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一、草鱼出血病1.病原体:为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2.症状及病变:病鱼体色暗黑而带微红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发红。口腔、眼眶、头顶、下颚、鳃盖、鳍条基部充血,甚至眼球突出。将病鱼皮肤剥除,肌肉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严重出血的病鱼可出现"白鳃"或呈斑点状充血,但有些病鱼鳃瓣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2.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厘米)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衰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厘米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控策略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1.草鱼出血病常见的类型草鱼出血病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  相似文献   

4.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cm)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cm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 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症状;呈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紫红色;鳃多粘液,鳃组织为  相似文献   

6.
<正> 草鱼出血病,4~10月为流行季节,以8~9月为最甚。危害对象为当年草、青鱼种。病鱼肌肉、口腔、各种鳍条基部出血,尤以臀鳍为甚,剥皮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有时鳃盖、下腭、肠道  相似文献   

7.
<正> 4、日本鳗鲡红点病 症状识别 病鱼体表各处点状出血,尤以下颌、鳃盖、胸鳍基部及躯干腹部为严重。病鱼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后,一般1—2天内就死亡。如将这些病鱼放入容器内,鱼就激烈游动,在接触容器的部位急速出现出血点,含血的粘液甚至可弄脏容器。剖开病鱼腹部,可见腹膜点状出血;肝肿大,瘀血严重,呈网状或斑纹状暗红色;肾脏也肿大软化,可瘀血或出血引起的暗红色斑纹;脾脏肿大,呈暗红色,也有的呈贫血、萎缩;肠壁充血,胃松弛。在  相似文献   

8.
鱼类易发多种疾病,鱼一旦发病,往往传染快、危害大、损失重。病鱼丧失食欲,喂药很难奏效,而注射(打针)的办法又行不通,只能全池泼洒药物。所以预防和及时鉴别传染性鱼病非常重要。现将鱼类专业户张洪军的常见传染性鱼病“一看准”的感官鉴别技术作以下介绍,广大养鱼专业户不妨一试。一、肠道病感官鉴别:1、出血病。肌肉、口腔、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甚。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不用剥开,就可判断。有时鳃盖、大颚、眼圈、肠道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2、肠炎病。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9.
<正>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病因:病原是一种呼肠弧病毒,当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锦鲤抗病力下降时,病毒即可乘虚而入。 2、症状:患病初期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鳍条基部充血。将其皮肤剥开,可见肌肉呈点状充血。当病情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暴发性出血病 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败血症。其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 症状 病鱼表现为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皮肤充血、出血,眼球突出,鳃丝肿胀出血,腹部膨大,剖开后可见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出血,鳔壁充血、出血。病鱼厌食、绝食,在池边静止不动或阵发性狂游,最后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的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出,口腔颊部和下颌充血发红,肛门红肿。内  相似文献   

12.
水库网箱养殖草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出血病1、病原:呼肠孤病毒。2、症状:"红肌肉型",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红鳍红鳃盖型",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肠炎型",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并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病原体。草鱼出血病病原体为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病毒粒子为直径65-70纳米的二十面体,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对脂溶剂热、酸均不敏感。本病毒能在草鱼的吻端、性腺、肾脏、鳍条等单层细胞中复制,复制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复制温度30℃左右。 二、症状与诊断。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呈现斑点或块状充血。病情轻者全身肌肉呈点状充血,下颚、鳃盖和腹部出现淡红色血斑,眼球突出;重者全身肌肉呈红色,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内脏器官均可出现点状出血,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诊断时,需全面观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显著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一、症状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地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常见出血病的症状鱼类感染时,通过日常观察可以发现其反应变的迟钝、活动能力下降,个别鱼上浮独游,严重时食量减小甚至停食。近距离观察鱼体可见轻微出血,如头部、眼眶、鳃盖表皮、鳍条基部等,个别鱼类还出现眼球突出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加重,体表各个部分充血严重。解剖病鱼,可见肝肾颜色均较浅,胆囊胀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并有大量的黏液,偶尔可见积水。二、出血病的分类及治疗1.细菌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是细菌侵入鱼体所致,主要由弧菌、气单胞菌引起,一般伴有肠炎和烂鳃。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 作者已发现大口胭脂鱼可患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和出血病,其中以出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的症状为鱼体发黑;吻端、下颌、眼眶、鳃盖、鳃丝以及胸、腹、尾部和各鳍基部均出血,有的鱼侧线以下出血而侧线以上呈灰白粉状,还有的全身体表出血,但肌肉出血不明显;鳍末端腐烂呈“蛀鳍”;无腹水;肠内无食物或极少,肠粘膜出血,肛门红肿外突。常并发水毒或烂鳃等病。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秋季气温温差比较大,池塘水体容易缺氧,环境污染,间接削弱免疫力,加之池塘底质老化,易使病虫害滋生,造成鱼病的发生。若防治不当,往往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方法,以供养殖户参考:一、草鱼出血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出血或充血,大多数鱼去皮后,可见肌肉上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严重时,全体肌肉因充血而呈红色,解剖可见内脏充血。治疗方法:1.每100千克草鱼种,用大青叶300克、贯众200克、野菊花200克、白花蛇舌草200克,碾粉拌饵投喂,每3天为1疗程,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都比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严重影响草鱼生长,务必引起重视。一、烂鳃病:为鱼害粘球菌所致。病鱼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多,鳃丝腐烂带泥、严重者鳃盖中央表皮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和崩溃。鱼因  相似文献   

19.
<正> 1999年夏季我县东部靠近微山湖地区遭受罕见的洪涝灾害,水面受到大量的污染,一些主要淡水鱼区曾暴发一种传染性鱼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为了减少损失,现将该病的病原菌、病症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病原体:为嗜水气单孢菌。易感染的鱼种类有草鱼、鲢、鳙、团头鲂,特别是草鱼较严重。 二、症状: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充血,肛部红肿,鳃丝出血或呈灰白色。肠道大部充血发炎,内无食物或充气,有的鱼肝脏呈黄色。常规流行季节为5—10月,6—8月为  相似文献   

20.
<正>一、草鱼"四病"的诊断1.出血病:该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每年的4-10月流行,主要危害1-2龄的草鱼成鱼。2.烂鳃病:为鱼害粘球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