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三年来,全国的移动增值业务获得飞速发展,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在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大比拼。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支撑,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成了移动增值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中国联通为客户提供富有特色的移动增值业务服务,已成为联通抢占移动业务市场份额的利器。为保障移动增值业务效能、移动增值业务除在不断推出业务、完善各项网络服务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通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对增值业务进行业务管理和规范服务的重要支持作用。中国联通  相似文献   

2.
李敏 《中国电信业》2006,(11):56-58
彩信、彩铃、短信、网上游戏、在线视频……多姿多彩的增值业务正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也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移动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移动增值业务提供商日益增多,移动增值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种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在信息产业部以及移动运营商相应出台规范增值业务提供商经营时,在SP一片叫苦声中,公司裁员、倒闭不断涌现。这既表明我国现在移动增值领域出现的问题众多,也为移动增值业务提供商敲响警钟,移动增值业务领域规范经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SP如何突破经营的临界点,以求得持续发展,对于其自身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编按]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电信业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从电信运营主体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六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在电信业务方面,在固网通信领域,电信业务由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转变,宽带业务已成为固潮运营商的重要业务;在移动通信领域,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移动运营商在传统语音业务基础上,推出了许多移动增值业务,特别在未来3G 时代,移动增值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移动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我国电信产业从垄断发展到今天的开放竞争,在整个过程中,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也随之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具体可以分为独家垄断下产品导向的电信市场营销、多寡头垄断下的电信市场营销、开放竞争下以客户为中心的竞合营销。  相似文献   

4.
20年10月,中国移动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移动梦网(Monternet)创业计划”.积极与各类移动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SP)开展合作.为国内互联网企业走出网络泡沫、实现成功转型提供了契机,“移动梦网”模式为产业链的合作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之后.在“移动梦网”统一品牌下.基于短信、彩信、语音杂志、手机上网、百宝箱等各网络平台的移动增值服务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移动增值产业价值链各个相关方(如客户、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网络平台商等)的共同繁荣。截至2008年2月,中国移动接入的各类移动梦网SP数量已达968家(见图1)。  相似文献   

5.
短消息业务(SMS Short Massage Services简称短信业务)采用存贮转发方式,其承载通道为控制信令通道,故信息容量不大,一条短消息最多包含140个字节(160个字符或70个汉字)。在短信运营初期,运营商只提供移动用户间的收/发短信业务。严格地说,在这种业务模式中,运营商只提供端到端透明数据承载通道,供移动终端传输其应用层信息,故初期所提供的短信业务属移动数据基本业务。而后运营商和CP、SP合作,利用短信的承载通道开展了信息点播、信息订阅等信息(内容)服务,开创了移动数据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6.
如果评点2004年国内增长最快的电信增值业务,那么移动运营商推出的“个性化多彩回铃音业务(ColoringRingBackTone)”,即彩铃业务(注:移动称彩铃,联通称炫铃,为方便起见,以下统称彩铃业务)当为第一。在ARPU值日益下滑的今天,彩铃作为一项话音增值业务,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是继短信之后移动增值服务的又一热点,也是运营商除数据业务以外收入最多的亮点。在为提升运营商APRU值作贡献的同时,彩铃业务也给与之相关的SP和设备厂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但是,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市场背后,却是运营商为寻找新的市场亮点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彩铃业务的最早提供者——韩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SK电讯,曾经克服重重困难开发该业务的过程,正是对运营商业务创新理念的具体诠释。本文从研发和市场两个重要环节,分析了SK电讯是如何克服困难,把一个美好的创意转变成了一项受欢迎的业务。  相似文献   

7.
移动终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最为直接,其价格的高低、款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功能的强弱、操作的难易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运营商移动业务的发展以及用户对运营商的认知与评价。随着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用户对移动终端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随着语音业务的下滑,运营商越来越重视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市场上增值业务的种类日益丰富,而增值业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终端这个载体。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及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现有移动终端与用户需求以及移动增值业务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业务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SP前来掘金,SP数量急剧增长,截至到2004年6月底中国SP已超过9000家。正是由于SP的迅速崛起于危急关头拯救了一大批奄奄一息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了互联网盈利的黄金区域。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格局的变化,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深入,SP整合成为大势所趋,同时移动增值服务市场也将在监管、竞争与整合中逐渐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9.
数据业务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包括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SP)以及终端制造商等环节在内的产业链。本文旨在通过对DoCoMo推出的i-mode成功模式的分析,探讨运营商在经营数据业务产业链时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为我国移动运营商进一步发展数据增值业务、迎接3G时代的挑战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吴南晖 《当代通信》2004,(23):40-40
语音增值业务是2004年电信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运营商的新宠,但是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和竞争,传统的聊天、声讯类语音业务也难免陷入同质化的泥潭。在竞争日益加剧而特色业务不足的现状下,“彩色”业务阵营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新生力量?D?D“彩话”业务在2004年下半年逐渐浮出水面,让整个行业感受到了一股新鲜活力,并让增值业务运营商们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11.
手机支付既是移动增值业务的新成员,也是支付渠道和支付工具创新的新动力。自2001年广东移动推出“手机钱包”业务之后,手枧支付便开始进入中国移动市场。然而由于金融业和移动通信业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产业协调难度大大增加。手机支付如何协调发展?产业发展如伺协调?运营商在手机支付产业链中能否担当清算商身份?……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国外运营商发展手机支付的模式以及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出发,全面论证移动运营商进入支付清算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林延 《当代通信》2006,13(9):84-85
2001年开始,移动短信增值业务进入雪崩式的快速发展阶段,几乎所有的SP都赚得盘满钵溢,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依靠增值业务从濒临牌的险境奇迹般逆转,股价一路高歌,几大专业SP(空中、美通、华友世纪等)也得以陆续在NASDAQ上市。  相似文献   

