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引子林希在200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商旅服务方面的工作.尤其是他在N公司的5年之久的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渠道销售经验.不过,因为公司晋升制度的不完善,林希一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和职务上的晋升.于是他在加紧业务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到各大人才招聘机构登记了自己的资料,并精心准备了一份相当漂亮的简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10月,当地一家新成立的商旅服务公司L公司找到了林希,L公司十分欣赏和看重林希的才华及其销售经验,遂以丰厚的薪酬条件聘用他担任机票销售经理,久经沙场的林希到了新公司自然是游刃有余,业绩进步飞快.  相似文献   

2.
柯良在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被一家公司聘用。他帮老板谋划了许多商业奇招,公司发展壮大得令人咋舌,3年后,他升为副总。  相似文献   

3.
肖某是一家中日合资电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的年轻工程师.去年被公司派往日本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回国后他的技术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于是开始对现在的工作职位和薪水产生了不满足感。为此.他偷偷向一些企业寄发了求职信.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新工作。一家日本独资公司(以下简称独资公司)看了肖某寄来的个人背景材料后.  相似文献   

4.
无忧信箱     
老怪 《新前程》2007,(4):96-96
老怪: 最近有一家IT公司的老板和我接触过,看来他很清楚我的才干,因为他愿意出2.5倍于我现在的薪水请我(包括我的团队)过去,这还不包括股票和奖金。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的猎头公司的咨询顾问也劝我要好好考虑一下,她说得很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花大量的资金、精力和时间去打造自己的团队?只要拿几分之一的钱来挖角你们的销售团队就够了。一石二鸟的事,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5.
价格和价值     
前些时候,公司招聘业务人员,其中一位应聘者资历显赫,对于公司来说,有小庙容不了大佛的顾虑,因此公司对他不抱太大的希望。面谈时,公司很诚实地告诉他,依据公司规定,无法给予他太高的薪水,原以为会就此打住,不再浪费彼此的时间,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接受不到他原来薪水一半的条件,这让公司有点意外。正式上班后,他准时上班,勤跑客户,过了不久他的业绩远远超出了大家原本的预期。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司破格让他晋升,而且大幅度加薪,他也更加卖力,为公司创造更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乡镇论坛》2013,(28):42-42
上海市嘉定区一农民朋友来信咨询:我在市里一家机电公司做保安,虽然很受公司老板重用.但由于属于非全日制用工。薪水比较低,我一直想再找一个兼职。恰巧前段时间另一家运输公司招聘晚班司机.我便前去应聘.并很快签订了一份非全日制劳动协议。但是好景不长.机电公司知道我在外兼职的事情后,担心我干不好本职工作.就要求我解除与运输公司的劳动关系。我不愿意,认为我的兼职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在机电公司的保安工作.请问我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吗?  相似文献   

7.
假证风波     
表弟阿丰来这里找工作,临时住在我家里。工作不好找,他每天早出晚归,忙了一个星期还没有着落。后来总算有了一点眉目,有一家公司初步确定聘用他,让他回来等通知。阿丰告诉我,他很喜欢那份工作,他的条件也很适合在那里工作,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面试也给经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看来是十拿九稳了。哪知过了几天,我接到那家公司打来电话,说他们不能聘用阿丰,原因是他们去公安局核对过,他的身份证是假的。阿丰回来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有一天把身份证丢了,后来就花了100多块钱找人办了个假证。没有身份证没法找工作,假证一查准露馅,这是没  相似文献   

8.
人品难得     
思坦因曼思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请他来。他来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  相似文献   

9.
未来一年内,上海企业有意聘请香港人才的比例占被调查公司的十分之一,为10.17%,即10家企业中有一家愿意聘请香港专才,超过60%的内地企业聘用了外籍员工,其中香港地区员工比例居高。可以看出,香港专才是内地企业最愿意聘用的,其中以惊人速度发展的民营企业,对香港专才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许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10.
深入险山幽谷,寻找未被发现的奇观美景,还能获取不菲的薪水,如此潇洒时尚的职业,当然适合年轻人了。“旅游拓展”是一个新兴的职业,是指一些有实力的旅游公司或旅行社聘用专门人员,深入全国各地的险山幽谷,寻找那些未曾被发现的美景奇观,亲身体验一番,然后把那些好玩的处女地串连起来,变成各旅游公司和旅行社独具一格的旅游线路。由于这个  相似文献   

