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粮食生产价格的决定因素:市场粮价还是种粮成本利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焱  李雪 《当代经济科学》2013,35(4):112-123,128
建立合理有效的粮食生产价格形成机制,是确保工农城乡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中国粮食生产价格形成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RSVAR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粮食生产价格与市场粮价、种粮成本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种粮成本利润对粮食生产价格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为长期因果关系,但不具有短期因果关系;新世纪以来的粮食生产价格形成机制中,市场粮价已经成为主导因素,种粮成本的影响则十分微弱;粮食生产价格对市场粮价、种粮成本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粮食收购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不通畅,价格形成侧重流通领域、而偏离生产领域等问题,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价格对农业发展的弱波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在重振中国农业基础地位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是否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中国农业主要利用价格刺激是否能维持其持续增长,这是一个有争议、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此,我们愿提出一得之见。 一、核心概念——价格弱波趋势的界定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调节供求和引导生产。然而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价格与生产或供给关系在不同环境中存在多样性。其一,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调节反映很灵敏,价格成为制约生产或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提高价格可以有效地刺激生产的发展或供给的增加。其二,生产或供给对价格的调节反映很迟钝,价格对生产或供给的刺激力度很小。其三,价格对生产  相似文献   

3.
刘绍均  李小春 《经济师》2000,(10):163-163
随着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 ,我国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人们对粮食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可是优质产品却相对不足 ,而低质产品大量积压 ,给国家财政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有利于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引导农民种植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粮食品种 ,压缩劣质品种生产 ,国务院决定 ,对一些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要的粮食品种 (如南方的早籼稻 ) ,从 2 0 0 0年新粮食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格收购范围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改革进入一个由“保护价”到“保优限劣”的新阶段。长期以来 ,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 ,对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4.
姚顺华  汤学银 《经济师》1999,(12):89-90
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国家赋予粮食企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它既涉及到贯彻执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又关系到保护农民利益。面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无疑给粮食收储企业带来了机遇,但对山区农业发展银行来讲,在执行“三项政策”中仍有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敞开收购方面,粮食企业收购的粮食品质低而价格高,同时库容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顺价销售方面,由于受过去双轨制的影响,加上市场因素制约,粮食销售量受阻,且费用大。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这样农业发展银行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工作难度自然高于前两项政策的执行。本文就竹溪农业…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登     
利用期货指导粮食生产 梁卫斌 我国在粮价放开以后,每年约有1500亿公斤粮食进入市场交易,但是9亿农民在市场的“海洋”中难以自由“航行”,卖粮难、收购难和粮价波动不仅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产与收入,也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期货市场作为一种高级的市场交易方式,具有回避价格风险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发挥期货价格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作用,是解决卖粮难、买粮难和稳定粮价的一条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受到来自政策价格、市场价格和人为价格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受收购价格因素的影响更大。收购价格是由政策价格、市场价格、人为价格和粮食自身质量 (价值 )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它决定着销售成本的高低 ,是今后能否实现粮食顺价销售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先决条件。由于价格因素作用重大 ,今年粮食收购刚刚开始 ,农发行新野县支行就确立了以把好收购价格为切入点、做好收购及入库管理工作的夏收旺季工作指导思想 ,科学投放收购资金 ,截止 8月 7日 ,全县已收购小麦 1 687万斤 ,价值 671万元 ,与发放贷款数量之比达到了 1 0 0…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下旬以来的以粮油价格暴涨为特点的市场波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平抑粮油价格、稳定市场的重大举措实施后,经过各方努力,粮价开始逐步回落。这次粮价波动是在粮食丰收、库存充裕、秋粮收购进入高潮、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发人深省的:为什么在过去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国计民生的基本供给、保持市场的稳定,而在粮食物质基  相似文献   

8.
1.将粮食企业推向市场,把补贴直接给农民。粮食补贴的重点将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直接补贴给农民。政府每年可根据粮食生产成本、上年的价格基数和当年的粮食市场供求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一个最低保护价格。当市场粮价高于最低保护价时,由农民自己出售粮食,价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施行以来,在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政策运行过程中逐渐出现市场扭曲和效率损失越来越大、主粮高度自给率与大量进口形成矛盾、产业链下游粮食加工业受到冲击越来越大、品种和地区差价不合理及不同地区支持水平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客观分析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助于认清托市收购政策的现实环境,对新常态下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粮食形势进入一个严峻时期。一是需求量不断增加,二是供给增长有限,三是发展后劲不足。限制消费、减少供给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我国的粮食生产由自给型转入商品型发展阶段,只有遵循价值规律,才能使粮食形势逐步好转。一 商品社会,价格是调节一切生产的杠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减少粮食征购任务25亿公斤,加大了超购部分,同时将收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在此基础上加价50%。农民看到了种粮的好处,加上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激发了他  相似文献   

