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区域、区域组织、区域主义以及区域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东亚地区区域化的必要性,着重分析了制约东亚区域化的主要因素。在东亚区域化遏程中虽然面临很多问题,但其最终实现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东亚货币一体化迎难而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琼 《亚太经济》2004,(1):7-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已不可阻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区域汇率协调安排和货币区域化趋势。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东亚面对货币一体化的诸多困难,提出仍十分有必要积极推行货币一体化,并对东亚推行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作为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之一,华商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在东亚区域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代华商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华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和经济网络扩展,将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经营网络的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一体化可行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向东亚各国的一体化提供了示范效应,同时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要实现东亚经济的长期发展,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可行性的分析,为以后的发展提出了思路,指出了在以后发展中要着重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凌芳 《特区经济》2010,(7):114-116
伴随着国际资金的频繁流动,东亚金融市场成为国际证券投资的主要地区。东亚各国和地区为了使其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强其区域内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当前东亚股票市场的股票指数与两大国际股票市场(美国和日本)股票指数的趋同性,以此为基础讨论东亚股票市场的全球一体化程度与区域一体化程度。本文研究发现,东亚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不高,但其全球化程度高于其区域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张平  孟凡东 《特区经济》2005,(4):155-156
<正>目前来看,东亚区域合作还比较复杂,多种发展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可以从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等4个方面来把握东亚区域化进程,即10+3机制的发展。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东亚区域化是以东盟为主导而进一步发展的,其他发展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高发群 《特区经济》2010,(11):104-1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较为迅猛。资源突破国界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来实现优化配置,各国、各地区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东亚经济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和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比起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明显落后。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战略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一体化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利霞 《改革与战略》2013,29(6):25-28,89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国际化以人民币区域化为起点。中国在东亚区域的经济联系以及中国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建设构成人民币扩展在东亚区域使用的基础。将香港发展为在有限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下人民币走出国门的岸外市场,以及发挥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汇率协调中的作用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路径中的重要环节。这将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锚货币甚至载体货币。  相似文献   

10.
东亚合作因其背景和区域的特殊性,造成区域合作的局限性,概括起来说是全区域推进困难,公共品供应不足,大国领导缺位。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不同,功能也不相同。这一地区广泛的区域合作更多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欧盟的合作始于50年代。东亚区域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各国的发展和竞争导致了地区合作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使亚太地区成为一极,在世界发展的背景下,亚太地区更显得突出。东亚区域合作有安全合作的要求,这一点与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东亚合作必须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1.
安蕾 《南方经济》2019,38(8):21-38
近年来,东亚一系列区域金融合作引起了学术界对地区金融一体化现状和收益的极大兴趣。文章基于价格和数量的测度考察了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抛补利差和股权溢价的β收敛结果表明,危机之前东亚金融市场的全球和区域一体化并行,但在近几年,区域一体化趋势更强劲,超过了全球一体化;金融引力模型的结果表明,东亚主要的跨境金融投资者的区域内金融资产持有量比金融引力模型预测的水平更大。此外,面板回归确定了较高的金融一体化作为更广泛的金融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会显著降低东亚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失衡,因此,区域层面的金融一体化可以作为加强东亚国家的增长来源和提高经济弹性的重要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亚太经济》2003,(4):14-17
东亚货币合作在近年来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现代的货币一体化理论无法解释东亚的这一发展趋势,使得东亚货币合作在理论上难以突破,同时,东亚的现实状况也阻碍了东亚的地区合作,而欧洲的制度创新给了东亚地区以启示。东亚必须打破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路径依赖,寻求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现实道路,积极推进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3.
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十个判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起步很晚,但东亚将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活跃和最快的地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相此,将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无论东盟还是中日韩,谁都不应在这个进程中寻求主宰和领导地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两个重要特点是它内容及目标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它的成功将大大丰富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驱者和奠基石。中国不但可以如期实现建成与东盟的自贸区的目标。而且还会成为推动合作进程的积极中坚力量。日本将结束长期以来的“脱亚入欧”态势,将重心逐渐转向东亚,并将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主体投资力量和引领经济科技高端发展的主导力量。东北亚三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是最困难和最复杂的一个门槛,是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功败垂成的关键。印度正在引人注目地迅速加入到与东里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体系的行列中来,将会成为第四个10 1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印度的行动将会对俄罗斯和其他南亚及中亚国家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加速到来。  相似文献   

14.
区域多样性和高额贸易壁垒成本,决定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正式渠道。区域生产网络的出现,使得东亚形成了多层次的劳动分工,以日本为主导的跨国公司,与各地区合作者建立起生产贸易关系,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日本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和生产链的变强,东亚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却暴露出过分依赖日本经济体的缺陷。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经济体迅速推进了区域货币合作进程不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仅既有的合作框架或机制(如CMI等)未能发挥作用,各主要经济体之间有关合作的分歧也在明显增大,东亚货币合作遭遇了重大挫折。文章指出东亚货币合作本身存在的固有矛盾或问题如对现行美元体制的依赖等,是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长期性因素,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东亚地区在整体上不具备推进货币合作深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开展应该在整体层面上巩固和扩大既有成果的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局部地区推进货币合作的深化发展。在这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东亚乃至世界经贸投资增长的格局,20多年来,东亚各经济体积极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契机,努力发展对华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使东亚地区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经济区域化势头的方兴未艾,东亚经济迈向一体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关国家和地区已开始了实质行动。中国是东亚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战略选择将决定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走向,深刻影响着未来东亚经济的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却步履蹒跚,相对滞后。本文拟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进程及其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一较为客观、深入的探讨,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化加速发展与东亚区域化深入发展交相呼应,不断推动东盟+中日韩("10+3")机制以及相应区域机制出现新势头。如何从理论上理解东亚区域化、如何在实践中推动东亚一体化发展,成为人们不断深入探讨"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契机和动力。作者立足于全球化、区域化、全球治理以及区域治理的理论思考,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大国中心"、"权力利益至上"、"冲突纷争主导"的思维方式,以中日关系为重点,以东亚区域的结构分析为基础,对"东亚共同体"构想进行一次理论与实证的考察。由此得出以东盟为中心的"反向辐射双重结构"的分析结论,阐明了东亚区域化目前的特殊结构特征;通过对中日两国在东亚区域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的实证分析以及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推动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真正得到全面改善所提出的建议,使中日两国确立和平对话、友好合作的关系与机制,共同致力于建设性地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虞雪 《中国经贸》2010,(20):12-12
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影响了国际机制的变迁,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中使得国际机制区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中国参与的与东盟有关的地区性国际机制中,东亚机制和亚太机制是两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机制。本文从东亚主义的视角,对机制背后的博弈进行比较,同时对中国在区域合作中的制度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东亚经济多边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