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是共和国成长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为两年之后中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提供了历史契机和重要条件。30年弹指一挥间,可是,正是在这一挥间,中国的巨大变迁却让世界震惊。当然,能够实实在在体验这种巨变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亲历过不知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看上黑白电视、第一次别上BP机、第一次用上电脑、第一次开上属于自己的轿车……不过,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改革,带给人们的并非完全是喜剧,不同人群社会位层的起落沉浮,让一部分人成了富人,另一部分人则相对成了穷人。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也随之拉大……  相似文献   

2.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也表明对此前30年追求公平.抑制效率的全面反动。但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是改革的全部内容,它不过是启动发展的火车头,先行一步,最终还是要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个人富裕了,不等于社会整体会自动富裕。缺少政府有意识调控,必然出现“马太效应”——富有的更富有,贫穷的更贫穷,社会将会更加失衡。从国际经验看.中国从去年起就跨入一个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社会阶层更分化.社会矛盾更冲突的时期(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阶段)。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形成一个共生、共荣、共赢的社会发展格局,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内容,且成为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六大重点之一。追求公平,首次进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视野,不能不说具有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2,(21):112-113
到米兰看家居设计展.在今天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米兰时装周。isaloniMlIan——米兰国际家具展.作为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家具展.与米兰时装周同样为7天的展出周期,所以又称米兰设计周。在它51年的历史里.中国人真正只参与了它“人到中年”后的最近十年。于是.在Rio镇上的Fiera展馆,黑发黄肤成为了醒目的主打观众群——米兰展上的中国人.为原先的热闹增加了另一种形式,“毁誉参半”的外在形象而值得被认真勾勒,这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种有环境需求的动物,需要环境里有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是建筑,将人类各种分散的社会生活归拢在一道道的围墙之内,固化了流逝的岁月.承载了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声音     
“构建和谐社会应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泉使富裕起来的人安心地把自己的资产和智慧投到再生产的发展中。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使中国更多百姓越来越富裕;使中国的穷人越来越少,使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生活有基本保障,而且每年的生活水平部有比较大的提高,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全国工商联九届十次常委会议期间谈到,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让“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的活力竞相进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经济》: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意义?郭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如果说七十年代末农村率先推开了我们中国改革大门的话,那么现在着手的新农村建设则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二次农村改革;如果说前者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  相似文献   

7.
吕途  王平 《走向世界》2008,(4):16-20
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热“闹”荧屏,让人再一次提到“鲁剧”这一品牌,而《闯关东》里经常说的一句“俺是章丘朱家峪的”,蓦然间让朱家峪这座“江北第一古村”闪亮在人们的视野。一时间,从旅游线路、景点建设、山东菜系、旅游工艺器等四个方面入手,朱家峪要被打造成“山东乔家大院”、“中国北方的周庄”。  相似文献   

8.
李连成 《发展》2003,(3):4-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主题,深得民心党心,顺应我国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小康”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追求的美好理想,是广大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热切向往、喜闻乐道的社会理想和与切身利益相关联的民族理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先后提出了“三步走”的中国现代化方略,在历史条件和理论内容上,既有一以贯之的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  相似文献   

9.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市场经济”这个词,第一次在共和国时代被鼓励去追求财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固有思维。2008年,中国已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正在继续大国崛起的神话。 30年,弹指一挥间。 从本期开始,我们与读者一起,回望这30年经济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变化--我们的集体回忆。  相似文献   

10.
从1993年开始.作为中国第一批做艺术博览会(下称“艺博会”)的策展人,董梦阳见证了中国艺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努力之后,他终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艺术,让艺术品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锁在保险柜里的“保值金条”。  相似文献   

11.
刘权  陈茂辉 《走向世界》2012,(21):62-64
对一座城市而言,政治让她稳健前行,经济让她活力张扬.教育让她撒满希望.文化则让她怀揣理想。 济南的城市名片上.镶嵌着诸多文化符号:“泉城”、”诗城”、”舜城”、”名士城”、”旅游城“……在这座城市的文化矩阵中,郭秀海和他所带领的百余名“济图人”正以“全天候”的饱满热情.浇筑着他们孜孜以求的职业理想——一座“书香泉城”。  相似文献   

