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事     
《江苏农村经济》2008,(3):47-47
1.规模化猪场常见病毒性腹泻(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猪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一般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多见于春季产仔季节。(2)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也是冠状病毒。该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相似文献   

2.
《农家之友》2010,(17):60-60
问:仔猪病毒性腹泻有哪些病状?答: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掊轮状病毒感染。病仔猪精神沉邵,食欲减退,拉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稀便,采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日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仔猪常腹泻,4日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3.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无论是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中小养殖专业户或散养户均有发生。本病是由传染性胃肠炎和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或二种疾病混合感染的猪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并呈地方流行性,对养殖业有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的病毒性腹泻将成为危害猪生产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病毒性腹泻病的病源主要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此种腹泻一  相似文献   

5.
张原 《致富之友》2000,(2):22-22
腹泻是危害兔业生产的一种疾病 ,也是许多兔病的共有症状。一般病兔死亡约有60 %是由腹泻引起的。因此 ,做好家兔腹泻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导致腹泻的病因 ,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细菌性临床上主要有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螺旋形梭状芽胞杆菌及毛样芽胞杆菌等。这些致病菌在兔盲肠、结肠内产生毒素 ,损伤肠粘膜 ,使肠粘膜通透性增强。通过电解质的渗透作用 ,增加了肠内容物的含水量而导致腹泻。二、病毒性病毒一般是造成腹泻的诱因。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有肠腺病毒、轮状病毒、小球病毒等 ,其中肠腺病毒致病力较强。三、寄生虫性…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12,(1):22-24
一、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疫病及防治措施冬季,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疫病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其中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是重点防控的疫病。  相似文献   

7.
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各个年龄的猪都可能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年龄群;产后1-3日龄的仔猪,7-14日龄的仔猪以及刚断奶的仔猪。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细菌性)、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和一些球虫等寄生虫。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应激因素等,对于这些引起腹泻病发生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保健预防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容提要:生猪流行性腹泻是猪的常发病、多发病,特别是天气多变的秋冬季更容易发生,解决生猪流行性腹泻问题是诸多养殖场户非常期望和迫切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饲养管理,能够有效的防制生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流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是腹泻病,各个年龄的猪都可能发生,但是主要发生在以下三个年龄群;产后1—3日龄的仔猪,7-14日龄的仔猪以及刚断奶的仔猪。仔猪腹泻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原是大肠杆菌(细菌性)、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和一些球虫等寄生虫。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仔猪消化机能不全、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应激因素等,对于这些引起腹泻病发生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保健预防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在寒冷多风的冬春季节,猪冬季拉稀(疑似猪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和气喘病两大流行疾病一直是困扰各养殖场的两大难题。一、冬季拉稀(疑似猪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验方:群体投药:(1)藿香正气散(或平胃散,健胃止泻散等)按0.5~1%比例拌料;(2)土霉素粉500~1000克/吨饲料;  相似文献   

11.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水生动物疾病,其结果往往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在25~28℃以上时最为流行,8~9月份为流行高峰,死亡率有时高达80%以上。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特别是2007年草鱼出血病显得尤为突出,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一)病毒性疾病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鳜鱼暴发性流行病"、"暴发性病毒传染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等,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鳜鱼暴发性死  相似文献   

13.
<正>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弧菌等感染引起的流行性细菌病。该病是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来得快,对症治疗去得也快。  相似文献   

14.
河蚌的病害可分为传染性蚌病、侵袭性蚌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蚌病。其中传染性蚌病是指由病毒、细菌和某些具藻毒素藻类引起的蚌病;侵袭性蚌病是指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蚌病。本文就河蚌养殖过程中较常发生的、危害性较大的几种病害进行分析,以供参考。一、蚌瘟病(病毒性蚌病):蚌瘟病是河蚌养殖过程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常引起毁灭性死亡。1、病原体:引起蚌瘟病的病毒病原体主要有两类,一是RNA(简称R型)病毒,称嵌沙样病毒;另一类是DNA型(简称D型)病毒,称疱疹病毒。前者主要浸染河蚌组织的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5.
<正> 夏季是鱼体生长的黄金时节,也是鱼病暴发病流行的季节,做好夏季鱼病的防治工作,对于夺取全年养鱼丰收至关重要。夏季常见鱼病有如下几种:一、病毒性鱼病:主要是草鱼出血病,往往造成草鱼鱼种大批死亡。给鱼体注射人工灭活疫苗可预防此病,治疗方法是每  相似文献   

16.
一、流行情况 1.流行特点 烂身病实质就是流行性溃疡综合症,这种病病是一种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主要危害1龄以下的肉食性鱼类。其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该病最危险的特点是潜伏期长,  相似文献   

17.
一、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病兔表现为突然发热,呼吸急促,呈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迅速死亡。潜伏期1-3天,可多种途径感染发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兔,北京在每年的3-10月份发生较多,多呈急性暴发和流行性,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致病性疾病,包括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及寄生虫感染等,且常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文章对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并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为仔猪腹泻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仔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该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对仔猪危害性特别大,是规模养猪场及散养农户的一种常见疾病,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本文主要探讨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出血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本菌分布广泛,正常在于多种健康动物的口腔和咽喉黏膜,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全身性败血症、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和睾丸炎等多种不同病型。兔巴氏杆菌病典型病变主要侵害呼吸道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