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化人口优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农村人口的薄弱状况和开发进程存在着诸多困难和矛盾,有必要加以认真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势崎岖、文化与经济落后,绝大部分人口居住于农村。解决好农民的医疗问题一直是贵州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搞好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好农民医疗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有力措施和根本保证,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以上,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就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对保险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许多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十一五"规划把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4.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农村、农业、农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产生有历史原因、人口原因、政策原因等.它一方面与农村产业相联系,另一方面关乎农民收入与农村稳定,可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输出劳动力,特别是利用丰富的高智力资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 农民科技培训是事关农村小康建设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大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被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由于数量庞大、素质低下的农村人口问题所致。不解决人口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文章以冀西北为例,通过该生态圈内北京和天津两市对冀西北的教育对口支援、资金技术支持、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永久性转移的制度建设等,促进冀西北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人口向农外转移,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力,从根本上解决因人口问题诱发的生态问题,完善我国财政直接补贴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62%在农村,占绝大多数.“三农“问题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发展农村教育,搞好农民培训,是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道德思想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山区农村发展滞后、山区农村贫困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解决好山区的贫困问题、发展问题,特别是山区人口问题是重中之重。贫困山区人口低生育率,老龄化趋势严重,男女比例失衡,身体素质较差及文化水平普遍低,人口外流现象严重。面对这种状况,根本解决途径还是发展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制度;发展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关键,对整体现代化有基础性作用。因此,认清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三个安全"问题1.耕地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解决13亿人口温饱和生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目前农业和农村所面临的耕地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耕地流失、耕地肥力消失、土壤污染和破坏等方面。(1)新农村民居建设、招商引资建设厂房、架桥修路  相似文献   

10.
吴铮 《魅力中国》2010,(9X):122-123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问题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因此,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度,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技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苏林忠 《特区经济》2007,(7):147-149
河南省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跨越式发展,由经济大省发展为经济强省,旅游业由资源大省向强省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三农"问题突出是施行上述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农村事业。但人口和资源的矛盾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南具备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使河南由"大"变"强"的一个科学战略。发展农业旅游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规划先行,精心实施;保护与开发并重;高端起点,产品独特,拓展旅游功能;将旅游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朱珺 《老区建设》2008,(8):47-48
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发展农村图书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奥肯定律"在中国存在着失灵现象,即高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伴随着高的失业率.在"奥肯定律失灵"背景下,少数民族人口就业问题就更为突出.为了解决少数民族人口就业难问题,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质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人口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冷静 《山东经济》2009,25(5):153-160
大量留守人口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因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留守人口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青岛市农村的深入调研,揭示了青岛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并对留守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支情况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要解决农村人口的生计问题,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然而,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制约"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农民知识的贫乏和农村人才的短缺。文章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文  相似文献   

17.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当前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承中国农耕文化,在剔除其诸如封闭、保守、狭隘等糟粕后,还要把握住三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要强调"农为邦本"。政府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二是在家庭层面,要注重"耕读传家"。要通过"耕"与"读"的与时俱进,促进农村"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农村"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三是在自然层面,要力求"天人合一"。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是在农村,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却只在少数地区实施,多数农村人口仍然处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不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有碍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达11%.一般估计,在我国143亿老年人中'农村老年人口为9000万,人口比重为12%.  相似文献   

19.
县域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和互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在空间上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推进县域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入口就地转化;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宿迁市这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问题路在何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01年底,12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7.3亿从业人员,还有50%在从事第一产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说,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业面临着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