13.
阿杜视点     
《中国电信业》2009,(9):8-9
“未来两到三年是3G在中国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工信部部长李毅中。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践。”中国移动应用商场正式开张、中国电信携11厂商成立双模终端联盟、中国联通发布iPhone事宜……最近一段时间,许许多多与3G有关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都有些应接不暇了。其中最让记者感兴趣的还是几家运营商最近在3G增值服务上频有大举动,颇有些内容应用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的意思。中国移动启动G3业务创新大赛,高调推动3G增值服务发展,还在分成模式、平台服务机制、申报方式和营销策略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将第一年信息费100%提供给SP,不计付出,建设技术、管理、运营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天翼”是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品牌,其与中国移动的3G业务品牌“G3”.中国联通的全业务单一品牌“沃”存在着差别。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最少.移动运营经验最缺乏.不利于企业追求规模化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3G和奥运的大背景下,信息通信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基本的语音业务费用单价也在不断下调,用户增长缓慢,各家移动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整体收入和ARPU值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运营总收入的增长率出现下滑。可以说,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期,通信市场面临赢利速度变缓、市场用户需求复杂化等压力,运营商自身业务遭遇发展瓶颈。在这种形势下,各家移动运营商迫切需要新的数据增值业务来抵消不利影响。这种发展现状不断地导向通信产业的发展从初期的数量扩张要转移到通信业务的质量提升方面,于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应用凸现重要地位的情况下,移动搜索业务脱颖而出。作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典型应用,移动搜索随着网络搜索引擎和移动通信的发展逐渐受到运营商和业内人士的重视,这种基于移动和互联网的搜索服务,其着力点在于提升消费者的现实体验,推进移动搜索新生活的发展。带着这样的光环,移动搜索登上了通信产业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6.
贾延萍 《当代通信》2006,13(8):36-37
近年来的移动通信市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升级为增值业务的竞争,运营商不断开发新的增值业务试图抢占先机。两大移动运营商竞相打出移动数据应用的大旗,固网运营商也在小灵通上开发了众多增值业务。然而众多增值业务功能多样,操作复杂,业务的服务性不易被客户所直观感知,缺乏说服力,客户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新业务的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电信市场饱和度进一步上升,用户发展趋缓,存量经营的重要性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运营商开始尝试体验营销的方式,建立一种“先尝后买”的营销模式,以便能够深入市场、贴近用户,以达到推广新业务,同时起到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提高用户保有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29日,中国联通推出“彩e”业务,标志着cDMA 1X网络正式开通、“联通无限”品牌正式诞生。“联通无限”是无线数据增值业务品牌,其下包含五大品牌:“互动视界”、“彩e”、“神奇宝典”、“掌中宽带”、“定位之星”。在飞速发展的通信领域,运营商推出一项新的业务品牌司空见惯,不必多加关注。但这次不一样,联通怀着“一切即将改变”的坚定信念推出了“联通无限”,其成功与否将影响到中国联通能否在未来的移动市场立足。那么,“联通无限”的市场前景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18.
数据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包括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SP)以及终端制造商等在内的产业链。本文通过对日本DoCoMo推出的i-mode成功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运营商在经营数据业务产业链时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为我国移动运营商进一步发展数据增值业务、迎接3G时代的挑战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发展战略比较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移动市场的两家主要运营商,由于二者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同,在业务经营、网络规模、经营特点等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的总体比较如表1:表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总体比较由于二者上述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战略也不同。2005年两家企业的发展战略比较如表2:表2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5年发展战略2业务发展比较☆主营业务比较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主营业务都是移动话音业务,主要分为预付费和后付费业务两类。业务比较如表3:表3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主要业务比较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业务是经…  相似文献   

20.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电信增值服务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运营商、咨询公司、政府部门和邮电大学的专家学者针对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演讲,本期《专题》编发了其中的四篇。 增值业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在我国从事增值业务的运营商除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等五大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外,还有4000多家中小企业,其中约有70%是民营或包含民营经济成分。2001年8月,信息产业部调整了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增值电信业务从9类增加到17类,在ARPU值明显下滑的今天,增值业务被看作是未来电信赢利的新增点。短信业务的成功.更证明了增值业务对提高ARPU值的有效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增值业务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开展,发表这些文章旨在开阔经理人思路,并希望通信企业从自己特殊的市场定位出发,携手共建增值业务的产业链,以迎接增值业务的春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