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牧户问卷调查和部门访谈形式对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牧区生产超载严重,新型适用技术推广难;牧户家庭生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生产投入不足;牧民民主管理意识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草地流转、加强草地建设和推进民主管理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3.
4.
本只是把书交给同事的时候信手翻了翻,竟然一下子被吸引,这便是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时评作家梁文道的《常识》。书中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在报刊媒体发表的一百多篇评论文章,谈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社会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面临两大十分紧迫的任务: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拯救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二是要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根据变化多端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共同亲历调研,时常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让作者迫不及待读完《郑新立文集》,对文集中关于经济学理论建树、经济发展走势的敏锐洞察、经济规律的深邃思考赞叹不已。作者从起于工业,升于经济;起于微观,升于宏观;起于深邃,升于通俗三个层面对文集进行点评,对郑新立为代表的为中国改革和发展孜孜以求的政策研究群体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7.
瓦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学识渊博,历来受人敬重。其《论农业》以农业经营为主要内容,以对话体的形式,论述了以获利为宗旨的“农利论”思想、趋利避害的农业经营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和重视有效投入提高产出的农业技术,反映了公元前50年左右欧洲的农业传统。通过比较,说明早在2000年前,中西农业就已有了本质的差别,即西方的农业仅仅是一项获取利润的产业,而中国的农业则是安邦兴国的基础;在“人”与“农”的位置上,西方的“人”处于主体地位,而中国的“农”则处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项重大的学术工程,《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编撰出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中,晋文教授撰写的《桑弘羊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采用历史背景、传主的生平活动与思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展示汉武帝和昭帝时期历史长卷的同时,探讨了桑弘羊一生的成就和思想价值。通过仔细阅读和品味,可以说这是一部考辨细腻、论析深刻的学术佳作。 相似文献
9.
农民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兼读《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贫困的解释,从文化社会的角度看,存在着结构与文化之争。结构解释视农民贫困为分层社会中遭受剥夺的结果,文化解释则侧重于农民主观的生存伦理与价值取向。中国当前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在结构方面展开,而对农民的微观心理分析存在不足。通过解读《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可以看到农民经济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安全第一”。极力“避免风险”,以及“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和道德观念”。这一点对于重新认识中国农民和“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读了《农村财务会计》2015年第12期《村级招待费管理的认识与思考》一文,引起了笔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置村级招待费的思考。一、多措并举解决村级招待费弄虚作假的问题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几个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0]15号)中指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近代内蒙古草原的游牧群体及其生态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内蒙古草原的游牧群体是一种家庭一小联合一村落的三结合类型,家庭直接与环境打交道。小联合由几个家庭所形成,涉及到游牧中一些生产活动的合作,一般在生态和社会生活上有互补才能形成。村落受草原生态的限制,往往不易形成,在蒙古历史上,只在特殊时期才形成内聚性很强的大群体。家庭群体在近代市场的冲击下更为减少,单个家庭也相对减少了对合作的依赖。在小联合中,贫富组合和其它的组合都存在,且各有其生态互补的原因。村落群体随草原生态、地形、农业的结合程度以及社会文化活动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地域环境问题 ,研究西南岩溶地区的环境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对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 ,然后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近代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的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森林以其清朝龙兴之地和特殊的地缘关系,在全国是保存最好、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史称“窝集”,进入近代以来,惨遭俄、日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其资源锐减。文章沿时间顺序对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数据的参考价值进行考释,以揭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15.
16.
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的合理开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是一个新思路。本文对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旅游的意义、条件以及开展森林旅游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森林旅游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在民族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生态贡献和产业贡献 ,但目前林业在山区综合开发中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未能发挥出来。文章研究认为 ,大力发展林业是民族山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并就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对影响国有林业企业“两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也分析探讨了国有林区出现的各种改革措施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作用。指出,在国有林区,国有加工业改制进展迅速,家庭式经营管理和市场化手段成为森林资源管护和经营基本制度要素,许多新做法提高了森林培育、采伐和经营的效率,但社会保障体制严重缺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利润分成机制、企业社会负担对企业创收存在过强激励,是森林资源破坏的根源。分析结果不支持农业生产等同于毁林的判断。改革方向是建立地方公有林体系,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将精力集中于公共物品提供方面。深化改革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使之规范化,催生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9.
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彬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19(4):1-4
论述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岩溶石漠区地质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典型为例介绍了防治现状及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文末对石漠化的研究与治理提出三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千岛湖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湿地,不论从森林景观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看,其地位均十分重要,人们对千岛湖区山水资源管护,尤其是发挥森林碳汇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更为关切和敏感。通过对千岛湖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森林碳汇的影响分析,结合多年的森林经营经验,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森林碳汇的千岛湖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施途径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