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际边境碳调整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平 《经济论坛》2009,(16):31-33
为了保护竞争力,避免碳泄漏,气候政策执行国家提出了边境碳调整措施。本文从它的起因与目的、合法性、可行性与有效性、经济与环境效应实证检验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边境碳调整的历史公正性、实施前景及潜在破坏性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根本目标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该政策缓解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师范生找工作的压力和我国存在的结构性失业压力,为贫困地区及农村输送优秀师资奠定了基础,使实施院校能够得到数量足、质量高、结构好的生源,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会产生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该政策对免费师范生、对国家、对实施该政策的院校以及社会都会产生不小的负面效应,成本很大,且只治标不治本,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基层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等措施加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流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借助统计资料,对威海劳动力流动产生的正负效应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和测算考察。本文将正面效应分为四个方面:配置效应、成本效应、聚集效应,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建立测算公式,并结合已有的数据测算威海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负面效应有妨碍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影响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ACT贸易环境效应模型,运用2000-2012年31省级面板数据,尝试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环境效应从农业环境总效应中分离出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资本丰裕度、人均收入、贸易开放度对农业环境均有显著影响;我国存在贸易的要素禀赋、污染天堂双重动机,贸易结构效应有利于降低化肥和农膜浓度,而增加农药浓度;贸易引致的规模正效应不足以被其引致的技术负效应抵消;贸易通过规模、结构、技术作用于环境的净效应,对于化肥、农膜依据其引致的经济和技术增长率而定,而对于农药为正;假设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未转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下我国农业污染将进一步加剧。得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避免盲目追求贸易经济效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林小希 《财经科学》2021,(5):89-102
经济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相对集中的现象.绿色经济效率是在现有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将能源消耗纳入投入变量并考虑环境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出的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在现有经济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与经济增长脱钩后经济集聚对低污染、高能效的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完善了经济集聚对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文章构建了在经济集聚的不同阶段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产品产业结构效应和政策环境效应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U"型曲线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04-2017年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和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U"型曲线关系,并通过工具变量对内生性问题做了进一步处理,体现了模型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战后处理贸易摩擦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一国产生的正经济效应,其中正经济效应包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避政策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促进时外直接投资等。在对贸易摩擦正经济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正经济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中国从日本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和特点,并结合反倾销案例分析了反倾销措施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效应,抑制乃至消除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自然禀赋各异.相互投资能实现各国优势要素的优化组合.CAF-TA的建立,区域内梯级产业分布、各成员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政策、经济互补及CAFTA建设预期等使区内对区内各国FDI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而关税壁垒差异、规模经济、政策效应、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效应等也将使区外对区内各国FDI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但是由于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FDI来源国相对集中、中国区位优势相对显著等原因,区域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转移效应.尽早签订中国-东盟相互投资协议,在各成员国共同的经济空间中,投资自由化可以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趋利弊害的重要手段,各国将可能从整个区域的共同空间来考虑投资问题,实现投资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欧元的产生是世界经济与货币史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它将向美元提出强有力的挑战。欧元的启动既对中国带来正面效应,又将给中国带来负面效应。为克服负面效应,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外贸策略和金融、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0.
碳税政策效应理论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外有关碳税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分析了碳税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分配效应和福利效应,并比较了碳税与能源税、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在碳减排效果和政策成本方面的区别。本文分析表明,中国要实施碳税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现有研究成果,并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作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碳税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自身的多重效应,又要仔细分析它与其他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关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经济自由主义者推崇自由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干预经济的种种观点,但是近年内一些西方学者就纠正市场失灵,增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等角度,阐述了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中所具有的有效性,产业政策也由此在现代全球经济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各国运用产业政策的实践,笔者认为,综合运用各种旨在促进一国能力建设,提高该国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政策将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所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它会对一国的经济金融形势产生严重影响,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政府的财政税基遭到削弱、汇率波动频繁、国际收支失衡、减缓甚至阻碍该国货币的自由兑换进程等。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的强烈升值预期,我国出现了人民币正在逐步替代外币美元的反向货币替代现象,同样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冲击。本文首先从货币替代的定义、形成机制、经济影响、防范风险的对策等方面对国外文献进行了理论综述;然后,分析了国内学者对货币替代理论的研究,特别研究了我国在目前背景下出现的反向货币替代现象;最后在对国内外货币替代理论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碳税对我国的影响及其政策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氧化碳(CO2)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GHG)之一。温室气体的减排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碳税常常被认为是成本有效的碳减排政策工具,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征收碳税或能源税。文章介绍了碳税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一些国家的征收实践,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一些学者关于实施碳税对温室气体减排、对经济和能源系统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对碳税制度的政策响应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last decade many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CEE) countries experienced strong foreign capital inflows. Slovenia was one of them. Sources of inflows in Slovenia changed radically, even though privatisation-driven inflows were absent, in contrast to other CEE countries. Since such inflows could have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some policy measures were take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mpirically tested assessment of policy for adjustment to surges in capital flow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Speculative reversals, a decline in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loss of control over the monetary base and inflation are just some of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that can be provoked by surges in capital flows if the economy suffers from fundamental sectoral deficiencies.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lovenia quite successfully mitigated the listed effects of excessive foreign exchange inflows.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adjustment methods succeeded in preventing the still vulnerable economy from suffering a major financial crisis and nominal currency appreciation (which was not the case in some other CEE countries) although there was some real appreciation.  相似文献   

