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民养老"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近日闭幕的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任内基本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全覆盖"。国务院决定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覆盖全国。至此,财政全额拨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模式,企业和个人交费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模式,政府补助和个人交费相结合的城镇(非就业)居民社会养  相似文献   

2.
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扩大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工交替参加城乡养老后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农保和城镇养老制度体系分析,以及城乡养老关系转移接续现状研究,提出了采取"折算年限"、"补差"或"分段计算"方法解决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并就具体实施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围绕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事与否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做实、逐步做实和不做实三种基本观点,而分歧的焦点集中在“个人账户是养老权还是财产权”上.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诸多弊端正是忽视了养老权这个实质,从而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加大了我国统一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转型成本,并延缓了我国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养老保险:打破转续坚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5年养老制度全面完善后,2009年成为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不仅诞生了“开天辟地”的新农保制度,年底发布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更是奏响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序曲……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省区之间、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城镇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等几个方面。条块分割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导致了公平性的缺失。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城乡统一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宁波市从1986年起进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以来,先后出台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等养老保障制度并不断完善,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惠及每一个城乡居民。截至2013年底,宁波市养老保障体系覆盖人群达到640万人。  相似文献   

7.
被征地农民宜参加新农保——以湖北省为例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养老现状 目前,湖北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类。一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宜都市,规定被企业招用人员,直接由所在企业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可在个人缴费窗口续保缴费,同时享受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险》2009,(1):7-7
2009年1月1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今后,市民将全部纳入到养老保障的范围中,打破了过去市民养老保障按城镇和农村分类的两线格局,形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和老年保障制度的新格局。今年起,55至59岁无社保女性可申请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9.
企业养老保险负担地区差异及其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97年2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后经2005年38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9年66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补充,其设计日趋完善,为保障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养老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决策非理性谈必须实施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是解决养老问题的理想路径之一。但是,由于人们多数存在信息和知识缺乏、静态思维、短视、依靠故事作出投资决策、过度自信等问题,很难做出理性的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决策。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使人们"当下"就获得"可见的"利益,克服人们的非理性问题,极大地提高养老保险的吸引力,有利于降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进而解决我国面临的社会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2年以来,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江苏省无锡市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并逐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了三基本一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近年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实现人人  相似文献   

12.
早期,我国的养老保险基本是现收现付,缺乏资金的积累。但是随着我国的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曾经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再适应新时代了,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是我国为了解决在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账户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指的是由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养老金,目的是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保障水平,原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底由国务院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更名为“企业年金”。它是我国养老保障的三大支柱之一(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保险)。与基本养老金不  相似文献   

14.
"老有所养"一直以来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在我国,城镇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之中,而农村的养老保险建设一直比较滞后,因此必须设计一种比较适当的农村养老制度."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已经被中央明确提出并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但如何建立起一套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农村基本养老缴费水平、如何确定政府分担责任的大小与分担方式、以及农民养老待遇标准等养老基金统筹模式,解决农民基本的养老需求仍是目前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孟艳 《中国金融》2012,(8):80-81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企业退休职工单位养老制度,退休职工领取的退休金由退休前所在单位(相应的国有企业)承担。1993年,我国开始探索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并于1997年建立"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三种形式,可以使得不同的群体的切实需求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让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压力得以缓解,也为养老问题解决提供切实的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是最近几年实施的新制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如何有效衔接是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切实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下,发展储蓄型养老保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作为储蓄型养老保险的一种——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本文在分析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的"401k计划"的经验,提出了我国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增长不能够同步进行,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责任.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现收现付制不能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给后代留下了入不敷出的隐患,也给国企改革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国政府借鉴各国经验,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三个支柱"理论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由国家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己经将企业年金制度写进"十五发展纲要(2001-2005)".这种由企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将成为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相当的衔接性,但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纰漏与弊端,造成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待遇、政府补贴、缴费责任、参保范围等方面存在不衔接问题。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促进这两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与统一。  相似文献   

20.
刘恺希 《中国外资》2012,(20):217-218
<正>一、引言(一)中国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1、简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是世界银行1994年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即促进经济增长》报告中提出的,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于养老保险的一些政策主张。我国的养老保障"三支柱"包括:第一支柱:即公共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并强制执行,覆盖全社会,目前,大部分国家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