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TO后两岸经贸关系的特点、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岸加入WTO后,中国四方在WTO内取得了中国为主体下“一国四席”的地位,这是世界经济的重大历史性发展,其对两岸、对香港、对澳门以及对地区经济的深远影响,在目前还没有能够充分显示出来的。但两岸抓住机遇,按照WTO的规则,加强融合,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朝共同利益方向发展的前景,已清晰可见。加入WTO前,两岸经贸往来已具有相当规模,加入WTO后,两岸经贸进一步呈现出各种有潜力的发展势头,出现贸易与投资整合程度迅速加快的新特点。展望前景,如果台湾当局能从避免经济边缘化的高度,顺应形势,改变其阻碍两岸经贸发展的政策,妥善处理两岸关系中已经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如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实现“三通”、WTO框架下“一国四席”的关系与“互不适用条款”的使用等问题,则两岸协商机制有可能提早建立,两岸经贸关系也将出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白光裕  刘雪琴 《亚太经济》2020,(5):132-141+152
ECFA是两岸间首个制度性经济合作协议,其签署和实施对推进两岸经贸合作影响深远。自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蔡英文当局百般阻挠两岸经贸交流,企图摆脱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但两岸经贸关系总体仍然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受益于ECFA,两岸经贸合作走过硕果累累的十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从中获益。对台湾而言,两岸经贸合作能够带动岛内经济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农渔民带来红利,助力台商开拓国际市场等;对大陆而言,两岸经贸合作对促进大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ECFA成果来之不易,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珍惜和维护。  相似文献   

3.
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与两岸制造业分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是祖国大陆制造业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大陆也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海外生产与出口基地。本文就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主要特点展开多层次的分析,指出两岸制造业分工的基本态势以及加入WTO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互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亚太经济》1999,(6):33-33
加人WTO对两岸经贸互动影响巨大。首先,两岸人会(WTO)孰先孰后的角力。WTO作为一个具法人地位的国际机构,受制于国际法的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区域,在中国之后人关,这份1992年GATT主席的声明对WTO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而这一默契也是美国认可的。中国坚持这一原则的立场不会改变,要求WTO各方遵守这一承诺。中国尽早加人WTO实际上就包括了台湾加人WTO也随之加快的含义。其次,台湾加人WTO立即牵涉的课题是两岸互动体制的明确界定。在WTO架构下促成以经贸为主的互…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7,(4):28-29
2006年底,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目前已进入后WTO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更多领域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外资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将更趋活跃,甚至可以说,外资并购将日益成为后WTO时期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甚至逐步取代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演变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日本″单极″变成了中日″双头″。这一变化导致两岸经济从单方面的依赖到互相依赖;在贸易平衡、外汇储备等方面台湾对祖国大陆更加依赖;台商投资从短期经营到本土化经营;两岸产业分工从产业间发展到产业内、产品内;两岸从企业间一般技术合作到行业组织间标准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十年来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困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ODI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在全球的地位迅速提高。在发展方式上,中国ODI具有明显的"政府推动型"特征,在投资动机上,中国ODI则具有"效率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特点。快速增长下的中国ODI,仍然受到歧视性并购审查、海外投资企业经营业绩不佳以及国际投资环境趋紧等问题的困扰。摆脱上述困扰,应提高非国有企业ODI积极性,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环境的企业运营机制,健全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两岸近期在政经合作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这都是港人所乐见的。但两岸的直接经贸联系,将会削弱香港作为提供中介服务的角色,这正是不少港人的疑虑。至今实际的影响如何?短期估计有什么变化?都是大家关心的。  相似文献   

9.
10.
1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两岸市场开放不够,相互间互补性不强,造成资金流动不足。如两岸间相互输出的主要是原材料、机械设备、零组件和初级产品或加工品。这造成了扩大两岸经贸的障碍。因此,要全面、客观认识两岸经贸中存在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去解决问题,因应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T3)后,抓住机会发展两岸关系。两岸加入WTO,这将便于进行建设性的接触、沟通,在WTO构架下形成一致的意见,尤其是在大家所关切的通商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化解不通关不入境的限制。两岸面临挑战与机遇台湾为因应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经济未出现全面衰退、台湾的核心竞争力未受到严重挑战、两岸经济关系平稳的前提下,台湾经济在中期内(5~10年左右)有保持年均4%~6%左右的中速增长①的实力.同时,由于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第一大直接投资地,台湾经济兴衰日渐受制于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和两岸关系疏密.两岸经济融合加深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实现两岸对话,其中,能否启动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是未来两岸关系中最值得关注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为两岸经贸往来注入了新的制度变量。世贸组织的加入,必将有力促进两岸的经贸交往。本文以两岸经贸往来的现状为起点,进而对两岸入世对经贸体制变革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入世后两岸经贸往来的机遇与障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决定,并以此为依据具体考量了内地各省市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结果显示:内地各省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空间距离、台商投资和特殊的经济协作关系是决定内地各省市与台湾地区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应积极强化有利因素,弱化不利因素来挖掘海峡两岸的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外资流入对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的最后十年,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经济转轨浪潮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历史坐标上的重合,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这两个重要经济历史事件之间的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对台海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关系已进入一个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全球化改变了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模式,使中国大陆作为台商投资场所的潜在吸引力明显增加。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地域和范围亦发生了重要变化,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基础产业部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台湾大企业也越来越深地介入中国大陆市场,它们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的作用趋予增强。全球化还使两岸产业分工形态发生变化,分工范围扩大,形式趋向多元化。这些都使台湾当局越来越难以继续对中国大陆奉行“戒急用忍”政策。  相似文献   

16.
台湾朝野正为CECA议题争论不休,甚至可能演变成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焦点.本研究通过对CECA提出的背景、理性思考,以及为何受到岛内在野势力排斥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两岸洽签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浪潮的有力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为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1]与此相适应,信息革命也带动了全球经济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美国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作为美国经济"战略联盟公司"[2]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也正在伴随美国"新经济"的步伐进行信息产业化的结构转型.这一新变化可能使台湾地区经济走出近年来因外汇存底过多、岛内投资意愿低落而导致的经济乏力的困境;同时,也可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台海两岸互补性经济整合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如何适应21世纪两岸经济关系变化的新情况,制定出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分工协作的新政策,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科技产业合作成为两岸合作的主旋律。两岸科技产业的优势互补、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两岸先后加入WTO为彼此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两岸通过合理配置两岸科技资源,在大陆建立生产基地形成垂直与水平相结合的分工模式,鼓励台湾企业界积极与大陆学术机构合作,将高科技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与方向等路径来推动两岸科技产业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两岸在WTO内的成员关系、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进行经贸合作的可能三个方面,分析加入WTO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并得出以下结论:WTO后的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以竞争和合作为内容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形成最佳的利益连接点,是当前两岸最迫切的问题。但在两岸仍然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现实条件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仅靠大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