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承认贫富之间存在差异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要是大家都有钱了,那钱也就不值钱了。正因为有了贫富不均,钱才发挥着作用。想成为有钱人,就是因为这世界上有着太多无可奈何的穷人。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就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因为富人是在贫富不均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某些人有时却能够越过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障碍。他们或许从外表上看去更像穷人,但却一副富人做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无所谓。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做穷人之首可能更不像富人,但他们仍宁愿进…  相似文献   

2.
小雕 《人力资源》2015,(4):38-39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越有钱就越有钱",在不发生奇迹的情况下,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这是让很多人都不愿承认,却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虽然也有出身贫寒而发达的人,但是从总体来看,出身于富贵家庭的成功人士要比出身于贫苦家庭的成功人士多得多。难道钱真的是万能的吗?美国有个学者做的一个实验,或许会给我们的贫富观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06.2月下半月刊,转载古古的《穷人缺什么》一文提到“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之观点,笔者不能苟同。为此,特写此文,以示商榷。1、财富是衡量穷富的标准,穷人之所以穷,本身就是缺钱!否则就不称之为穷人。由于缺钱,穷人把钱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这是必然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钱不仅对穷人是个巨大的诱惑,对一般人、对富人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富人为什么富?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有钱嘛。难道不是钱的诱惑使其成为富人的吗?2、由于穷人先天性营养不良,缺钱——这是穷人致命的弱点。无钱,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寸步…  相似文献   

4.
“穷人区”、“富人区”是近期的一个热点争论话题,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任志强在一个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有“穷人区”“富人区”很正常。其他几位在场的房地产大腕对任志强的观点也很支持,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可见在很多开发商眼中,穷人就应该与富人分开居住。那么假设这些开发商的观点是正确的,真将城市分割成几大“穷人区”和“富人区”,最终受益的会是哪些人?又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有趣事呢?  相似文献   

5.
幽默     
1、那个女人是谁一个富人想要帮助穷人。但他不认识一个穷人。一天,他在市场看到一对老夫妻,他们显然很穷,所以富人邀请他们到他家住三个星期。这对夫妻非常感动,连声道谢。富人的家非常豪华,到处有仆人为这对夫妇提供可口可乐、上等白兰地、香烟、杂志、书……这种舒服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星期。一天,富人看见老头独自一人坐在花园里,喝着仆人送来的饮料。“过得怎么样啊?”富人问道,“非常好!”老头答道。“真的很好吗?没有什么问题吗?”“是的,每一件事都非常的好,可是有一件事我却不明白——和我住在一起的那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总会计师》2008,(9):103-103
1.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而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融入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敢玩的富人说:假如互联网投资是个江湖,那我是黄药师汪潮涌不是中国最有钱的富人,却是中国最敢玩的富人。当他花掉4亿元人民币组建“中国之队CHN69”去参加美洲杯帆船赛时,他的不少朋友都认为这个聪明人肯定是疯了。他说:“假如互联网投资是个江湖,那我是黄药师”。  相似文献   

8.
“我们现在有一种理论,说企业家有原罪。我认为这个理论非常有害,它是一个清算的理论,是准备要清算我们的企业家!我们好不容易有25年的平稳,如果再搞一个清算,前途就完了。他们不但没有原罪,而且在逐步的改革中建立了伟大的功勋,我们要保护富人!为什么要保护富人?因为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如果打倒了富人,这个国家就没有富人了,就变成穷人国了!”在8月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  相似文献   

9.
暮鼓晨钟     
澄心 《人力资源》2013,(9):94-95
快乐在于心态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你这么穷还晒太阳,怪不得富不起来。天气这么好,你应该出去干活!等挣够了钱,再回来好好享受海边的阳光吧!"富人一边挖苦一边劝说道。"可是先生,我现在晒着温暖的阳光,已经感到很幸福了,为什么非要等到有钱以后再享受呢?"穷人反问道。富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回  相似文献   

10.
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北京市郊区化(Suburbanization)进程发展迅速。与西方世界郊区化主要源于人们迁往郊区逃避日趋严重的大城市问题不同,北京的郊区化主要是因为郊区房价相对便宜,穷人在城市内买不起房子才在郊区买房子。所以就出现西方社会穷人住市内,富人住郊区;而中国是富人住市内,穷人住郊区的现象。这种不同导致中国的郊区化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富人以巨资购买市内大面积房屋,大量占有市内十分稀缺的资源,却不见得能够拥有一个静谧的环境;穷人无钱供车,却要每  相似文献   