11.
4.关于稳定农业生产的政策考虑 粮食生产在过去起伏很大,经常导致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也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于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也是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始终希望保持对粮食产量的价格的一定程度控制,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在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的经济。在市场的多种作用中,价格机制是核心,收入分配的调节,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因此,价格与价格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范畴。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形成与决定众所周知,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除去价值对价格有着决定的作用以外,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对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供给与需求之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斌  牛子良 《经济师》1992,(12):49-49
<正> 近年来在支持粮食收购过程中,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了收购资金筹措难、供应难、回笼难的“三难”问题,农业银行的收购资金亦由过去的季节性占用变为现在的长期性占用,而且占用额逐年加大,已成为困扰农业银行和所在地方党政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是经营性亏损占用。粮食企业肩负着国家政策性收购储备粮食的任务,受国家政策条条框框的限制,无法完全参与市场竞争。收购价格为上级制定,且坚持高价进低价出,形成购销价格倒挂,致使粮食企业连年出现亏损。同时,当地政府为照顾农民利益,实行粮产品封锁,要求粮食企业多收粮、多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贸易规则和价格竞争的视角,通过对TPP贸易规则的解读,以及近两年国内外小麦、大米价格变化及其关联性分析,预测未来全球贸易便利化大背景下,特别是假设中国参加TPP谈判的条件下,进一步开放主要粮食市场可能面临的现实压力:一是粮食进口关税(税率)下降,二是粮食进口配额增加,三是远期粮食进口关税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大米、小麦、玉米批发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中国粮食进口关税下降空间相当有限。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贸易谈判、粮食生产、粮食收购和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连印 《经济论坛》2002,(13):55-55
一、政策性资金商业性管理的难点 1.在严格执行国家粮改政策时,“刚性放贷”与“软性收贷”之间的矛眉难以解决。1998年国务院出台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保证收购资金供应,且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必须顺价销售。从以上国家制定的政策规定看,一是要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给农民打白条;二是粮食购销企业要常年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得拒收、限收;三是农业发展银行要保证粮食收储企业的资金供应,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这就决定了农业发展银行在资金供应上的“刚性”,在资金投放环节具有不可选择性,是一种刚性投入,而贷款能否按期收回受市场因素的制约,并且贷款方式全部是信用保证,决定了贷款收回的“软性”。  相似文献   

16.
共和国粮食收购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和国粮食收购政策的演变先后经历了粮食自由贸易、粮食计划收购、粮食收购"双轨制"、粮食收购市场化四个阶段。它的主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把握处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规律是逐渐发挥价值规律在粮食流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粮食安全政策面临成本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当前部分粮食收购释放出的价格信号需要其他配套政策的支撑;保障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是调整与深化粮食安全工作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粮食仓储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市场化去库存进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紧密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考虑,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8.
欧盟各国除了受共同农业政策保护外,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农业基础设施、市场营销、财政金融、农业科技等各个方面保护本国农业,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1.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农业生产。欧盟国家除了利用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刺激农业生产外,还通过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特别是落后地区农业的发展。法国一个关于畜牧业的法令规定,改建或新建畜舍可以获得2.5万~4万法郎的一次性补贴。2.在市场营销环节保持农产品供需平衡。法国是欧盟主要的粮食生产国,法国粮食营销的主要渠道是合作社,合作社中约占法国商业性粮食储备量的75%…  相似文献   

19.
该文考察政府的粮食定购和价格控制对稳定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文章使用了计量和模拟方法对这一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政府不能灵活地对需求和供给变动作出及时的反应,粮食供给的短缺或过剩不能及时纠正,因而会随时间而积累;当达到一个显著的数量时,会导致政府对定购价格的重大调整,因此又可能进一步导致粮食生产的波动.因此,政府干预的结果是放大而不是缩小了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20.
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机制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粮食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从1985年开始的农村第二步改革,把市场机制进一步引入了农村经济,但当年的粮食却大幅度减产,出现了未曾预料到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是,对于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究竟采取哪种调节方式为好?市场机制的运行能否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目前这种“死一块,活一块”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是否应作为今后调节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