15.
利用NK-SVAR模型就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弱.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强于扩张效应,这表明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  相似文献   

16.
As the biggest carbon emitter in the world, China is facing tremendous pressure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its 2020 carbon intensity target and is actively taking part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some of the climate burden-sharing proposals raised by Chinese scholars to shed some light on China's perspective on the post-Kyoto climate architecture. Then we summarize China's current pollution abat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and analyze some potential policy instruments for China to reconcile its fu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mitigation, as well as some practical design and enforcement issues to be considered for the near term.  相似文献   

17.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对称与非对称性研究,近年来在国外金融界十分关注。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和治理经济衰退的效果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运用效果及特点也有明显差别。KimD .H .( 2 0 0 2 )使用Hanmilton( 2 0 0 1 )提出的浮动法,分析了美国的货币政策。他得出的结论认为,1 979年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效果不对称,而在其后这一特征则不够明显。Bruinshoofd和Candelon( 2 0 0 4)使用STR模型和LM统计量检验了欧洲几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效力,却得出与美国几乎相反的结论。那么,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是否具有对称性,目前还未见到相关的报道。本文采用LSTR模型和LM检验统计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1 993年第1季度至2 0 0 4年第2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面对经济衰退,新西兰以气候变化为契机,近年来,加强了对创新政策的调整力度,包括修订温室气体排放立法和政策目标,评估研发创新政策,修订《资源管理法》鼓励投资,重新规划宽带网的设施建设,创建优势领域研发平台,投标参与大科学研究项目,在转型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根源在于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简单的债转股虽然可以在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将使国有企业不健全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只有将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 ,才能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避免其消极影响 ,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债转股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 ,而不是让国有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相似文献   

20.
师博  常青  张良悦 《技术经济》2022,41(8):1-10
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联动性。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肇始于信息化,并在政策领域、政策重心和政策目标上展现出3维演进特征。2000—2012年数字经济发展呈“理论跟着政策走”的趋势;2012年党的十八之后,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等热点理论研究开始引领政策实践,二者间的互动更为积极有效。文献计量结果显示,党的十九大之后数字经济词频数达536,是2013—2017年的16.75倍;中心度也由0.18上升至0.32,数字经济研究的关联性和拓展性显著增强。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是研究领域的关键节点。结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演进和理论研究脉络,可以展望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及数字金融会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并且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安全将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数字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聚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