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截至2010年,我国丁辛醇产能为148.5万吨/年,但表观消费量超过200万吨,企业纷纷上马新建或扩建装置,当年新增产能52万吨/年。我国丁辛醇产业已步入高速扩张时期,多套项目仍在建设中,预计2011~2012年总产能将增加109万吨/年,达到250万吨/年,国内产品自给率将显著提升,新装置的投产将打破丁辛醇市场卖方强势的局面。随着丁辛醇行业投资增加,需求增长放缓,市场供需格局将趋向平衡。大批丁辛醇装置的投产,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规模偏小、能耗物耗高的落后技术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郁红 《化工管理》2014,(7):51-51
继2013年12月份青海五彩碱业公司及江苏实联化工公司各100万吨/年的纯碱装置开车后,到2013年年底国内纯碱产能已达3100万吨,严重过剩。2014年,在下游需求及出口没有明显利好的情况下,由于产能还将有所增加,国内纯碱市场仍将延续2013年的疲软态势,难以走出价格低迷、产能过剩的阴影。  相似文献   

3.
行业资讯     
<正>国内首套自主研发双氧水制环氧丙烷装置在岳阳建成7月25日,中国石化"十条龙"重点攻关项目、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双氧水制环氧丙烷装置在岳阳市长岭炼化建成。项目设计产能10万吨/年,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创造销售收入超11亿元。环氧丙烷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纺织、日化等行业,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双氧水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丙烷是一种新兴的清洁生产工艺,与氯醇法等传统工艺比较,具有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基本无工业污水排放。在外国少数公司实行技术垄断、引进难度极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3年底,世界丁基橡胶总生产能力达到151.6万吨/年,消费量115万吨,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家。未来多套新建扩建装置建成投产,亚洲或将成为主要生产地区。截至2014年9月,我国丁基橡胶的总产能为26.25万吨/年,预计到2018年将超过70万吨/年,成为世界重要的丁基橡胶生产国家之一。我国汽车轮胎发展迅猛带动丁基橡胶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丁基橡胶产品发展前景看好。但产不足需现象存在,每年进口量不断增加。未来在保证现有丁基橡胶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发丁基橡胶新产品,完善卤化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加快扩能建设,尽快占领国内市场是我国卤化丁基橡胶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日本石油(NOC)8月底将其位于Mizushima的一套芳烃装置停车,进行机械检修。该套装置拥有产能为9万吨/年纯苯、4万吨/年甲苯和2万吨/年溶剂级二甲苯。此次停车,将使其9月份在现货市场没有纯苯可以出售。据了解,NOC一般平均一个月在现货市场上会有三批货物出售,总共9000吨左右。  相似文献   

