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规定要求,深入推进“两卡”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同比上升5%。个人银行卡仍是电诈团伙实施犯罪资金转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犯罪的低门槛与高收益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铤而走险、方便快捷的洗钱通道使诈骗后的变现变得异常便捷、打击难度大进一步助涨了电信诈骗嚣张气焰、犯罪隐蔽性强使人们极易上当受骗四个方面,是当前电信诈骗犯罪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为有效控制新电信诈骗高发的势头,需营造"不敢骗"的惩戒机制遏制电信诈骗嚣张气焰、打造"不易骗"的防御机制大幅提升电信诈骗犯罪门槛、塑造"不愿骗"的保障机制疏导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3.
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措施打击电信诈骗,堪称重磅文件。作为资金流转通道,银行自然成为了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的重要角色,《通告》颁布后,云南省金融机构连出重拳,加大了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金融领域内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尤其是诈骗犯罪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共发生金融票据诈骗案件2120多起,2004年金融票据涉案金额高达42.63亿元,占金融犯罪金额的一半。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囤经济领域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渐显高发、多发态势,涉案账户压降难度大。本文通过分析嘉峪关市64个电信诈骗涉案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风险特征及变化,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新趋势、新手法,着力探究涉案账户压降和账户风险防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11月,云南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老挝南塔省(中、老边境)有一批中国人涉嫌从事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作案嫌疑人达数百名。经艰苦细致的侦查,工作组逐渐查明,该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盘踞在老挝边境,购置或租赁当地酒店作为诈骗犯罪窝点,并仿冒境外知名博彩网页设置虚假赌博网站,诱骗国内博彩爱好者投注赌博,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遏制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针对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电信诈骗犯罪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全链条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并进一步健全了责任制度。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施行将对银行收单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银行有必要加强研判,剖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法注重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对商业银行健全反电信网络诈骗内控制度,强化银行账户、外部欺诈、反洗钱等事项的合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的背景与内容(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相关背景电信网络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的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当前我国电信网络犯罪形势严峻,在刑事案件犯罪当中占据很大比重,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仅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44.1万余起,  相似文献   

9.
当前电信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群众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为群众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电信网络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电信网络诈骗问题仍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较明显;社会公众防范诈骗意识普遍较高,但相关政策不熟悉。为进一步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应强化精准宣传教育,多方联动打击不法分子,切断诈骗信息传输和资金转移渠道,个人和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从近期金融系统发生的票据诈骗、贷款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卡诈骗及窥视储户密码支取客户资金诈骗和存折(信用卡)调包诈骗等案件看,诈骗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和集团化,使基层行防范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堵截金融诈骗案件,防化金融风险是金融部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吴昊 《中国信用卡》2009,(16):54-56
随着银行卡业务迅速扩张和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银行卡犯罪也相伴而生,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及短信和电话转账诈骗等案件日益增加。银行卡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行卡业务迅速扩张和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银行卡犯罪也相伴而生,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及短信和电话转账诈骗等案件日益增加.银行卡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有点混乱和无序,金融违法、违规现象频发,金融诈骗犯罪突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金融诈骗案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金额巨大等特点,其产生是社会法律制度、监控和管理不足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完善法律和规章制度,特别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金融立法,及时有效地打击日益猖獗的金融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4.
金融诈骗的特征与对策黄造坤几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不仅对国家资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有的已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综合分析金融诈骗的主要特征和作案方法,研究案件的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及时打击和有效防范金融诈骗都是非常必要的。一、金融诈骗犯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危害民众财产安全,为此国家采取了严打高压的多重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式施行也让电信诈骗的打击治理达到更新的法治高度。在传统第三方欺诈风险中,发起交易或操作的是伪冒者,银行可以根据伪冒者和客户行为特征的差异有效甄别风险,但是在快速变化、产业化的电信诈骗生态下,主要风险形态是客户被伪冒分子诱骗、胁迫,进而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如果得不到及时保护,  相似文献   

17.
张旻 《中国信用卡》2023,(12):23-27
当前,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力度,多措并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上升的势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然而,不断翻新的诈骗形式和作案手段,及其背后不断迭代更新的欺诈技术,仍让广大群众蒙受大量的资金财产损失。为应对网络风险新态势,工商银行将金融科技与反诈工作深度融合,以设备指纹技术为基础,创新应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决策引擎等前沿技术,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覆盖全渠道的设备风险态势感知、风险识别、风险处置、团伙挖掘等新型设备反欺诈防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工商银行电信网络诈骗防控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10,(10):61-63
1.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沟通会日前召开 最近,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召开“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情报交流会商机制”季度沟通例会。会议由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队长胡斌勇主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会长张俊才、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副总队长蔡田到会并讲话。人保、太保、平安、大众、永诚、国寿等6家在沪保险公司分管保险赔案调查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各区县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保险诈骗案件的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是网络技术和传统诈骗手段相结合的新型犯罪,其社会危害性较之传统的诈骗犯罪更大,对其采用传统的末端司法管控的治理模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因此,本文从被害预防角度引入新的管控理念,从电信网络违法犯罪资金流通的关键结点入手,通过对涉案账户的资金流通进行深层次研究,分析企业银行账户开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2年9月9日,工商银行承德县支行员工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敏锐性,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及时帮助客户挽回资金损失1.3万元,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和好评,并于12日送来“尽职尽责维护储户权益”的锦旗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