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献综述 对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最早涉及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是亚当·斯密,他提出了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认为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后的李嘉图和俄林也认为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赵远瑞 《甘肃金融》2001,(3):28-29,56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和核心问题 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严密、科学的法律条文规范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就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法律规范的基本含义是: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定币值"为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基本目标;在坚持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把"促进经济增长"放在货币政策的视野以内,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只有追求和实现"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币值"与"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并列的,也不是有主有从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而是以"稳定币值"为单一目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轨迹.在世界经济发展脚步减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创造了"奇迹".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称"不均衡")现象也开始加剧,并逐步趋于扩大.不平衡现象在我国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地区发展差距.那么,不平衡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还是非正常现象?不平衡增长是否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否归功于不平衡增长战略,也称"优先发展战略"?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分析 一、90年代,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都在10%左右,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经济增长的省级龙头.但"九五"期间,随着政策优势的削弱,广东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八五"期间明显下降,下降了1.34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规划的基调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二五"规划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将加强改善民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十二五"规划将更加强调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更加关注GDP增长结构而不是纯粹的增长率,"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在于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倾斜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红梅  赵军 《金融论坛》2021,26(6):27-38
杠杆率取决于信贷和GDP的相对增速,本文从增速这一"流量"视角考察分部门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以投资贡献率、人均消费增长、人均资本存量增长、贸易水平、工业化水平和非金融杠杆率为门槛变量,探究分部门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研究发现信贷增速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私人非金融信贷是顺周期的,政府部门信贷则具...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键的一年":宏观经营环境展望 (一)2011年全球经济将更趋"平稳增长",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落实和深化2011年,全球经济在经历由"动荡"向"企稳"过渡的"拐点"之后,将迎来由"调整巩固"向"平稳增长"过渡的另一个重要"拐点".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元年,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成为首要任务.因此,2011年将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国内商业银行能否持续稳健增长"关键"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的深度调整期,原有发展格局被打破,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新格局尚未形成.在全球投资潜在放缓;资本投资聚集下降;劳动力、潜在增长力和劳动生产力水平持续降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任重道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当经济低迷、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反地区一体化的民粹主义抬头,对全球治理体系都进行了较大冲击.在全球有效经济支持下,世界经济都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艰难世界点燃了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途径.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将遇到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高增长的支撑和"后发优势"等是我们应该并能够发挥的有利因素.农村人口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及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城市失业增加等因素将对我国的城市化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国光 《金融博览》2002,(12):15-16
在通货紧缩趋势重新抬头和实际经济增长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以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作为货币供应政策的"准绳"和依据,这种"适应"性政策操作,是一种被动的"适应",不能充分利用我国富余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尽快使货币政策从被动"适应"转向积极"适应",形成符合市场竞争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要求的银行资产运行结构,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拉动实际经济增长率向潜在经济增长率靠拢,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