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蓉 《北方经济》2014,(12):72-73
正一、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开始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世界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大量能源被消耗,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针对目前碳排放现状,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樊刚等提出了以最终消费来衡量各国的碳减排责任,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指出中国的碳排放实际是由他国消费所致,而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恰恰相反,所以应该平衡国际碳排放责任;朱江玲、岳超等研究了从1850年到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量,提出我国今后要进一步促进减排,推动产业转型;张志强、曲建升等以19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各省共有各类能源消费数据资料情况下,本文运用更为细致的化学原理进行了各省共同区间2000-2008年碳排放量的估算,通过引入碳排放泰尔系数定量衡量各省差异及波动特征,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等对于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碳减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1)我国近年来碳排放增长趋势明显,从碳排放总量来看,东中西部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从碳排放增速来看,东中西部比较接近,差异不明显。(2)基于GDP的碳排放泰尔系数表明全国碳排放的差异程度有较大的波动,在2004年左右差异达到了顶峰,泰尔系数大约在0.2左右,总差异较大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区域内各省差距的巨大波动所造成。第二产业GDP碳排放全国总差异值波峰出现的时间与总GDP泰尔系数相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各省差异对第二产业GDP碳排放泰尔系数全国总差异的贡献程度远大于各区域之间差异的贡献程度。(3)我国各省碳排放机制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惯性特征,上一期碳排放量对于当期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其系数为0.844。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产量对于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其弹性为0.081;能源消费结构方面,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极其显著,系数为0.189。煤炭产量对于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其弹性为0.016,煤炭资源禀赋对于碳排放影响明显。2000年以来我国碳排放与第二产业增长是单调递增曲线关系,碳排放量不仅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显著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以上重要结论为我国制订与碳减排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佳 《中国经贸》2013,(14):12-13
在应对气体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始了建设国内碳市场的全新探索。我国是以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为实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必须要控制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众多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传统能源企业将被纳入到未来碳市场中。碳市场的出现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是好还是坏,传统能源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寻找自身发展之路将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温室气体减排具有正的外部效应,若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各国政府是不愿单独承担减排责任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减排策略的选择进行分析,发现博弈的最终结果必将是碳减排时代的到来。然后通过对中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分析,对比中外的减排环境发现:减排理论的缺失,经济结构特征,能源储备和消费结构以及减排技术水平将成为制约中国减排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倒U型”发展趋势[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逐渐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开始趋于稳定且对我国碳达峰目标达成贡献逐渐下降。但是,当前我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对碳达峰目标仍具有明显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在这一背景下,需要以居民能源消费结构演变为切入点,基于长期能源消费变化趋势和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及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出居民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对碳达峰意味着什么、存在什么影响、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应对挑战、优化消费结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问题,这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祖增 《浙江经济》2010,(6):30-31
尽管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带着些许遗憾落幕,但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一致高度,为缓解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却渐行渐近。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作出碳减排的郑重承诺,被众多专家认为是国内“低碳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在国际国内加快向低碳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浙江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和环境压力较大省份,要不断增强省域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必须走出一条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关键在于降低能源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文章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各地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的特点,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角度出发,通过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拟实现不同地区能源强度改善和能源结构低碳化目标,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别选取GDP、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作为经济、能源和环境子系统指标,利用1995-2012年的数据构建了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7-2015年系统状况进行动态预测,并运用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到2015年,山东省GDP、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到碳排放均具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能源生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碳排放,而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应适当放缓GDP增速,并优化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继续强化实施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0.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消费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国内消费升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消费升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所在地区、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消费升级通过市场竞争效应、进口中间品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此外,消费升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制度环境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本研究拓展了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边界,对于我国如何在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联动和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和扩展的LMDI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市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宏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1989—2016年,上海市人均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总体呈较快上升趋势,始终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上海市碳排放结构从此前的煤炭、电力、煤气三大主体逐渐转变为电力、汽油、天然气;清洁能源的碳排放占比逐步提升;(3)上海市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收入水平效应和人口增长效应,而抑制因素依次为能源价格效应、能源技术效应、能源支出效应、消费意向效应,能源结构效应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本文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上海发展低碳社会、清洁城市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助长期能源规划软件LEAP软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四种基本情景下我国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模拟结果表明,第一,在影响碳排放的诸因素中,粗钢产量的增加是导致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效率的提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因素;第二,中长期来看,我国铜铁产业仍然有相当的碳减排潜力,且实现钢铁产业减排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钢铁产业未来节能减排的方向,同时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部门制定钢铁产业的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我国“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以2006—2021年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减碳和降霾协同减排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既能显著抑制地区碳排放,又能显著降低试点地区的PM2.5指数,实现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技术改造效应及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实现地区减排协同,同时市场化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政策的减排效果。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资源型城市的协同减排效应强于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以及各产业的碳排放数据,探讨出广州市发展低碳经济应采取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和宣传碳减排理念等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实施低碳策略,对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概括了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碳排放现状,结合油气处理终端现状,初步探讨了燃气轮机尾气余热利用的思路和方案,阐述了根据油气生产流程的需求和特点进行预热能量转化的路线,在减少高温排放和碳排放的同时,实现了减少天然气消耗、提高天然气利用率、增加燃气轮机发电功率等目的。结果表明,该研究为全面推动低碳策略在油气生产单位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统计分析2000-2011年上海市能源消耗数据的基础上,以Tapio脱钩弹性指标为手段,研究上海市2001-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1-2011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间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电力在大多数年份都处于弱脱钩状态,天然气则属于扩张负脱钩状态;产业结构中,第一、三产业都未能较好实现脱钩,第二产业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对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能源消费除了总量控制外,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和能源结构的高效低碳演进是节能减排最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evaluate how the standard and labeling program for energy efficiency reduces energy demand in an economy, we must know how many appliances work and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capacity develop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gram.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stock of air conditioners and its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apacity based on GfK market survey and collected data by auth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Japan has experienced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electricity demand from air conditioning overall in the economy. However, Thailand and China maintain their averag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levels, but are unable to reduce total demand. A study of the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labeling mechanism development and market outcomes reveals that Thailand and China fail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lthough the mechanism curbed the increasing inefficiency. This implies that China’s and Thailand’s mechanisms need to raise the upper bound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8.
殷建平  黄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68-171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期,陷入了极大的石油需求和我国油气资源先天不足的两难境地。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欧盟各国纷纷采取节油措施,但是其经济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我国应借鉴欧盟国家的发展策略。为此文章总结了欧盟的节油措施:直接节油举措;以气代油;发展核电和水电;其它的节油措施如产业结构调整等。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应该在政策上要有效地引导石油的节约消费、发展天然气产业和大力发展核能水电新能源以及要积极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等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要求企业必须进行节能减排,但节能减排会增加企业成本导致推行难度很大。文章分析了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经济学动因,并从博弈论视角解读节能减排能顺利实施的保障因子。文章提出,要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用市场机制引导转型、建立严厉的奖惩机制才是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根本关键。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既定目标。但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导致CO2排放总量同步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油气资源自给度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困难;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局限,只能作为化石能源有限的补充,这种能源利用现状制约着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