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伏羲,伏羲     
曹昌光 《西部人》2003,(4):6-10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而雷。(《山海经·海内东经》)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太平御览》)蛇身人首,有圣德。(《补史记·三皇本纪》) 五六千年前,陇坂西麓,葫芦河上游,雷村。一处大地屋里的人们惊恐地聚在斜坡门道,仰望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忽喇喇几道闪电,轰隆隆一阵雷鸣,接着就是夹带着冰雹的瓢泼大雨。  相似文献   

2.
陈春梅 《发展》2012,(6):112-112
追慕伏羲,法古开新,既是甘肃文化大省和书法大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文化大省和书法大省开拓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谈谈伏羲画卦说的书学启示问题。  相似文献   

3.
伏羲、女娲黄土地永恒的泪农村封建婚俗文化现象透视胡成相传,为了繁衍人类,推演历史,人类的祖先伏羲、女娲兄妹相婚。如今,在我们的大多数地区,尤其在陇东、陇中地区还重复地上演着一幕幕同样的悲剧。所谓的“娃娃亲”、“姑舅表婚”、“买卖婚姻”以及“早婚”、“...  相似文献   

4.
霞客  郑怡 《中国西部》2015,(7):72-79
<正>甘肃天水市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羲皇的故里,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届。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伏羲文化”作为天水地区特有的一种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一系列分析。首先阐述了伏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其此,分析了伏羲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完善基础服务实施,强化监管体制,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树立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科学发展观念;政府应扩大资金投入和对外宣传工作,开发...  相似文献   

6.
《西部人》2003,(4)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在雷泽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脚丈量了这个大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12年后,伏羲降生了。  相似文献   

7.
汪受宽 《发展》2014,(7):38-41
正每个民族在由野蛮到文明的转变过程中,都有一个神人嬗变的传说时代。这是因为,在文明初生时,新产生的文字,还不成熟,难以完整地记录人们的活动、经验和思想,其中重要的内容,只能主要靠刻木记事、结绳记事,存其梗概,辅以世代口耳相传,予以解释。刻木记事、结绳记事含义的解释,各人可能有所不同,而口耳相传的最大弊病是越传越走样,经过数百千年,前人的事迹被放大,好事或坏事都向某些特殊人  相似文献   

8.
伏羲·五千华人同祭“四海华人仰始祖,一片虔诚祭伏羲”。2006年7月3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和甘肃省文化厅承办的2006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隆重举行。祭祀当日,在天水伏羲庙外的街道上彩旗飘扬,每个路口都伫立着身着古装的人员,他们手执旌旗,威风凛凛,霎时,仿佛时空回转,不由得使人感觉置身于远古时期。来自海内外的新闻媒体记者早已云集于古城天水,他们要用镜头尽情捕捉祭祀活动中的每个细节。伏羲庙前的祭祀广场上布置得严谨、大方,赫然耸立的牌匾上,一面镌刻着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羲皇故里”四个大字,另一面则…  相似文献   

