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时政     
《中国老区建设》2008,(5):62-62
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18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N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根据《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发展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08,(12):59
为了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8月31日印发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进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十一五”时期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4.
易全 《中国经贸》2007,(11):82-84
以“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主题,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发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等五方权威机构联合研究发表的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简称“蓝天榜”)上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高交会面世。  相似文献   

5.
赵雷 《首都经济》2008,(4):36-37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应比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1倍。  相似文献   

7.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能源危机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能源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许多国家不谋而合的选择。今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确立了能源发展“可再生”优先的基调,有评价认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走上快车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本月16日召开的“第二届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说:“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每年可以新增4亿到5亿吨标准煤的供应能力。”据统计,200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量是380亿美元。其中,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投资约为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9.
动态新闻     
《中国科技产业》2011,(9):39-40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科研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于9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会议以“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石定环应邀出席并致辞。“2011北京光伏发电大会暨展览会”同期举行。  相似文献   

10.
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可再生能源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能源发展的需要,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从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起步,已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并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建立了一支从事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可再生能源已任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农村能源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家中长期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了社会各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10,(8):55-55
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的一大趋势。然而,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尽管投入很大,但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使用的比例却很低,不少设备无法发挥作用。对此,“可再生能源大国”德国的应对之道就是发展“能源合作社”,使其并入电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1):1-16
丹麦政府为解决本国能源问题,制定了长远、全面的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法规约束和市场调控手段,有效调整了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降低了单位能耗,走出了一条能源“高效、清洁和可持续”之路。我国可以借鉴丹麦利用国际市场最大化获取资源效益的做法,加强政府对能源的管理,从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入手,不断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4.
《首都经济》2007,(2):70-70
延庆是北京市的西部生态屏障。具有充足的特色资源。多年来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十五”末新能源利用率达到5%。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延庆继续转变能源结构.重点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到2010年,使全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5%。在北京市率先依靠可再生能源使煤炭消费趋于零增长。  相似文献   

15.
钱群超 《新财经》2012,(6):98-10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从80%的石油消费依靠进口,成功转型为能源独立和生产可再生能源的领军国家,令世界惊艳。目前,巴西近50%的能源都来自可再生能源,世界其他国家这七匕例低干20%。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及发展清洁能源时说道:“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我的政策是美国应加倍努力以寻求一个类似的发展路径,我想我们应该从巴西学习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6.
可再生能源开发方兴未艾,专家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以相同或低于矿物燃料的价格,提供全球3/5的电力和2/5的直接燃料。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由于具有可储存,运输,可再生和可转换,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国际上已将其作为21世纪主要的能源品种,称之为“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7.
4月9日,北京,苏格兰首席大臣亚历克斯·萨尔蒙德(Alex Salmond)出席“苏格兰-中国可持续发展合作:可再生能源领域”研讨会,他在会上讲遭“可再生能源给苏格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潜在的好处不仅能促进苏格兰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苏格兰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发掘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产业政策不断深化并出现结构性调整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深化,从总体的宏观目标的确定,到细分产业发展路径规划无不涉及。如前几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9.
宋明静 《魅力中国》2011,(5):377-37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能源对外过于依赖,必然影响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同时常规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不少环境问题。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利用效率低,开发潜力大。目前,我国为可再生能源中长期总量目标配套的实施制度是“强制入网制度”和“分类上网电价与费用分摊制度”。但这项制度与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制度的实现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强制购买只是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销售问题,却没有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量提出要求。因此,我国必然实施配额制.来保证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总量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7):19-19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日前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论坛上指出,可再生能源真正做到“物美价廉”,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创新。政策应成为催生创新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