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高校、社会和家庭应多方应对,共同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高校、社会和家庭应多方应对,共同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上网行为的心理疾病。近年来,高校周围的网吧越来越多,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统计,我国有6.2%至11.6%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约为8.4%,其中男生是女生的两倍。鉴于此,我们对网络成瘾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从心理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并不断予以强化;第二,从管理机制上要建立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措施;第三,从健康网络的建设管理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周围网吧的管理和整顿工作,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为人们的沟通打破了地域限制,增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网络成瘾却是伴随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现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而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群体,探索其网络成瘾与其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了解网络成瘾的机制,也将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做出一定的预测和警示。本文采用问卷、访谈和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以1000名民办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具体表现、家庭功能的具体现象等内容,并对其中1名个案开展中长期的心理干预工作,结果显示:情感卷入和行为控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作为大学生课余生活主要的娱乐项目,给他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沉溺网络游戏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状和危害,并从需要动机与网络心理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受到网络游戏的深刻影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增强对网络游戏消极影响的"免疫能力",利用网络游戏的积极作用来提高其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是对网络的使用不当,网络本身的特性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质所致。必须加强对网络的法制化管理,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和有序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是对网络的使用不当,网络本身的特性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质所致。必须加强对网络的法制化管理,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和有序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为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从中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网络使用行为的相关数据以及网络成瘾的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其原因,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工作,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治疗效果,对实验组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访谈法干预。结果为:实验组干预前后量表得分值分别为7.42±1.11、4.56±1.68;对照组干预前后量表得分值分别为7.44±0.77、6.47±1.46;2组干预后量表得分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经过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明显减轻,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良好情绪状态的培养。网络成瘾作为导致大学生学业成绩不佳而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大学生情绪状态两者之间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采取网络成瘾这一视角,探讨它与大学生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星发放量表,结合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焦虑关系状况,并给出归因分析,为大学生网瘾及焦虑的缓解与消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沉溺于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一旦成瘾就有可能给社会、家庭及本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痴迷上网的主要心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网络成瘾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心理韧性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有效应对压力、挫折的心理韧性,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对于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和领悟生命的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空前便捷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诱惑,给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成瘾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之一,而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诱惑与困惑——对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聊天成瘾、光顾色情网站、痴迷于网络游戏等,特别严重的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威胁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越4.2亿。网络除了满足人们查询信息和娱乐的需求之外,也滋生了一些问题,其中,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影响,已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大学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心理类别和原因,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1200名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发现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娱乐性大于工具性,绝大多数学生能健康地使用网络,约4%-5%的学生存在过度使用网络而成瘾的症状。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的预防性教育,并通过对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它正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沉迷“网游”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今网络游戏已普及到各个年龄层面,青少年更是成为了网络游戏的主力军,甚至有不少学生因为沉迷“网游”而身受毒害,不能自拔。本文将从非理性因素方面诠释大学生“网游”沉迷本质,从一个新角度剖析大学生步入“网游”世界的原因,揭示非理性因素对于形成科学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网络游戏也是校园文化中非主流文化的一种。网络游戏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应采取积极措施把负面作用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大学生也将成为这个虚拟世界的主流,大学生上网时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网络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网络对部分大学生生活、学习造成的影响,讨论了网络成瘾的现状以及网络文明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