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单的价值判断并不能帮助我们认识非正规金融的作用问题,从这种组织本身的机制入手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具启发性。本文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履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极强的自生能力和可持续性。其政策含义是。压制、取缔非正规金融的行为不可取,强制性地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行为同样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是放松管制,引导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促成农村一体化金融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演进路径与政策规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二元金融结构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元 《商场现代化》2009,(30):89-91
在发展中国家或农业落后地区,普遍存在着二元金融结构,即一方面是以商业银行、地方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正式机构性的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则是以合作基金、信贷协会和私人放贷构成的非正式或非机构性的农村信贷组织和模式。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矫正市场失灵和弥补资金缺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指出现阶段规范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弥补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滞后,解决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融资困难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纵深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定方式灵活,区域特征明显,但缺乏法律基础。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具有经济、制度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具有组织方式、运作机制不规范,易发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等负面效应。因此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政府应明确合法地位,制定法规,加强监督和引导,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和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绝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取缔它,而应持辩证的观点,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传统观点认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金融抑制或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笔者认为,非正规金融的广泛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其运行机制契合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因此它并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相反它在我国农村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非正规金融应该进行依法管理,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和取缔。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应该形成一种竞争、分工、合作与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该文尝试性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非正规金融发展中出现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相应的规范化建议。这对逐步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非正规金融尽管处于非法地位,但随着正规金融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迅速壮大,并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提出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双顶 《商》2013,(7Z):99-99
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国家实施打压取缔的措施下仍然存在,而且不断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一员。作为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简单概述农村非正规金融,运用SWOT分析方法,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长期以来,正规金融安排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农村现实的金融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而非正规金融安排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很好地满足了农村现实金融需求,并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本文基于多层级选择理论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正规金融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在信息、担保、交易成本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对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村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非正规金融也有缺陷,应通过多种举措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闻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远远没有满足农村经济增长的需要.但由于没有考虑非正规金融因素.此结论并不一定表明金融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不适用性,相反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而这是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运用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论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有效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其次,阐述农村非正规金融能更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然后,基于重复博弈理论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低风险性。笔者认为应该取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抑制政策,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异常活跃,本文指出非正规金融兴盛是与其内生优势分不开的,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使自身更具活力,就应该借鉴非正规金融的可取之处,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岳嘉嘉 《北方经贸》2014,(12):183-184
在农村的经济和制度中,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是较为积极的;但是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中也会存在不规范的一面。所以,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要确定其地位,制定一套适合其发展的法规,使其在运行中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5.
韩悦  仲深 《商业时代》2015,(8):102-104
本文利用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是否具有减贫效应。研究表明,随着控制变量正规金融、财政支农、受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的逐一加入,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并不稳定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是显著的。可见,农村正规金融有利于减轻我国农村贫困,应该大力推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中的非正规金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出发,在农业保险、信用制度和与正规金融结合等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路径提出政府引导和政策选择的建议:制定相关法律制度,确立部分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村非正规金融调查研究》的调查结果,文章从微观的个人经济成本方面再到社会网络关系方面,最后到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三个层面解析农村地区农户及单个经济体借贷行为,以此来说明农户以及个体经营户在社会关系的作用下发生的借贷行为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资金配置网络,使得资金在该地区得以运用,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正规金融想要在农村地区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改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冯梅 《商场现代化》2007,(9):228-229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性相对较弱、贷款风险程度相对较小,其利率应低于高交易成本的正规金融。然而,众多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却显示着高利率的特征,本文从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三个角度出发,系统、深入地解读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率的成因,并由此提出帕雷托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金融制度不能满足农村金融主体对农村金融要求的形势下,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发展并壮大,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内生性的制度安排,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上具有制度层面上的合法性,但其在填补了其服务空缺的同时,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且会引发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