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伟  梁山林 《中外企业家》2009,(2X):170-171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诉讼除了赔偿诉讼之外,原则上不适用调解。然而,审判实践中大量出现的以"和解"、"协调"为表现形式的行政诉讼调解却有效地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推动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关于行政诉讼调解的立法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试从行政诉讼调解的性质、行政诉讼调解适用的前提和范围出发,重构我国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行政主体的行政不作为常常会导致循环诉讼,使行政纠纷久拖不决。“循环诉讼”既损害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判决的公信力、既判力,也浪费行政和司法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循环诉讼”的成因,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入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使行政诉讼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对行政主体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限制以及司法监督,以期避免“循环诉讼”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12315投诉台在受理和解决消费纠纷中, 只有行政调解的职权,其调解行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双方均无法律约束力。 为快捷、经济、有效地解决消费纠纷,可引入已在众多行政管理领域适用 的行政裁决制度,文章对其可行性、程序设计与司法救济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诉讼制度的三大领域中,其调解制度已被广泛运用.旧的《行政诉讼法》规定:对于行政案件基本上不能调解,除行政赔偿争议外.但在司法实践当中,我国对于行政诉讼争议的相关案件,大多数采用调解结案,而远远不限于行政赔偿案件.因此,新的《行政诉讼法》在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扩大可调解的范围,规定行政补偿和行政裁量案件可以调解.然而,这种概括性的规定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余年来,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运行还存在诸多障碍。本文从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改进与完善提出建议,与同行商榷。一、当前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1.行政干预不可避免。行政诉讼是民告官的官司,而法院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同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制约,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和解,但近年来主张构建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案外和解。在这一背景下,从概念出发,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从必要性角度对构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进行论证,并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行政权是一种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和授予的公权力,不能由其执行者自由处分这一现行“公认”的行政法理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复议法》取代《行政复议条例》虽然没有继续规定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的原则,但在行政法学的主导面和权威机构的解释上均对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持肯定态度。然而,在法学界对行政复议(包括行政诉讼)中能否进行调解始终存在赞同与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在行政复议实践中,行政复议机关以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更是屡见不鲜,且实际效果比正规的“复议决定”更受双方当事人的欢迎。这里仅就建立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几点理由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朱萸 《企业导报》2013,(5):194-194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正式建立比较晚,现状与西方比较成熟的制度比较而言有些不太完善的地方。笔者主要论述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司法控制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王富  王宇琳 《活力》2012,(12):64-64
调解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方式在我国各行业广为运用,但作为解决行政争议、化解行政矛盾法定渠道的行政复议工作来说,是否适用调解这一灵活方式,一直是法学界和各级行政复议机关争议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围绕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ADR机制的理论原型是法社会学理论中的"调解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模式",它是西方后工业化社会的背景下,为了回应法院系统在解纷过程中显露的种种弊端而采用的替代性方案。作为以平等、意思自治为前提的私法纠纷解决机制,其在行政法上适用之妥当性在于——其与正式司法救济程序的补充关系。ADR机制不仅适用于个案行政争议,而且经过合理改造之后也适用于行政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消费者日常消费纠纷的解决中,工商部门的行政调解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具有程序简便、效率高等优点,属于较为柔性的纠纷解决方式。但是由于行政调解结果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因此,无法确保纠纷双方对调解协议的履行。部分疑难、复杂的消费纠纷存在行政调解书执行难问题,消费者只能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这既增加了消费者到法院诉讼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增加了法  相似文献   

12.
赵保权 《活力》2011,(7):42-42
司法调解制度已成为我国诉讼中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三方面阐述司法调解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必然,尤其人民陪审员参加调解将拓展司法调解工作力度,再现社会文明步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3.
立案调解制度是我国调解制度的一项创新.立案调解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快速解决纠纷,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审判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当前立案调解只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实务中的积极探索,并无统一的法律规定,致使立案调解制度在理解和运用中产生了一些混乱.本文旨在通过清楚地界定出立案调解制度的概念,并对其目前运行现状进行考察,对我国的立案调解制度的设立从原则开始,到程序的启动、 终结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希望我国的立案调解制度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4.
民事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基本制度,它能及时化解矛盾,节约司法资源。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司法审判方式的改革,现行调解制度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弊端。本文从民事调解制度的意义、内容入手,剖析了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如何完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对于纠纷的解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分立的格局使调解的形式多样化.另外,少数民族的调解与普遍适应的调解也有细微差别,本文仅就我国一般的调解活动论述,特殊情况不做过多陈述.对我国古代调解制度的研究有益于探究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民生活状态及社会心理,同时对当前中国社会纠纷的解决、司法体制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司法ADR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在司法程序内迅速解决纠纷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是在案件进入法院之后的一种非审判的纠纷解决途径。本文在着重介绍司法ADR的益处之后,以调解制度的改革为契机,提出了一些构建我国司法ADR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维权形势的不断发展,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大调解联动机制的理念下,如何建立健全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以下简称“调解衔接机制”),进一步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比较研究入手,认识和把握建立调解衔接机制的实际需要和法律基础,具体分析调解衔接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动和完善这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登记行政审查与司法审查的尺度相异,导致工商部门面对司法监督时承担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要适应现代社会对行政许可高效便捷的根本要求,必须重构企业登记审查制度体系.明确形式审查为工商部门企业登记行政审查的唯一标准,同时建立司法部门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有机结合的二元审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田琪雅 《企业导报》2014,(7):130-131
自从《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呼声就从未间断,但立法机关迟迟未对强烈的呼声做出回应,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项制度面临的诸如现行法律解释体制排斥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等诸多困境。尽管如此,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趋势是不容质疑的,因为该行为有接受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自从《行政诉讼法》颁布以来,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呼声就从未间断,但立法机关迟迟未对强烈的呼声做出回应,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项制度面临的诸如现行法律解释体制排斥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等诸多困境。尽管如此,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趋势是不容质疑的,因为该行为有接受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