12.
如今已经不流行“阶级”这一概念, 取而代之的是“阶层”。而在不同的阶层中就会出现不同的“圈子”。有人曾把富人与穷人的交际圈子做过比较,发现穷人喜欢走亲戚,于是穷人的圈子里大多是穷人,日子长了便形成了穷人的心态,穷人的思维;富人更喜欢把陌生人变成熟人,具有开拓性,而且在交往中讨论更多的是如何赚钱,如何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3.
穷是一种切肤没齿的感受,富是一种矜持倨傲的状态。穷人赞羡富人积累财富的结果,却忽略了富人通达财路的智慧。“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这是一个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日本学者的观点,当时觉得很有点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讲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搭建。到今天,身边耳畔边,这样的呼声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钱与钱不同,富人的钱比穷人的钱“大”一个人因购房缺钱,求助于一个有着百万资产的朋友。不料,朋友热情招待他吃喝,钱却一分也没借给他。这位碰了软钉子的老兄,仿佛蒙受了奇耻大辱,对那位“富友”鄙夷得咬牙切齿。当年两人一样清贫时兄弟般的情谊哪里去了?真是“一阔脸就变”啊!因向有钱的亲戚、朋友借钱讨个没趣,弄得伤了和气进而视同陌路者不少。其实,造成这般尴尬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借钱一方的思维误区:以为向有钱人借钱正是顺理成章之事。殊不知,对于富人来说;最不能借的就是钱!莎士比亚曾有告诫:“不要向富人借钱。”…  相似文献   

15.
无论穷人富人,各有各的快乐,只要温饱解决,实际的快乐指数差异跟钱的差异究竟还会多大?今天,大部分人还是把争取更多的金钱而不是更多的快乐作为生活目标。随便谈谈快乐,还可以,但真正认真起来,多数只喜欢谈金钱。只要有钱,快乐可以忽  相似文献   

16.
当代经理人:工作之外, 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程相武:减肥。不过我这个减肥可不是为了苗条, 是为了身体更健康。因为医生说我如果能瘦点,我会更健康。我减肥的秘诀就是散步。当代经理人:你认为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程相武:我经历了由穷人到富人,由富人变成穷人, 然后又从穷人变成富人的复  相似文献   

17.
雨文 《会计之友》2004,(1):35-35
眼下中国经济最要紧的,是如何拉动消费需求,特别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以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拉动内需的效果尚不显著。有经济学家将其原因归结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太大。由于贫富差距大,致使穷人无购买力,需求量小;富人尽管有钱,但该有的都有了,也形成不了多么强劲的消费需求。尽管如此,对于厂家来说,则是任何时候穷人的钱要赚,富人的钱也是要赚的。而且厂家已经越来越把眼光盯着富人的钱袋。毕竟这个世界上80%以上的购买力,掌握在20%以下的少数人手里;而世界上80%的人口,其购买力对于市场需求来说则有点无足…  相似文献   

18.
语丝     
“穷人上不了大学,感受不到富人的富裕生活,就会安分守己,会很安心地去做那些粗活。”———一个富家子弟大学生的谬论招来骂声一片“没有电视镜头就出不了效果?送温暖也要保护他人的尊严。不要把弱势人群当作‘出镜’道具。”———“新华时评”针对时下各种形式的送温暖行动中不顾及他人尊严的种种现象如是说“有出息的人付给银行利息,没出息的人才眼巴巴地坐等着收银行利息。”———女作家李碧华说她最喜欢的读物是银行存折“是钱的问题吗?三峡耗资金5000个亿,全国每年的教育经费不过一千几百个亿。有钱修三峡,就应该有钱办教育。所以不…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一书里有篇文章叫“谦卑学习班”,这篇短文妙趣横生,讲的是美国富人要学会谦卑的故事。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却另有一番色调,那就是对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来说,更要学会谦卑。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对有钱人的心态普遍是一种仇富心理,过去是吃不到葡萄说它酸,现在是吃不到就生恨,恨意绵绵熏微妙、私密,但于事无补。中国古人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的,当我们化怨恨为心平气和,化嫉妒为理性,就会发现富人为什么成其为富人,穷人何以成其为穷人的原因,也许这才是打造我们美好生活的动力,是迈向美好、健康、富裕、充实的人生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谈资     
A穷人愈穷,富人愈富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中国一定程度存在“马太效应”,穷人愈穷,富人愈富。这句话很多人都说过。但是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