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标准化协会日前提供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5倍~10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关注和改善室内环境,杜绝和防止室内污染,对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重视房屋装修工作,而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内外学者针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监测和去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仍达不到理想的去除效果.本文针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监测与去除办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您家的室内空气质量怎么样?这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问题今后将有“标”可依: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将于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这个标准是在借鉴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并首次引入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标准中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指标更宽了,规定的控制项目不仅有化学性污染,还有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质中不仅有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氡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1项化学性污染物质。此外,标准还加入了“室内空气应…  相似文献   

4.
《监督与选择》2005,(3):60-61
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关于室内环境的标准已发布实施,随之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室内空气净化产品,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场上出现的光触媒等空气净化产品,成为室内空气净化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家目前只对空气净化器出台了相应标准,对其它空气净化材料目前尚没有检测标准和净化效果的评价标准,使得产品的净化效果无法认定。这就造成市场上生产企业和商家对其产品的广告宣传各行其道,使消费者无所适从,真假难辨,给选择产品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5.
现今,室内空气污染已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并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十分必要,文章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进入了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内的时间平均长达20小时以上,占到全天时间的80%左右。因此,人体健康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健康呼吸”已成为迫切需要。在我国,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室内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提起空气质量污染,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由于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而车内的空气污染却常常被忽略.有资料显示,目前车内环境不容乐观.车内空气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国内外治理现状 车内污染在国外也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问题.国外解决这类问题主要通过两种办法:一是制定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健康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消除车内污染,主要采用一些空气净化装置消除车内细菌和浮游物,并清除异味.  相似文献   

8.
张晓博 《民营科技》2014,(9):189-189
随着社会的进步,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的加剧警示人们应对室内空气品质的防治引起重视,控制污染源、完善通风系统、定期进行维护,保障人们有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购房、居室的装饰装修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但是,由于缺乏标准的控制、生产的有效监督和市场的严格管理,装饰装修材料质量良莠不齐,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给室内空气带来严重污染。而其中,污染较为普遍的当属室内甲醛污染。文章论述了室内甲醛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从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了解到,他们及其会员单位对近万户居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50%以上的居室空气质量不合格,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到底是什么东西毒化和污染了我们苦心经营的温馨家室?我们赖以安生栖命的居所是否环保与安全?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以下简称万里行)联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在北京地区组织了一次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为基础的新闻调查行动,用事实来解答消费者的疑问。“中国质量万里行家居空气污染调查”是一次大型公益性免费检测活动,目的是宣传和普及室内环境保护知识,引导正确的家居环保理念,消除家装市场消费误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完善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法规和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次活动围绕室内空气污染这一热点问题,在北京随机挑选了涵盖高、中、低3个层次的20户新装修住房,采取现场检测与新闻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反映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此次抽查的居室九成以上污染超标。  相似文献   

11.
经权威部门检测,一般的室内有害物质可达数千种之多,仅卫生部、建设部和环保总局等部门联合公布的就有300多种,加上装修等作业带来的各种有害物质,使室内空气成分更加复杂.目前,全国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发病甚至死亡的事件也在逐年增多.室内空气污染有可能给人体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近年来,众多媒体对此也报道不断,提及最多的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氡、氨等,本文将结合国家新近颁布的10项强制性标准向读者介绍室内污染的主要几种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2.
经权威部门检测,一般的室内有害物质可达数千种之多,仅卫生部、建设部和环保总局等部门联合公布的就有300多种,加上装修等作业带来的各种有害物质,使室内空气成分更加复杂.目前,全国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发病甚至死亡的事件也在逐年增多.室内空气污染有可能给人体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近年来,众多媒体对此也报道不断,提及最多的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氡、氨等,本文将结合国家新近颁布的10项强制性标准向读者介绍室内污染的主要几种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有些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室内环境,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化,严重污染了室内环境,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本文结合现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和规范,对规范中主控的甲醛、氨、苯、TVOC、氡等几种污染物的特性、危害及来源、检测方法等分别做简单的介绍,并对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公司》2003,(5):44-44
2003年3月1曰,由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实施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消费者对居住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居室和办公楼的建筑材料、家具制品和装修材料大多含有超标或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使室内污染相当严重。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监测中心透露.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万人。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至少有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在城市里,这个比例甚至达到90%,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隐形杀手.据加拿大卫生组织的调查:68%的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最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的人群是孕妇、儿童、老人等,尤其孕妇和儿童受到的危害最为明显.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引入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味”的要求。其中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规定控制的化学性污染物质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氡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据介绍,该《标准》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既考虑到发达地区和城市建筑中的风量、温湿度以及甲醛、苯等…  相似文献   

17.
崔丽娜 《价值工程》2010,29(1):176-176
文中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几种表现及其判定标准,并且介绍了全装修住宅的室内环境检测、防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建议尽快制订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室内装修后的污染治理呈现巨大的社会需要,在此情况下,各种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产品也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研制和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根据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去除污染物的动力情况,可将室内空气净化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室内环境的标准,从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到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限制,全方位对室内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王菲 《价值工程》2014,(9):86-8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追求一种美观舒适的室内生活环境已成为时尚。人们已不仅仅满足居住场所的要求,同时对居住的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由于室内环境污染所引发的伤亡情况呈上升趋势,这主要与建筑施工和装修所造成的室内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危害入手,分析了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