9.
陈葆 《发展》2024,(1):85-88
<正>伏羲是人文始祖、智慧之灵、教化之圣、铸魂之师。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点,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第一缕曙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底蕴、底色和底版。伏羲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传承发展伏羲文化,对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伏羲文化"作为天水地区特有的一种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一系列分析。首先阐述了伏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其此,分析了伏羲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伏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完善基础服务实施,强化监管体制,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树立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科学发展观念;政府应扩大资金投入和对外宣传工作,开发更广阔的市场;开发天水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打造"伏羲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在济宁市的嘉祥县武梁祠藏有闻名中外的汉代石刻造像,其西壁为首的是这样一幅:两个怪人,人身蛇尾,两尾相交,一人持规,一人执矩。这个持规者便是上古补天的女蜗,执矩的就是中华始祖伏羲。画像左边的隔栏上有题字曰"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这四句一是说他的身份,二是说他的地位,三是说他的业绩,四是说他管辖的范围。这个画像石非同一般。今天来看,这两个形象或许并不太美,但相传伏羲女娲兄妹为婚繁衍人类成为中华始祖,这一方石刻就是这两位中华始祖的画像。济宁地势东高西低,泗河源于东部鲁中山区,向西流入曲阜、兖州突然左转而南下进入南四湖。上古此湖原是一片低洼平原。这条泗河就是穿过平原南下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而文化遗产保护的灵魂——原真性便成为保护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强调旅游主体体验真实性和旅游客体原真性互为建构,与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相契合。基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通过对卦台山伏羲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探讨卦台山伏羲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3.
宋春光  赵梓鑫  马玲 《发展》2016,(10):61-63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已由宏伟构想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如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进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设计中更加凸显天水中华伏羲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通中的地位和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以伏羲文化为源头的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的薪火,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三皇“中的伏羲,诞生于天水。伏羲为三皇之首,风姓,其母华胥氏。史载:“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东南部地区,自古流传一种别致的婚俗,称作踩斗哭嫁(图1),并已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什么风俗呢?从图片上看,就是一位穿戴完整的待嫁新娘,面对着代表神祖形像的天地君亲师墙贴和摆有香烛的供桌,盖头而坐。唯一的特点是,新娘左脚落地,右脚踩在一只用红纸复面装饰的方形斗上。新娘的椅背后,还有一位小男孩背靠而立(其中还有内涵),这就是当地流行的踩斗哭嫁。也即待嫁的新娘在等待男家迎娶前,必须按照这种方式:脚踩木斗,哭诉一场,才能离开娘家。这个哭嫁主要是面对斗和先祖牌位哭诉,哭诉中既有对  相似文献   

16.
白剑 《中国西部》2010,(12):88-93
<正>四川东南部地区,自古流传一种别致的婚俗,称作"踩斗哭嫁"(图1),并已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什么风俗呢?从图片上看,就是一位穿戴完整的待嫁新娘,面对着代表神祖形像的"天地君亲师"墙贴和摆有香烛的供桌,盖头而坐。唯一的特点是,新娘左脚落地,右脚踩在一只用红纸复面装饰的方形斗上。新娘的椅背后,还有一位小男孩背靠而立(其中还有内涵),这就是当地流行的"踩斗哭嫁"。也即待嫁的新娘在等待男家迎娶前,必须按照这种方式:脚踩木斗,哭诉一场,才能离开娘家。这个"哭嫁"主要是面对"斗"和先祖牌位哭诉,哭诉中既有对  相似文献   

17.
18.
有人说:“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我们惟一可恃的不过是人性的温暖。”是的,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灾难临头,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声出声,有情怀出情怀。惟有如此,我们才会少些哀痛,少些惨烈,多些温情,多些温暖。然而,当举国一心,众志成城,化悲痛为力量,冀望早日降伏灾魔时,一些宵小之徒却在发国难财,行坑蒙拐骗之能事。  相似文献   

19.
病房里未了新病号,一位雪白头发的老妇人,脑溢血,昏迷,输着液,吸着氧。病人的家属,矮,跛着一只脚,他的头,深深地插进脖腔,看不到脖子,肩膀几乎齐着耳朵,看不出多大年龄。病友们忍住好奇心,把他们红红绿绿的被褥,花包袱,搪瓷缸子,灰色的塑料提兜,还有一个红漆剥落的小木匣,七手八脚地搬进来,那个男人诚惶诚恐地说着谢谢,满脸的谦逊,嗓音很有磁性。  相似文献   

20.
孟寒 《魅力中国》2009,(20):180-181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他不仅在唐代,就是在我国上下几千年的诗歌百花园中,都是一位十分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歌执著强烈,真切感人,朦胧迷离,哀艳凄婉,形象性强,诗味浓,是心灵的低吟,是命运的哀叹。千百年来,传唱不已,就是今天,人们还谱上曲子,进行歌唱。李商隐的诗歌,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