12.
仲杰 《东北之窗》2010,(17):7-7
8月17日,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到机场迎接从玻利维亚归来的古巴派出医生。这是自今年7月以来,卡斯特罗的第11次公开露面。白2006年7月因肠胃出血接受手术后,今年已84岁的卡斯特罗近4年不曾公开露面,还把国家领导权移交给弟弟劳尔。在一些人眼里,他是“暴君”、“独裁者”,在另一些人眼里,他是“斗士”、“救星”……但不管人们怎么看他,这位年逾80的古巴领导人,即使主动放下权力,却注定仍会让世界牵挂。因为除了鲜明的个性,某种程度上,卡斯特罗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传奇。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关键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本世纪内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不仅仅是一次例会,而且是在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去世以后的第一次大会,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和策略性问题,在大会上给出明确无疑的解答。所以,尽管有极为辉煌的事件(香港回归祖国),也有极让人担忧的现象在蔓延(国有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乡镇干部在中国人眼里似乎成了招人嫌的对象,一些嘲笑的民谣也随之而来,什么“喝白酒、打白条……”什么“一天一只鸡,三天一头羊……”乡镇干部之所以成了众矢之的,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乡镇干部腐败或者工作作风粗野等原因,但乡镇干部直接与中国社会最基层的群众打交道也是一个直接原因。本期“公务员手记”记述的是两名乡镇干部的故事,也许通过他们的酸甜苦辣,我们更能读懂“乡镇干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次次激情握手,一次次深入洽谈,一次次科技腾飞……伴随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门的徐徐关闭。中国科技界两大盛会——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和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相继落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年来,中关村加快示范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依托每年一届的“科博会”和“京交会”,成功搭建起了示范区企业与社会各界交流沟通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牵手之后走向成功。激情的盛会让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号角吹得更加响亮,让创新的思想进发出更加耀眼的火花。本刊记者深入展会现场,让读者透过“两会”窗口,一睹中关村科技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新月 《走向世界》2014,(9):94-97
“上个世纪80年代,旅游就是‘奢侈品’,大多数人都只关心解决温饱问题。在我们年轻那会儿,能去北京,在天安门留个影就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了。去趟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呢……”退休教师黄女士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去北京旅游的情形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的8月1日是山东篮球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的上午,在济南一家酒店的小会议室里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老头”:略显秃顶的“寸头”,高挺的鼻梁,浓密的络腮胡只留嘴唇上边的那一部分,青春的下巴扯起腮帮上两道深深的笑纹,冷峻、狡黠而又踌躇满志。他就是山东男篮历史上首位外籍主教练利马斯。最近,这位屯陶宛老头成了山东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关于利马斯在山东男篮能否取得像桑特拉奇第一年在鲁能泰山足球队时那样的巨大成功,也成了大家日常谈论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8.
鲍航 《宁波经济》2007,(1):21-2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的名句正是今天杭州市的精美写照。金秋时节,人们在这里发现,西湖已经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重现“一湖双塔三岛三堤”全景图;展现出“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市区新格局;呈现出大运河“一馆两带两场三园六埠十五桥”的崭新面貌……这些胜景既是杭州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历史见证,也是近年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浮萍 《中国高新区》2009,(10):110-115
翻开60年的共和国历史长卷,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上,无不挥洒着科学技术的浓墨重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以替代地支撑了我们共和国的和平崛起。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60年筚路蓝缕,上下求索。从“两弹一星”到“太空行走”,从第一条国产地铁到动车组飞驰……,60年,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尖,在这条充满艰辛的科学探索道路上,敢为人先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18日.粉碎“四人帮”两年后.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这是一次拨乱反正,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盛会。如今,30年过去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人民从当家做主人,到走出国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温饱型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正在为全面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