11.
是谁成就了韦尔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波 《中外管理》2002,(5):32-33
或者加薪,或者走人 1961年.韦尔奇以工程师的身份在GE工作了一年。这时.他的第一位老板给他涨了1000美元.他觉得这还不错——直到他后来发现与同事的薪水居然完全一样!韦尔奇认为他应该得到比“标准”加薪更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病例 小张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业务经理,十几年来,一直负责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老板"是一位复员军人,指挥起来雷厉风行且独断专行,经过多年的拼杀打下了目前的天地.以前,小张总是能在他那里得到明确的指令,今年,已经60有余的"老板"退出了企业一线指挥,想让自己轻松一些.指挥棒自然而然移交给了家庭成员:"老板"的弟弟.为了培养接班人,"老板"担任董事长,继续在企业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所有管理决策由作为总经理的弟弟接手.这位新总经理几年前才进入企业,一直担任企业的运输车队长,对综合管理基本上一无所知,而且在接任后表现得全无信心,凡遇下级的请示一概推到哥哥身上.  相似文献   

13.
案例:C公司是广东一家大型的家具生产企业。这几年,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内部管理已经明显跟不上了。当年跟董事长李先生一起打下江山的一批“老臣”尽管也忠心耿耿,但多是技术、销售出身,在管理上缺乏先进的理念,更谈不上构建适合企业的管理体制了。李先生通过猎头公司推荐,相中了拥有MBA学位,曾在知名生产企业担任总经理、又有外企高层管理经验的王楠,经过几次深入交流,李先生以王楠当时薪水近两倍的报酬聘用了他。当然,也付给了猎头公司一笔不菲的佣金。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寓言     
《河北企业》2005,(7):23-25
<正> 张三李四——积极工作就会得到赏识[故事]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他们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张三青云直上,又是升职又是加薪,而李四却仍在原地踏步。李四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张三之间的差别。"李四,"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一会儿功夫,李四便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今早集  相似文献   

15.
为自己工作     
刘刚 《企业文化》2010,(4):88-88
有个年轻人取得博士学位后,与能力相当的一位同学一起来到一家跨国公司上班,当时他的薪水是10000元,但他同学的薪水却是15000元。这实在是不公平,他总是为这5000元耿耿于怀,工作的时候漫不经心,小错误常常发生,工作效率低。这位年轻人只为薪水工作,认为少5000元就要少干5000元的事,让学习机会与晋升空间远离自己而去,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油然而生,他为他自己以后的成长设置了障碍。  相似文献   

16.
小薇 《财务与会计》2006,(11):67-68
观念一:把钱装进脑袋 小王退伍后,把工作的薪水全花在买书和参加各种培训上。后来他拿到MBA证书,跳槽去一家外企担任高级经理,薪水比原来高出数倍。知识就是财富,此言不假。年轻时把钱花在名牌上,不如装进脑袋里。  相似文献   

17.
忠诚是用真诚换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从一家公司辞职了。当他要离开单位到财务室结账时,却被公司以莫须有的理由扣掉了半个月的薪水。本来那位朋友对原来的工作还有些留恋,对辞职一事一直很犹豫,这下彻底让他失望了,他庆幸,他离开那家公司是明智之举。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我的朋友那样的遭遇,当提出辞职时,原单位会找出各种“理由”刁难,或缓发、扣发工资,或不顾以前的承诺,扣住人事档案,强行让辞职人交出住房等等。总之,就是不让你痛痛快快离开单位。如此作法,既损害了单位的形象,又对在职员工造成了心理压力。这使我想起了沃尔玛的用人政策…  相似文献   

18.
寻找真正的“激励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笔者认识一家IT公司的老板,每年中秋节,老板会额外给员工发放一笔1000元的奖金。但几年下来,老板感到这笔奖金正在丧失它应有的作用,因为员工在领取奖金的时候反应相当平和,每个人都像领取自己的薪水一样自然,并且在随后的工作中也没有人会为这1000元表现得特别努力。既然奖金起不到激励作用,老板决定停发,加上行业不景气,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公司的一部分开支。但停发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公司上下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抱怨老板的决定,有些员工明显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老板很困惑:为什么有奖金的时候,没有人会为此在工作上表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今年1月份,我从安徽老家来北京打工,在一家装饰公司工作。工作没几天,老板就让我把身份证交给他。一个月结束后,老板又扣了我部分工资。老板说我的身份证和部分工资是用来作为抵押的。并告诉我:当我离开公司时会退还给我。我对法律不十分了解,我想问一下,老板的做法合法吗?读者/冯彬冯彬读者:在一些用人单位里,确实存在少数务工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现象。由于外省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不易于管理和索赔,导致个别用人单位在雇佣外省市来京务工人员时采取了一些过激的作法,如收取风险抵押金、抵押物或扣押身份证等等,…  相似文献   

20.
《新前程》2006,(1):96-96
老怪: 你在公司里有没有被上司责骂过的经历呢?我很怕我老板,他经常咄咄逼人地责骂下属,一些同事被骂的时候,总会低着头做出知错的样子,等到一离开老板的视线,马上就换成满不在乎的神情。当这种情形一再重复上演。骂人的习惯骂人,被骂的也习惯被骂,真会让人有种似“奴才”的联想。如果一家公司不能有理性的沟通,而经常出现老板或上司斥责下属,并且还把这种野蛮的行为当作常态,这其实是很不健康的异常状况,你说是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