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将进入城市社会,由此城市幸福感的问题值得深思。该文从城市幸福感的调查谈起,将幸福城市的内涵阐释为安全、民生、经济、生态和人文,并针对我国城市进行了反思;对于推动幸福城市建设,提出多管齐下,力保城市安全;体恤民生,完善公共服务;注重就业,实现富民优先;践行低碳,还城市碧水蓝天;强化特色,突出城市独特魅力;创新管理,彰显城市参与性;转变机制,科学评价领导干部政绩。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集中体现在每个城市中,而建设幸福城市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快乐幸福,就是要扎扎实实创造出人民群众可以深切感受得到的幸福。本文力求把对石家庄社会思想动态研究与全社会建设幸福城市相结合进行阐释,从而为追求和培育健康的“幸福文化”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董婷  李敢 《理论观察》2012,(1):52-53
自“创建学习型社会”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相统一便成为党工作的一个宗旨.经由对“幸福广东”建设中受到高度重视的“幸福书”之“斯蒂格利茨-森-菲图西委员会报告”有关幸福社会建设的解读,文章认为,建设“幸福社会”理念与实践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各界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思想的统一与民意的凝聚,是学习型政党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实践中的一个示范.  相似文献   

4.
潮起江面阔.风正一帆悬。“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起步平稳,发展好于预期。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两岸,从黄海之滨到大漠深处.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建设人民幸福的城市”。从中显示出,从发展理念上已经开始转型——从看重发展速度、看重政绩、看重GDP数字,到注重民生幸福、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共识.提出了“把南京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幸福都市”的发展目标。既注蠹了民生幸福.也强调了城市文化与风格的特色。建设人民幸福的都市必须坚持民生为先、生态为基、文化为魂,让人民存发展中享受幸福,在幸福中加快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每一座城市所独有的山水风貌、每一座城市精神气质.才能放射出人文精神的光芒.散发出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挂牌运营不足6年的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精心培育和构建“幸福企业”文化体系,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把企业文化建设融于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燃气集团组建后,明确了“气化陕西、造福三秦”的企业使命,树立起“厚德兴企、用心工作、携手并进、共创幸福”的核心价值观,凝炼出燃气集团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幸福企业”文化体系,成为燃气集团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天随着全国及地方两会的落幕,各地建设“幸福地区”、“幸福城市”、“幸福社区”等规划的提出,“幸福”成为我国各地政府新的施政导向。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呢?自然来自于教师这个职业本身。
  首先,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我们崇高的使命。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用心培育一代又一代“创造财富的人”。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艺术、热情和全部的爱,去引导、教育、感化、滋润那些各方面尚不健全的孩子,若干年后,他们都成了人才,成了支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时,或者即使没有突出的才能却也能够遵纪守法,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了舒坦日子之时,心中就会油然而生甜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恰如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所言,“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从温家宝总理解读幸福的含义,到各地政府规划中“幸福城市”的频繁出现,追求幸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当中国各级政府开始纷纷调整公共政策,重新布局城市规划时,显然,“幸福”已经在这个春天来临了。  相似文献   

9.
潮起江面阔,风正一帆悬.“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起步平稳,发展好于预期.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两岸,从黄海之滨到大漠深处,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建设人民幸福的城市”.从中显示出,从发展理念上已经开始转型——从看重发展速度、看重政绩、看重GDP数字,到注重民生幸福、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乡镇》2012,(12):32-3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一个社会高度发展与幸福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来共享我们社会发展的成果。广东省不仅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文化、民生方面也同样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几年前,广东省委率先提出了“幸福广东”的倡议。作为在广东创业的广富诚团队,在倍感幸福和温暖...  相似文献   

11.
“哪个城市的居民最能感受到幸福?”“是不是口袋里的钱越多,人们就越能感到幸福?”2006年元旦前后,幸福感、幸福指数、城市的幸福度排名等时髦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6,(7):74-74
中国有多少人“工作并幸福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国内众多知名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新鲜出炉,结果显示只有97.9%的被调查者幸福地工作着,而中国职场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为2.57(最高5分,最低0分),处于中等偏下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朱卉 《理论观察》2008,(4):111-112
人类一切合理的社会活动都包含一个隐含的目的——使人生活得幸福。教育作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同样也应具有这一隐含目的。幸福的基本问题就是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幸福是一个极度主观化的、带有“超越性”的问题。教育并不具有使每一个人都生活幸福的能力,教育活动追求的幸福也绝不是单个人、少数人的幸福。因而基于“幸福共通感”和道德之上的社会幸福才是学校教育所要面对的主要幸福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近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广州、长沙、重庆等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江阴、宜兴等10个县级市,共20座城市获得了“幸福”殊荣。(〈河北新闻网〉12月30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幸福感”,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有消息说,在“十二五”期间,社会的“幸福指数”将可上升为城市或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大好事,也是我们社会治理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杨世军 《魅力中国》2014,(15):65-65
关于哲学史中的幸福观,可套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来概述:以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幸福,问题在于实现幸福。哲学家们从理论层面为我们做出了诸多指导.我们不仅迫切需要回顾、梳理、扬弃、借鉴历史上的“幸福”理论,而且要将提炼出来的“精华”与具体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认真反思当下“经济有发展.幸福无提高”的社会现状,关注人们真实生活的幸福程度,积极推动现代人幸福现的构建,帮助人们在“快节奏、易迷茫、多诱惑、少思考”的生活中尽量做出正确的人生幸福抉择。  相似文献   

17.
李菁怡 《理论观察》2014,(10):60-61
社会质量理论是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范式,它以社会性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本体论基础,以推动政策实践为理论使命,以促进人的增能发展为目标追求。因此,以社会质量理论解读南京幸福都市建设,有助于拓展我们社会建设的理论视野,更新我们的思维模式,为当前幸福都市建设的政策制定与目标体系完善提供有益的镜鉴启示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座城市,若把幸福作为愿景,早谋划,早布局,城市的发展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多年来,乌海市秉持“民生优先”的理念,听民意、顺民心,每年以70%以上的财政投入,推进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在这座因煤而兴的西部城市,“民生”二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执政者心中,而“幸福”之情洋溢在乌海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是国资委要求所有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最后期限。截至2011年底,117家央企中有76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承担着重要使命的“共和国长子”央企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城市出租车作为对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被官方定义为半公益性质。同时,出租车行业还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与形象。因此,出租车行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出租车行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认真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尤其作为国有出租车企业,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好行业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