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用风险由主权信用风险与产权信用风险构成。主权信用风险与产权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理论"盲点",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博弈关系。"竞争性"与"同一性"同时存在于主权信用风险与产权信用风险博弈之中,适"度"的主权与产权风险对博弈"最优"是有利的。论文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博弈之"度"做了定量分析,得出当信用风险的总收益(R)小于总成本(C),信用风险则为适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中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本文从电子商务主体买卖双方的角度出发,针对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运用博弈论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完善信用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中的信用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和商务模式。信用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运用博弈的方法,对电子商务中失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一次博弈、重复博弈和有政府干预情况下博弈模型的分析,找出解决电子商务中信用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现代经营方式,连锁经营在流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连锁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连锁店的日益分散,连锁总部与加盟店之间的管理与协调变得尤为重要。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连锁总部与加盟店之间利益与权利的大小,研究了连锁经营中连锁总部与加盟店之间的产权决策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监督与被监督问题,提出连锁总部在加盟店持有股份的条件可通过降低监督成本,或加大对加盟店隐瞒收入的惩罚力度等措施,对加盟店进行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5.
信用的博弈分析及信用缺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的本质是契约关系,而契约的遵守是需要保证条件的,这种条件的实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主体方面讲,都显现出政府信用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信用主体的博弈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信用扭曲和信用危机等问题的根源是制度性的,提出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路径选择是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并就信用缺失问题提出了治理机制安排。  相似文献   

6.
重复博弈与信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娟 《商业研究》2005,(19):4-6
信用问题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学术界也从较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尽管如此,关于信用形成的完整机制并没有系统的论述。从重复博弈的角度对信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其形成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试图更全面地对其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企业产权性质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非国有企业较多的使用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非国有企业面临的金融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8.
信用缺失现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原则是市场机制的灵魂和基础.信用缺失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结果是社会交易成本不断提高.本文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市场交易人行为选择模式和外部制度环境两方面对信用缺失现象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信用本质上是信息传递的问题,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信用缺失是市场交易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解决信用缺失的基础在于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还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构建社会信用的技术平台;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构建约束失信行为的制度平台,营造公平竞争、诚实经营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B2C电子商务商城信用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洋  席志刚 《商业时代》2007,(27):81-82
本文首先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B2C电子商务商城中存在的访问量大但交易量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现有的模型只能让商城选择"不守信",顾客选择"不购买"。然后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并按照这两种方案把博弈模型由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改进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通过对改进模型的深入分析两种方案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的失信现象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信用社区 ,建立声誉系统、第三方信用认证系统、信用交易系统及惩罚补偿机制于一体的社区交易平台 ,不仅可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 ,也符合博弈理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制度是划分和界定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规则.它作为人们某种共同价值标准的物化形式,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伦理诉求.在对产权和伦理的内在关系、产权的人性基础、正义规则及其主体责任等方面比较全面深刻的解读后,发掘了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2.
论国有资产信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强  刘涛 《商业研究》2002,(18):38-40
信托作为一种为他人利益管理财产的高度专业化的财产管理制度 ,非常适合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在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中 ,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信托业务形式 ,可以有效的解决国有资产经营中存在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法保证 ,所有者缺位 ,政企不分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涉足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我国信托业有自身优势 ,但也存在不足 ,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产权市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产权市场建设和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文章认为,产权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市场交易主体的培育和规范,对交易客体的评价和确认以及交易中介的建立和规范等三个方面;国有产权出让具有一般性,它要求国家行为必须符合市场规则,也具有特殊性,是我国经济转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培育产权市场和规范产权市场等三重作用;国有产权存在、运作和管理具有双重目标,即赢利和宏观调控,两目标如何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不可同时实现时如何取舍等是现实的决策和操作问题;国有资产的评估价值只是交易价格的参考,资产值多少钱仅是评估问题,而资产能卖多少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国有资产产权瑕疵、职工补偿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等必须靠政府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产权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产权市场正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资本市场,它的出现和规范化建设必将为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新的出路.为民营企业购买国有产权提供通道,为外资进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而加快产权市场的招商步伐。完善的产权市场具有信息聚集功能、价格发掘功能、制度规范功能、中介服务功能,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产权市场存在机构定位模糊。法规不健全,缺乏一部统一的产权交易法规,产权交易不规范等问题,使得产权市场潜在的巨大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文章指出了我国产权市场规范化建设的成效和发展趋势,还提出了加快我国产权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CtoC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一个进化博弈分析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晓燕 《商业研究》2005,(6):179-181
CtoC作为一种用户对用户的电子商务模式 ,用户间信任关系的存在是使网站业务存续与否的关键 ,适用于大群体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进化博弈模型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要解决网上信任问题 ,一方面要建立网下的个人信用制度 ,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着力推行第三方认证 ,另一方面 ,可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 ,通过鼓励同城交易、代收款信用担保服务等方法增进用户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与产权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产权属性。合理的会计信息产权结构,有利于发挥产权功能,提高产权效率,减少会计信息外部性,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会计信息产权研究界对其产权属性及其归属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应以企业制度变迁为背景辩证看待其属性,深入理解会计信息产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物流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博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能取得的更好的效果而在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在物流联盟中建立信任关系十分重要。本文认为,物流联盟企业出于企业利益、企业生存发展等方面的考虑,企业之间存在信任关系博弈,通过重复博弈建立起来的信誉是企业联盟发展的价值资源;物流联盟成员企业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的合作方式下,把握市场脉搏,实现联盟企业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信托产生于英国 ,在英美法系中信托当事人在信托中的财产权称为“双重财产权”。我国在《信托法》中对信托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拟从实现信托的社会终极目标的角度认为信托财产权是独立于物权、债权之外的一种新型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9.
相关和自主的立体企业剩余产权--主体性的视角和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的企业产权理论所揭示的是相关性企业产权,是关于产权的一般规定和共性,是不完整的。企业产权必定具有特殊性,具有共性之上的个性和相关性基础上的自主性,尤其是从管理学和主体性的视角观察,必定会得出这样的认识和结论。企业产权的本质是相关与自主统一的主体性剩余产权,而且是一种立体结构,有企业契约、团队生产和管理、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等层面的相关和自主统一的主体性剩余产权。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典。它的作用:一是定分止争,通过确认物的归属,加强对物权的保护,达到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它与社会公众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被称为"公民财产权利保障书"。二是促进物尽其用,通过规范物权人的权利义务,为物权人充分利用财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鼓励权利人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扩展物业。它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是一部保障安居乐业法,也是一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