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66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等进行治疗,实现靶向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脑出血患者61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总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73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药联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疗法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用头针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各27例,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针刺部位出血,1例出现晕针,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针刺部位出血,2例出现晕针,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为14.81%。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较单用头针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部神经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保持血氧饱和度、控制脑压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依达拉奉和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神经节苷脂6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一日一次静点。对照组不加用上述药物。两组均给予降颅压、控制血压、脱水、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总疗15天。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与醒脑静注射液相关的文献,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有效性及安全性两个方面对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重症颅脑损伤及酒精中毒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无其他过敏和中毒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脑梗死患者,按抽签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7%。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溶栓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后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患者在经过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痊愈12例(50.00%),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4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6例(25.00%),总有效率为70.83%;二者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缩小梗塞范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血症状,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组则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脑梗塞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与脑心通联合治疗脑梗死,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对患者认知障碍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开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WCST评估系统的分类、概念形成、学习记忆和认知转移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IL-6、CRP、TNF-α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治疗,疗效理想,可减轻患者认知障碍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行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保留颞浅动脉去骨瓣减压术对临床疗效、预后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保留颞浅动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保留颞浅动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及GFAP、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97.14%)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77.14%)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GFAP、NSE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保留颞浅动脉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sTBI患者治疗中,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降低GFAP、NSE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3例)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单纯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7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同时给予脑保护剂胞二磷胆碱;观察组39例在应用胞二磷胆碱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血塞通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