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帮助其实现再就业是当前劳动就业工作的重点。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强化服务,促进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首先落实下岗职工申报制度,规范企业职工下岗程序,协助企业分流安置、消化富余人员,减轻下岗职工生活负担和就业压力。其次是强化服务意识,鼓励下岗失业职工走自谋职业的路子,实现再就业。开发区把职业介绍中心作为面向下岗职工的服务窗口,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走自谋职业的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对企业下岗职工的管理。至今年3月,全市已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或相应机构4775个,其中区、县级市、局(总公司)、集团公司等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67个;企业设立的再就业工作站或相应机构4708个。市属企业的下岗职工已基本做到有专人管理。以《下岗证》确认下岗职工身份,享受各类优惠的制度已全面推开,国有企业下岗未就业的职工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经日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日照开发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下岗职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部"关门"。近几年,日照开发区高度重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自1998年以来,该区凡是有下岗职工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凡是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保障金,并与中心签订了协议,实现了建中心、进中心、签协议、保生活四个百分之百,较好地保障了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该区还安置了近千名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至去年底滞留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仅有21人,而失业保险基金比较充足,具备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转为失业保  相似文献   

4.
现就业服务中心是在政府指导下,由企业建立的负责保障本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并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管理服务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岗职工在中心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仍未再就业的,要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是,转为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受业保险待遇,最长期限为2年;期满仍未就业的,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的享受社会救济。1998年中发10号文件规定,要求下岗职工3年协议期满都要“出中心、断关系”。所以,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关键问题就是解除劳动关系的问题,而解除劳动关系的关键是经济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摘精粹     
为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我国将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三项制度相互补充、前后衔接,以发挥综合保障功能。这三者具体如阿衔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长座谈会上作了初步阐述。张左己说,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一项根本措施,是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三年后仍未就业的下岗职工,由失业保险接过来,按规定可以享受不超过两年的失业救济。失业救济期满仍未就业的,由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后兜底,按规定申请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各级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下岗职工30人以上或达职工总数10%)均建立了再就业服务机构,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为其办理《待岗证》,开展转业转岗培训,发放基本生活费,推荐就业,组织劳务输出,交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等。按规定下岗职工必须先签订托管协议才能享受各种照顾。许多下岗职工认为能领到生活保障金是好事,但在签订托管协议时却等待观望,影响了工作的进展。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下岗职工怕签订协议托管期满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对此存在三方面顾虑:一是怕签订托管协议后托管期满仍然没有实现再就业,怕单位福利性补贴被剥夺。如住房被收回,就医、孩子就学等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东营市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已于2000年12月提前半年实现整体并轨。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全市190多个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大门徐徐关闭,不再审批新的职工下岗,不再安排新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尚在中心未实现再就业的原有下岗职工统一改称为“失业人员”,由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并人失业保障行列。从此,“下岗职工”一词作为特定时期的社会产物逐渐消失,而由“失业人员”这一社会称谓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分流安置,潍坊市出台了《关于企业下岗职工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意见》。该《意见》对实行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协议期限以及养老、医疗保险待遇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实行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原则上适用于男性年龄在50周岁(含5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40周岁(含40周岁)以上,并且由职工再就业服务机构托管的企业下岗职工。协议由职工再就业服务机构、下岗职工所在单位与下岗职工三方,经协商一致后签订。协议期限一般为五年以上,原签订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约人员,其协议期限最长至劳动合同终止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枣庄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救济为应急措施,以创造再就业岗位为根本途径,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为调控手段,全方位构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促进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全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60%,9月底,全市凡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都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都进入中心并领到了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是建立"四个体系":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枣庄市十分重视对职工下岗总量的控制,安排职工下岗做到规范、有序,防止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有关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服务,完成中央提出的再就业工作目标,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围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指导所属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服务。对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在今年年底前,要至少进行一次职业指导,提供三次就业信息或职业介绍。要对每个参加技能培训的下岗职工提供一次免费(或  相似文献   

11.
汕头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为了配合企业改革,进一步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门路,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就业服务功能,加快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制订了“1999年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方案”,明确了1999年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主要的目标有:1、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建中心、保生活、促进再就业作了明确规定。各地积极行动,落实三个100%目标。建中心、保生活、促进再就业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三部曲,建中心.促生活是硬指标必须抓好,促进再就业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即建中心、保生活,是经济转轨时期,大量职工下岗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临时性保障措施,是在职工下岗与再就业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带,是一定阶段的权宜之计,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促进再就业。然而,在建中心、保生活工作中,我们发现这样几种现象:一是职工不愿下岗,二是部分下岗职工不愿进中心,三是有的企业建中心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三年后的问题存有种种担忧,其一,从职工个人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年初以来,威海市开始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在一年的有序运行中,共有12484名企业富余职工从岗位中剥离出来,直接转入失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其中有6187名失业人员将档案交由职业介绍机构代为保管,共为680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464万元、医疗补助金60万元。另有1612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通过培训,实现了自谋职业和再就业,使在"中心"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了82%以上。威海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制度的成功并轨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的提高,得益于相关措施的落实。首先是政策配套把关严格。一是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通过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和拨付剩余基本生活费的做法,鼓励失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截止到去年11月底,全市共有750人一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展就业服务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劳动服务公司。而1993年的再就业工程,以及1998年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把公共就业服务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为政府和企业排忧,为下岗职工解难。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阐述了公共就业服务对促进就业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和其发展趋势,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截至今年6月10日,长清县780名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长清县劳动保障部门急企业所难,想职工所盼,加强"中心"规范化建设。首先帮助71个有下岗职工的国有、集体企业和14个企业主管部门在1998年9月底全部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伊始企业和下岗职工对上级文件不甚理解,认为进"中心"企业能减负,下岗职工生活有保障,一时有3000余名下岗职工纷纷写申请要求进"中心"。为此他们举办了三期学习班,使下岗职工明确了进"中心"的政策和条件,大多数有职业、有经济收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财会》1999,(3):34-35
我盟的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这个重心,坚持把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同国有企业三年摆脱困境结合起来,同加快全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截止1998年10月底,全盟下岗职工人员1.3万人,分流人员0.9万人,下岗未就业0.4万人,全盟成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59个,所有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发放基本生活赍。  相似文献   

17.
灵活就业成为新时期再就业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福建省加快由再就业中心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步伐,至2002年6月底,仍在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1998年的16.24万人减少到2305人,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保生活”向“出中心、再就业”的过渡,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  相似文献   

18.
淄博市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最早是在1995年以"企业内部劳务市场"的形式出现的,当时部分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为解决富余人员问题,建立了企业内部劳务市场,对富余人员实行进入劳务市场,发放基本生活费,组织培训,再竞争上岗的办法。1998年初,部分企业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1998年7、8、9三个月,按照中央、省要求,淄博市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迅速建立。到1999年底,共建立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481个,实有下岗职工15871人,进中心14365人,进中心率90.5%。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保障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最近,淄博市对15个市属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运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组织了3031名下岗职工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从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视 ,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各企业都成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中心 ,财政部为了保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规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的管理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 ,(中发 …  相似文献   

20.
阳江市为了尽快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资金的筹集问题、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问题、下岗职工签订协议和足额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以及再就业等问题,特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1、把下岗职工“进中心,签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