旅游业中应用研究,为促进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技术惠及现代农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应用日趋成熟,已成为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全新经济增长极,势必带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第三次发展浪潮,如何将物联网技术更契合的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是当前农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解析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基础与发展趋势,明确提出当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亟须攻克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相应发展策略。该文通过资料收集、理论分析、数据收集与整理等相关方法对物联网技术影响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研究发现: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运用能够传递更多实时有效的信息,能够有效结合农业市场发展规律以调整发展政策与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