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梁晓 《民营科技》2011,(5):93-93
目前我国立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这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建议,以期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采用的是在有限范围内实现流转的做法,禁止农村居民的住宅和宅基地在城乡之间的转换.这是由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和社会福利性所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权限设置和流转方式已不合时宜,应适当放开宅基地使用权,在现有基础上赋予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收益和处分权,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实现宅基地有序合理的流转,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转权模式和保权模式各具利弊,但都难以解决流转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处于法律困境。汶川地震灾后,随着农村房地产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方式的转变,都江堰市设计了以联建为主的味江模式。该模式结合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强调宅基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和宅基地权益的独立性,拓宽了宅基地使用主体范围,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推动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朱瑞蓉 《价值工程》2011,30(15):129-129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着私下转让、审批管理不严、交易纠纷、权属争议不断等问题,给农村宅基地管理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对策,更好的建全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制度及市场规范。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其转让要符合相当严格的条件。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而其物权价值功能在逐步提升。允许宅基地流转具有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增大农民物质财富、拉近城乡经济水平的差距及抑制城市高房价的积极意义。为实现上述意义,立法的核心应是完善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采用渐进的方式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首先,在我国农村开放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市场,本集体组织内外成员皆可承租,弥补不能自由流转的弊端。其次,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适当开放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和转让市场。最后,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时,可以考虑放开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6.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一项特有独立的用益物权,合理规制宅基地使用权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农村的稳定,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鉴于我国现行立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现行宅基地流转制度的不合理,本文将尝试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7.
葛旭 《企业导报》2011,(9):9-10
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已不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量"空心村"的出现使得农村宅基地闲置严重,进而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宅基地隐形市场,给日后交易双方留下了无穷的隐患,农村房屋交易纠纷频繁发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新农村建设。应当放宽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确立宅基地收回与补偿制度,不断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障碍方可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关乎农村稳定和社稷发展的大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与现实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关于宅基地使用权能否合法流转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主张完善现行立法,逐步放开宅基地流转,促进宅基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备受关注。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规制来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尚没有得到合法的确立。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立和发展,城市化  相似文献   

10.
宅基地两权分置限制使用权流转,加剧"内空外扩"农村空心化困局,使其落后于乡村发展需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时代背景下,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了保障性权能与财产性权能的分离,进而实现了使用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使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成为可能,重新盘活了乡村宅基地资源并符合人口双向流动新趋势。然而,当前宅基地三权分置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注意其因政策实践偏差而诱发宅基地集体使用权虚化、保障性权能弱化等潜在风险。因此,亟需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强化政策监控,加强"失宅"农民权益保障,合理配置闲置宅基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备受关注。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规制来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尚没有得到合法的确立。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建立和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重要的极具价值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进行有序流转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工作基本完成,无论是商品房还是房改房,其所有者都可以将住宅连同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一起上市转让,进行自由交易。但是,受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农村宅基地)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农民拥有的宅基地无法进行合法流转。建立农村宅基地交易市场,允许农村宅基地上市公开转让,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中心村、镇建设,而且对盘活宅基地存量,节约耕地资源,保持耕地面积总量平衡,缓解当前紧张的城市发展建设用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行…  相似文献   

13.
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王清友律师发表于《中国律师》2013年第2期的《集体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障碍分析》,对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如下三种法律障碍进行法律分析:一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障碍",分两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即"乡镇企业土地使用权抵押流转"和"乡村公益用地使用权流转";二是"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法律障碍";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4.
宅基地联建房作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演绎,是我国农村房地产的一种细分,也是我国农村房地制度渐进性社会变迁的结果,在成都等地曾经试点,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与目前国家法律政策冲突,其产权分割、产权流转存在司法风险、法律风险.根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启发意义的这一现实存在,成都政策创新性诠释了宅基地联建房的原则合法与规则合法,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理论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缺陷,本文将在法律层面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自由与限制的平衡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农民重要的不动产私有财产,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及其政策规定内,其处分是受到限制的,如取得方面的身份限制、流转方面的对象限制、征收征用方面的服从限制等。  相似文献   

17.
<正>宅基地使用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矛盾。目前,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的分配问题还没有完善,缺少相关的法律规定,造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秩序的混乱。各省分配标准不一,省内不同地区的分配方法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且,由于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特殊性,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分配受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也是很严重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既存在一些困境矛盾,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要解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问题,必须从法律政策创新改革入手,针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问题和矛盾.采取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政策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王瑾 《东方企业文化》2013,(14):179-180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努力解决因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矛盾与问题,尽力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便是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准了突破口。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作为农村土地流转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公证介入"三农"的着力点,相信通过我们公证人员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公证业务理论的探讨分析和对实践的不断探索,定会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作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其制度、流转问题等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希望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