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编者按:2018年,宁波成为全国第15个GDP破万亿的城市,跨入"万亿俱乐部"。这不仅是经济总量上的突破,更体现了宁波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上的厚积薄发,在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上的凝心聚力。这份GDP答卷,不仅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更意味着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踏上新征程。然而,无论是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对宁波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的总结与分析,不难发现,宁波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传统工业""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政策"三大优势。今天,我们仍需要抓住优势、发挥优势。进一步增强宁波外贸企业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贸历来在宁波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分量,多年来走在全国城市的前列,为宁波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04.7亿美元,连续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2,(5):56-57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宁波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来,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宁波经济仍保持了年均11.3%的增长,经济总量连续跨过四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突破6000亿元。  相似文献   

4.
全新出炉的《2012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上,宁波再次名列前茅,赫然位于全国第十六位。事实上,对于这张榜单而言,宁波早已是"老面孔"。从2002到2011年,短短十年间,宁波的经济总量连破五个"千亿元"大关,由1453.34亿元攀升至6010.5亿元,已然翻了两番。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年均高达12%的GDP增幅,更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服务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宁波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从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服务业是其中的"第一功臣",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2%,占GDP的比重为49.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今年4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做强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三大5万亿级产业,做优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科技及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四大5千亿级产业,做精餐饮服务、健康养老、房地产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宁波体育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的近20%。宁波积极开展相关体育活动,连续举办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第七届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节和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大会。同时,围绕城市国际化和"一带一路"试验区建设,办好宁波国际马拉松、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亚洲举重锦标赛、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等赛事及中国女排宁波北仑主场,着力打造"一区县(市)一品"赛事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近期撰文指出,长三角数字化水平在全国各个城市群是最高的。数据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增速接近20%、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30%,长三角地区城市总体迈入了数字经济发展快车道。数字经济直接推动了长三角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6个城市经济总量列长三角地区前列,6个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长三角地区的份额达到67%,分析和研究6个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宁波是全国制造强市,也是全国首个系统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2018年以来,宁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688.06亿元,同比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根据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2021,(2):3-4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 裘东耀指出, "十三五" 的期间, 宁波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从综合实力看: 2019年我市经济总量达到11985亿元, 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2位, 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 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 按国家标准全面小康实现度达98.4%.  相似文献   

11.
海曙区是宁波的窗口,是城市的"客厅"。作为宁波的中心城区,海曙区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过去五年,海曙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60.5亿元增加到290亿元,财政收入由9.15亿元增加到41.93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区域经济总量不断壮  相似文献   

12.
张开勋 《发展》2006,(10):9-10
甘肃省嘉峪关市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城市经济、工业经济为主,农村只有3个镇,1.8万多农民,5万多亩耕地.农村经济总量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4%.所以,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东北经济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1.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2001年)(1)经济总量。东北经济区GDP1.12万亿元,占全国11.7%,其中辽宁5033亿元,占东北经济区44.8%;吉林2032亿元,占东北经济区18.0%;黑龙江3561亿元,占东北经济区31.7%;内蒙古东四盟618亿元,占东北经济区5.5%。(2)产业结构。东北经  相似文献   

14.
<正> 1984年,党中央决定包括南通在内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决策给南通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带来了勃勃生机,经济总量迅速扩张,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4.49亿元。但与兄弟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省内看,改革开放之初,南通国内生产总值是无锡的1.2倍,与苏州相差无几(少2.56亿元),到1998年南通的经济总量仅为无锡的59.4%,苏州的50%;再从沿海开放城市看,20年前宁波的GDP仅为南通的2/3,财政收入为南通的90%,20年后,宁波的GDP为南通的1.56倍,财政收入为南通的2.3倍,南通与宁波的差距正在拉大。跨越新千年,每个江海儿女都应思考一个沉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7,(7):22-24
商标,是区别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标志,是浓缩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的一个载体,更是展观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品位形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宁波提出了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实施了品睥发展战路.落实了各项品牌发展举措,崛起了一大批强势品牌仓业和品牌产品.各层次商衍梯队更趋健全,商标品牌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现了商标与城市品牌经济的良性互动和跨越发展宁波商标的“崛起”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展示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最新披露的《宁波商标发展报告》,更是对宁波的商标发展做了一次详尽的梳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70年筚路蓝缕,70年砥砺奋进,宁波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农业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3.2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80.3亿元,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余元增加到2018年的2万亿余元,服务业占GDP总量由1978年的19%增加到2018年的45.9%……一组组掷地有声的数据,记录着宁波人民创新实干的脚步,也见证着宁波经济的腾飞。70年来,宁波"三农"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从民生凋敝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  相似文献   

17.
在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在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回落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宁波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八五"以来的快速增长格局,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明显,宁波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宁波经济有自己的内在活力,这种活力的源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明确,临港大工业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市委、市府客观分析宁波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发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6,(11):M0001-M0001
"十五"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宁波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9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80亿元,年均递增13.8%,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十位,所属6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宁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数据显示,"十  相似文献   

19.
正文旅深度融合对于塑造与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提出新的要求。2019宁波梅山·"海上丝路"文旅高峰论坛上,宁波发布了"海丝古港微笑宁波"全新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宣传品牌口号"顺着运河来看海"及全新旅游形象LOGO"ILOVE NINGBO"。来自河姆渡文化"远古微笑"创意为宁波城市具有时代特色的符号。在此基础上,宁波需要进一步推动城市品牌构建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宁波是一座具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宁波又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处于高度的开放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旅游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00年增长355%,191%和223%,旅游经济总量规模继续在全省名列第二,旅游总收入比第三位高出120多亿,旅游业成为了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宁波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和培育城市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但是,如何深层次挖掘宁波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强烈吸引力和震撼力的精品,并以此形成有很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从更高层面上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优势,促进旅游经济长足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