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后的银行信贷对策●杨磊连才文斌为使银行信贷资产能在国有企业进行债权债务重组后得到保全,应本着积极参与,落实债权债务,确保信贷资产安全的原则,积极实行银企同步改革,从而加速银行的商业化进程。1、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把落实企业重组后的债权债...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银行信贷资产出现损失的情况比较严重.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主要表现1、一些企业乘产权制度改革之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逃避银行债务,悬空银行贷款.例如我省某市一家电视机总厂由于产品不适应市场需要.产品无销路.濒临倒闭,于是另建一家电子实业公司,自分家之日起.前者将用银行贷款购置1亿多元的固定资产设备折价600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后者,银行贷给电视机总厂的贷款被基本悬空.2、转移信贷资产,逃避银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严重扭曲、破坏了市场信用 ,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本文着重就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如何消除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郑金波 《经济师》2001,(3):163-163,165
最近几年 ,在深化企业改革 ,明晰产权关系的过程中 ,出现了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 ,严重扭曲或破坏了市场信用 ,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本文试就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并提出如何消除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对策、建议。一、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1、债务主体虚置 ,悬空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 ,把原来的老企业化整为零 ,变成多个核算单位 ,分流企业资产 ,致使真正承担银行债务的老企业成为“空壳” ,具体表现在 :企业承包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落实…  相似文献   

5.
杨毅 《经济纵横》1998,(12):65-65
近几年,银行为保全信贷资产所收得的抵押物和偿债物呈上升趋势,使银行信贷资产蒙受很大的损失。然而,收入抵贷实物在变现前后如何缴纳税费问题,很大程度上困扰了银行信贷资产保全工作,进一步加大了银行资产的损失。一、问题的提出银行收得抵贷实物是为保全信贷资产不...  相似文献   

6.
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信贷资产如何保全燕泽英王俊川目前,企业改制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但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兼并、破产、合作、合资、租赁、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重组时,借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国家信贷资金大量流失。因此,资产保全问题,已...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形式多样 目前,一些企业借企业改革和经营形式重组产权变动之机,随意逃避、架空、弃置银行贷款本息的倾向十分严重。据晋冀鲁豫4省12地市工商银行“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研讨会”调查统计,截止到1994年9月底,晋城、长治、邢台、邯郸、菏泽、聊城、安阳、新乡、焦作、开封、濮阳、鹤壁12地市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达185601万元,占12家工商银行信贷资产总额的6.96%,有的地市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高达15.68%,银行的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威胁,国有资产损失呈刚性扩张。从企业  相似文献   

8.
银行的企业债务损失,是我国银行不良贷款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自由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契约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银行的企业债务损失不可避免。校正市场缺陷,需要依靠必要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约束。监管的加强和提高发放贷款的谨慎度,属于宏观层面的适应性反应,在导致企业债务损失的微观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的情况下,对于防止银行的企业债务损失意义不大。目前,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是解决企业债务损失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崔学敏 《经济师》1999,(12):92-93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目前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行逃废债务之实,使大量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信贷风险日益恶化。带着这一问题,最近笔者对靖宇县国有企业改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基本情况据调查,截止1999年6月末,全县实行改制的国有企业共16户,其中破产14户,其他形式改制2户。改制前16户企业帐面资产总额为22961万元,负债总额19519万元,资产负债比例达85%,其中破产企业帐面资产22128万元,负债8518万元,其他形式改制企业资产总额833万元…  相似文献   

10.
防止企业改革过程中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潘齐鸣当前,企业制度改革和转换机制正在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一些企业利用企业制度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相关措施不配套、不完善之机,借破产、兼并、改租、承包、租赁、合资和分立之名,转移企业资产,悬空银...  相似文献   

11.
赵秀江 《经济论坛》2002,(13):53-54
目前,不少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信贷资产大量流失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失实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策略上必须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一、遏制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经营策略 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建议尽早出台与《破产法》《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充实维护银行债权的内容;补充约束借款人、逃债责任人行为的法律条款;明确地方政府、执法机构、有关单位和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存量中,有些资产存量已被悬空,一定程度上困扰着银行业的正常运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信贷资产悬空现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裂变式嫁接,悬空银行债务。在利用外资嫁接过程中,个别债务多的企业,不是为了真正搞活企业,而只是把原有企业中的厂房或部分车间从老厂裂变出来,并把流动资金和有效固定资产划入这些厂房或车间,然后再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而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准确地对所得税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奠定了基础。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者在资产、  相似文献   

14.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成因及对策王丽香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经营效益下降,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银行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成因一、企业效益普遍低下。近年来,国家和...  相似文献   

15.
朱秀福 《经济师》1997,(8):44-44
银行如何面对企业破产●朱秀福近年来,企业破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企业破产给社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企业破产浪潮,银行作为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既要支持配合企业搞好优化资产结构的改革,又要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贷款风险,肩负的任...  相似文献   

16.
金融摩擦在金融产品定价、政府和中央银行平滑经济周期波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献将BGG框架的企业融资需求摩擦和GK框架的银行信贷供给摩擦整合到一个框架中,对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资源的战略优先配置问题。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发现:(1)针对中国问题的含有金融供需摩擦的理论模型,其结果的矩吻合匹配较好,且部分指标结果优于Kirchner&Wijnbergen(2016)的框架。(2)银行信贷供给摩擦下,财政刺激效果低于无摩擦的情形;而企业融资需求摩擦下,财政刺激效果高于无摩擦的情形;对比两者,银行信贷供给摩擦下的财政政策乘数较小。(3)支持财政扩张的债务是否影响银行资产配置已成为"通过居民发债扩张"与"通过银行发债扩张"两种经济刺激的关键差别。(4)经济下行背景下,短期内财政援助银行更占优。长期内,当政府债务负担较低时,财政援助银行更占优;当政府债务负担较高时,财政援助企业更占优。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影响企业相关各方利益,尤其影响银行资产的保全与增值。分析了企业改制对银行资产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防范治理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以最大限度维护银行资产债权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陶锦莉 《经济师》2000,(8):124-125
1999年 9月 ,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对国有企业的高负债 ,决定采用金融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债转股 ,以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负担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金融风险。所谓债转股 ,实际上就是将国有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转换成股权 ,同时为了避开“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企业投资”的法律规定 ,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都挂牌成立了具有法人地位、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 ,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开来由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管理 ,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新股东 ,而企业由债务人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的公…  相似文献   

19.
刍议防止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谢文欣,李林,李秀良努力降低经营风险、全面提高银行俯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当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然而,近几年来,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在大幅增加的同时,其质量却有所下降,据我们在调查统计,截止1995年6月末...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普遍使用,大部分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库存金额较大,有的企业达到几千万,甚至超过亿元。为了更好的使用银行承兑汇票,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各企业应重点关注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与管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上,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防范银行承兑汇票使用与管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