6.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丁腈橡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4.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0万吨,届时世界总产能将达75万吨/年,供需基本平衡。我国丁腈橡胶产能约6万吨/年,供应缺口较大,进口量占消费量的七成左右,随着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新建5万吨/年装置的投产以及申华化学工公司计划的3万吨/年、蓝星石化天津公司计划4万吨/年装置的实施,预计到2012年,我国产能将达到约18万吨/年,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市场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7.
春耕正从南至北铺开,国内钾肥生产和销售进入了旺季.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国内生产企业扩产、运输渠道通畅、进口稳中有增,今年国内市场钾肥货源比去年显得充裕,价格将有所降低. 专业人士分析,今年国内钾肥市场货源充裕,一方面由于青海、新疆产地的产能扩张和发运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国产钾肥产能扩大,流入市场顺畅;另一方面是由于进口钾肥资源增加,进口价格降低. 记者从国内主要钾肥生产厂家——青海盐湖集团了解到,2012年盐湖集团生产氯化钾250万吨.今年该公司新建的一套装置将投产,年产能将再增加100万吨,年产量可达300万吨.冬季盐湖生产受季节影响,有几个月的停产期,市场这段时间的供给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甲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为35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092万吨,然而,产量仅为1574万吨,装置开工率仅为45%,进口量达529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甲醇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而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年,届时产能将过剩1000万吨左右。考虑到中东廉价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国内甲醇过剩量将更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建议:1)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2)推进甲醇燃料合法化,消化过剩产能;3)在沿海地区发展甲醇制烯烃产业,以减少进口甲醇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供应持续紧张 我国丙烯主要来源于石脑油蒸气裂解和催化裂化,2008年合计产能约554万吨/年.目前国内有乙烯联产丙烯企业20家,2008年丙烯产能为400万吨/年,产品基本以自用为主.我国催化裂化丙烯产能约154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山东、东北、西北等地,其中山东地区催化裂化丙烯产能约占全国催化裂化丙烯总产能的62%,且厂家较多,产品外销量较少.预计到2010年,我国乙烯联产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722万吨/年,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1080万吨/年,乙烯装置联产丙烯占丙烯总供给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崛起,甲苯的产销能力也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甲苯的产量191万吨,同比增长12.4%,表观消费量256.3万吨。预测2014年我国甲苯总产能将超过750万吨,需求达到590万吨。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逐渐平稳,国内甲苯市场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市场份额重新洗牌。我国甲苯产能和产量虽在增长,但供应量因调油比例的增加或一体化装置的改建、扩建而分流部分产量,进口货源仍给予补充缺口。消费结构中,随着经济发展调油和歧化方面所用甲苯量逐年增加,也不乏甲苯制TDI等新增消费热点的扩充。下游领域不断扩大、消费随之增强,我国甲苯市场未来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周娜 《中国石化》2014,(8):39-41
<正>2014年下半年,国内聚酯产业依然处于周期低谷,PTA以及聚酯产能的过剩,或成为制约行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国内聚酯产能继续增长。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逸盛海南、古纤道、新凤鸣、安阳化学、桐昆、盛虹、三房巷等9家企业,共计11套新装置投产,累计产能达250万吨以上。截至2014年6月底,国内聚酯年总产能已经突破4500万吨。在产能基数庞大的背景下,聚酯市场需求增长却不及预期,终端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明显减缓。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1~6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纺织》2004,(12):48-48
"截止目前,国内已建成聚脂装置24套,形成产能400万吨;有20套聚脂成套装置正在积极规划建设当中,预计将形成产能370万吨.""从2000年底第一套国产化大容量聚脂装置建成投产至今,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聚脂产量已达几百万吨,国产聚脂装置的研制开发,对我国聚脂化纤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1年底,世界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34.7万吨/年,消费量为121.5万吨,预计到2016年产能将达到约200万吨,消费总量也将涨至152.6万吨。亚洲地区仍将是未来新增产能的主要集中地以及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截至2012年10月,我国乙丙橡胶生产能力为4.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4.3万吨,国内产量很少,进口依存度很高。鉴于巨大的供需缺口,乙丙橡胶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6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5万吨,供需矛盾将极大缓解。但随着今后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我国乙丙橡胶产能将出现过剩,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正三足鼎立只暂时存在于国内新产能增加过程中,最终结局可能是国有和民营两强相争—国企炼化一体化优势和民企规模技术优势相抵。2019年1月,大连450万吨/年芳烃装置建成投产,其对二甲苯(PX)产能是之前居亚洲第一大芳烃20多年的扬子石化的5倍。到2020年,国内新增PX产能将达到2100万吨/年,总产能3370万吨/年,实际产量与2850万吨/年需求量基本相当。这或许是国内PX产业格局调整竖起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之而来的是超过55%的进口逐渐被挤出中国市场,国内PX市场竞争将复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苯胺项目已呈现大型化、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态势,2012年国内苯胺的总生产能力达296.5万吨/年。虽然产能已经过剩,但未来几年仍有不少新建或扩建苯胺生产装置投产,且大多与下游装置配套,预计2015年我国苯胺产能将达约430万吨/年。近年,苯胺的表观消费量也在稳步增长,2012年达到171.9万吨,但鉴于未来苯胺下游需求增长有限,需求增速将远低于产能增速,到2015年苯胺需求量约为210万吨。产能的大量扩张将进一步加剧国内苯胺市场的竞争。配套建设规模化产业链相关装置,重视苯胺下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是我国苯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为976.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西欧及东北亚国家。亚洲地区因需求增速较快提振了产能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环氧丙烷总产能将突破1300万吨/年,亚洲地区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总量近一半。截至2013年底,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达到211万吨/年,同比增长12.2%;产量约166万吨,同比增加13.7%;进口量下降较为明显,供应缺口仍存在,市场整体呈供小于求的局面。预计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下游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总消费量在247万吨,产能将达267万吨/年。随着国内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等项目的大量投产,丙烯下游衍生品的产能增幅将远大于需求的增量,环氧丙烷市场也将进入产能过剩的行列,走势低迷将成为2014年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亚洲纯苯扩产200万吨/年以上,亚洲供货充足导致美国对欧洲原料的需求正在减弱,世界纯苯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化。预计未来纯苯需求增长不会太快,中国将是推动全球苯消费量的增长引擎。2014年我国纯苯产能达1038万吨/年,新增产能为155万吨/年。下游苯乙烯、己内酰胺、酚酮装置增长迅猛,纯苯产能产量的增加远不能满足下游产业链扩张的需求。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一路下跌,油头化工品遭遇巨大冲击,纯苯、苯乙烯、苯酚、苯胺等市场加速下滑。  相似文献   

18.
石油焦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用于制石墨、冶炼和化工等工业。2013年我国石油焦产能达11845万吨/年,同比增长7.3%,总产量2477.3万吨,中石化所属炼厂在装置产能、产量方面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石油焦总产量的54.7%。2013年我国石油焦表观消费量3169.3万吨,同比增长9.2%,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主要受焦化装置产能的扩建以及下游电解铝、玻璃等行业需求日益增加所带动。2014年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年,国家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环保、能耗、技术等方面要求将更加严格,而我国石油焦供大于求的局面或将持续,市场整体运行难度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12年,世界MDI生产能力达661.6万吨/年,其中80%用于生产聚氨酯泡沫。2012年,我国五套MDI装置总产能合计176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近30%。随着国内产能的陆续释放,我国已逐步成为MDI主要出口国,自给率也提高至96.2%。但由于全球经济恢复缓慢,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市场交易萎缩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世界乙丙橡胶总产能为154.6万吨/年,总消费量130万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乙丙橡胶生产国。未来五年,乙丙橡胶产量和消费量将稳步增长,亚洲将成为乙丙橡胶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乙丙橡胶产能为13.5万吨/年,产量只有2.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7.1万吨。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潜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今后几年我国将有多套新建和扩建装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8年产能将达89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35万吨,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环保化聚合工艺及环保型乙丙橡胶是未来乙丙橡胶生产和需求结构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