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004年1月6日,《科技兴农奔小康丛书》发布会暨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农业部副部长张宝,中宣部出版局、宣教局和农业部所属单位以及新华书店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张宝副部长对丛书的出版——中国农业出版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强化服务“三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江苏作为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有可能也有必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要前提。要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进一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三农”应该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并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促进公…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必须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并同时提出,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战略机遇期的这一战略任务。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告诫全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温家宝总理同时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是一道绕不开的历史难题。在我国。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时节如流。而今。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第二个五年已快步走来。站在“十五”与“十一五”相交的历史门槛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们应该不难发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这道历史难题已经开始并仍将加速破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城乡统筹战略与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经济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政治、文化层面,但基本问题还是经济问题。要破解“三农”难题,走出农业发展的困境,必须从实际出发,站在“三农”之外,重新认识和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运用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两种手段,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应该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脉相承的。因此,研究城乡经…  相似文献   

7.
沈志忠 《中国农史》2006,25(2):143-144
万国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历史学家,中国农业历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万先生自1920年于金陵大学农科毕业以后就涉足农业历史研究,并于1924年担任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主任,系统搜集和整理农业历史资料。1955年,农业部批准南京农学院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万先生被任命为第一任研究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在农业历史文献整理和农业历史研究等方面,工作蓬勃开展,硕果累累,成为国内公认、享誉国际的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紧随解放思想的春风,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上海农村经济》杂志与"三农"工作同行。《上海农村经济》杂志是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的会刊。1981年创刊,在摸索经验的基础上,1982年作为正式内部刊物,按季出版。1985年改为双月刊公开发行,1993年改为月刊。2008年,杂志成功地进行了改版,步入了期刊标准化行列。199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农经核心期刊,1996年被中国农学会,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评为全国农业优秀期刊,2005年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相似文献   

10.
<正>继中国农业黄金十年之后,进入2014年,可以说,我们又迎来了一个三农发展新的春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一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内容,加快城镇化进程,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的,发展战略也应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重大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体现。笔者认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不会是东部地区,也不会是城市郊区,而在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如何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全社会都应该给予高度关注。青海农村发展现状分析从总体上看,目前青海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上,贫穷落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从2004年全省农村全…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县域经济作为全局经济发展最基础的单元,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扭住“发展”、“和谐”两大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不断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能养活多少农民?——21世纪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关注一个农民可以养活多少人 ,关注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也关注提高土地生产率。原因很简单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既依赖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应的持续增长 ,也依赖从农业向其他部门转移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各种资源 ,因而依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同时 ,过去由于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农产品供应不足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增加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应就能增加农民收入 ,因而农业、农民、农村 (简称“三农”)问题是统一的 ,与农业部门被赋予的“基础”地位或职能也…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的一着妙棋,是把“三农”发展引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导航明灯,是破解“三农”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组合重拳。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发挥好十个作用:(一)强化规划引导作用。规划是龙头,是新农村建设的航向。建设新农村,必须首先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只有抓好规划,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国家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大规模衰败或者消失。村落的不断消失或许不可避免,但其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却不能任其消亡。在2014年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包括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刘建在内的11名市政协委员联合提交提案,倡议开展村志编修,承续乡土文化。一、新农村建设呼唤着修编村志2014年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任务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  相似文献   

18.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今年中央财政用于"…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4年第八期“张郭崛起”专题报道了泰州市张郭镇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江苏省委党校和泰州市委在南京联合举行了《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张郭研究》座谈会。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在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对农村全面小康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研究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