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包含环线型、网络型、社会型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的价值链形态,产业价值链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不同形态的价值链。技术和市场是产业价值链实现高水平成长和演化发展的核心驱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应以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依次培育三种不同形态的产业价值链,同时以强化"链内"技术创新和区域内循环市场为主导,培育均衡发展的驱动力,规避"政策依赖陷阱"和"双重低端锁定"的受控制地位。  相似文献   

2.
异质性大国价值链重构是涉及多区域、多产业的系统工程。基于国家价值链综合指标体系和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从区域与典型产业层面对国家价值链空间形态的研究表明,我国并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国家价值链呈现地理邻近性与空间相关性,西部具有主导部分优势产业价值链的能力与东部价值链引领作用尚不突出同时并存。异质性大国价值链重构策略为:以城市群城际价值链培育扩展国家价值链,创新区际产业对接模式,统筹推进东部价值链治理能力提升与中西部产业主动升级,探索多元化国家价值链构建模式与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在于完成产业由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东部地区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通过完成产业结构转移和产业升级来构建国家价值链。国家价值链可通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橄榄型"社会和缓解城市病来促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4.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商务成本与学习曲线的视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在通过承接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缩小地区差距的双重任务。全球价值链模式产业转移内涵的作用机理,使其成为中国完成双重任务的出发点。本文就此指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能否实现取决于两地商务成本结构的对比。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则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摆脱低端锁定和区域发展失衡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5.
推动产业集群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是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等理论为中国构建产业集群升级多元化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比较全球价值链、国内价值链、区域价值链剖析产业集群升级机制与效应的异同,提出基于竞争力、价值链嵌入的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多元化路径,认为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跨国企业或"隐形冠军"等是实现不同价值链对接的重要抓手,并仍然需要深入关注产业集群发展效应、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发展、区域一体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将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模式从"汗水经济"转变为"智慧经济",以摆脱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困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以我为主"、包容性区域价值链的背景,并重点对区域价值链构建的策略、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及产业升级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双向嵌套"、开放型价值链体系,区域价值链在加快中国产业高端攀升、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发展和推动公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多元价值链链接者的中国,应积极培育全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带动更大范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序引导多重市场融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产业属性决定国内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分工地位,产业国有比重越高越有助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产业资本劳动比提升嵌入位置却恶化分工地位,产业规模对分工地位没有显著影响;区域FDI导致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增值能力弱化,区域创新投入强化产业直接价值增值、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价值链嵌入位置,但二者与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系均不显著。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选择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是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扬  解柠羽 《经济纵横》2013,(6):58-60,124
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自主创新能力缺失是当前外向型产业集群面临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利润水平逐步降低、隔层化陷阱的放大、本土关联产业体系的断裂及国际竞争的加剧严重影响了我国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应鼓励本土企业间并购,夯实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基础;引导本土龙头企业构建国内价值链,培育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土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外向型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构建创新网络,畅通外向型产业集群企业学习渠道。  相似文献   

9.
赵晓斐 《当代财经》2024,(3):111-123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立足国内市场推进国内生产分工纵深发展是我国经济攻坚克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制造业数字化视角研究省际产业联动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数字化显著提高了省际产业联动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明该结论稳健有效。第二,制造业数字化主要通过降低省际中间品贸易成本和提高省际调出技术复杂度两条途径促进省际产业联动。第三,从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视角看,制造业数字化既加强了省际产业联动的集约边际,也拓展了省际产业联动的广延边际,尤其对跨区域广延边际的成效显著。从区域战略视角看,东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效应并不显著,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能促进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根据研究结论,应充分考虑各区域产业联动的内在逻辑,合理进行制造业数字化布局,强化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包容和优质的制造业数字化体系,带动各产业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国内大循环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嗣明  童欢  徐慧 《经济评论》2007,148(6):133-139
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自然转移,但这种现象并未出现。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制度、市场等环境差距悬殊,致使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推进力量小于制约力量,因而这种转移目前还不可能大规模地自然演进。为此,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应该是:顺应这种客观现实,一方面继续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增强整体实力,也使国家有条件支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改善经济环境,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也要依靠发展旅游业等其他途径大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冲击,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的速度与规模都有待提升,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商务成本、产业配套能力和投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央政府应加紧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对区域产业转移加以引导和协调,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以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优化投资环境,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分工为逻辑起点,构建分工——市场——制度(DMI)模型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指出当前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问题是:分工价值链低端状态与国内区域分工趋同导致分工锁定;国内市场分割与无序竞争导致市场锁定;社会资本价值的低端化、企业家创新功能缺失与政府职能错位等导致制度锁定等。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分工优势、市场优势与制度优势,分别进行产业组织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制度框架升级,是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不仅有诸多国际产业由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而且有大量国内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西部地区把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视为实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产业多样性来提升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产业多样性的发展路径,培育和提升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就是要在西部地区依托城市增长极构建空间关联紧密的多样性产业体系,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推动西部地区产业多样性发展,应从打破地域分工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西部经济中心城市构建区域增长极、完善与东中部地区互通互联的交通运输体系、积极培育和完善西部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促进产业分工深化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由内生力量推动为主导的区域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提升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对于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30个省份(市、自治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到国内价值链分工参与度及前向、后向参与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促进前向和后向分工协调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技术促进、规模经济和消费升级效应对国内价值链分工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地区、上游分工环节以及制造业行业价值链分工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区域发展失调、价值链分工上游垄断下游过度竞争以及制造业技术水平不足等情况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严立刚  曾小明 《经济地理》2020,40(1):125-131
人力资本对产业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高低有别。因此,从人力资本空间差异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与产业空间转移的关系,可以为我国东部产业难以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和收效甚微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一种理论解释。基于城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人力资本份额增加能够有效促进地区产业份额增加,在解决了人力资本与产业空间分布的反向因果关系后,人力资本促进产业集聚的作用仍然稳健。在人力资本仍集聚于东部地区的情况下,东部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自然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应将人力资本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部分,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效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因区域产品内分工变化而引发的产业转移是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也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再配置的体现。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特征和特殊条件,使得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形成新的影响。中国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延伸,因处于大国综合特征的环境下而表现出多梯度空间纵深、大市场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配套和区域政策干预的特征。结合中西部要素结构的动态变化,利用好国际区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态势与承接的竞争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琪 《经济地理》2014,(3):91-97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下,我国新一轮区域产业转移渐成规模,并呈现出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较为明显的梯度性态势,由此也引发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1年我国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把这些地区划分为强竞争力、较强竞争力、中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和极弱竞争力5种类型,且竞争力布局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区域圈层性等特征。顺应区域竞合关系的演变,探寻优化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理论上讲,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将促使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中并未形成明显的产业转移。影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以及体制转轨时期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保护。目前,有助于这种产业转移的有利环境正在形成,但仍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