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焦健 《亚太经济》1997,(5):9-12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区域集团化”趋势,兴趣颇浓,但在研究中忽视了促成区域集团化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即地缘经济的背景。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区域优惠贸易协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进人九十年代以后签订的,而较为成功的、建制化的区域集团则只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世界的经济形态产生巨大影响。地缘上相近的国家通过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建成自由贸易区,随之启动区域组织化合作机制,向着统一经济、统一政策、统一外交、统一政治,甚至统一国家方向分阶段前进推动合作不断发展。与此同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签订了为数众多的区域贸易协定.由于种种原因,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其它地区相比,进程缓慢了一些,显得相对落后.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步子明显加快,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广,可以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上充满希望和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合作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环球财经》2014,(1):134-137
中国可将优势产品投资到双边FTA等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内生产。绕开贸易壁垒,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合作中的次区域贸易协定:亚太地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太地区,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唯一的官方经济合作机构,其倡导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在建立非歧视性和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和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保持一致。然而在APEC范围内,存在若干对非成员歧视的次区域贸易协定,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密切经济联系贸易协定(CER)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由于歧视性的优惠贸易协定是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惠国待遇(MFN)原则的例外,APEC在开放的、非歧视原则下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其速度和范围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6.
以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为分水岭,起步晚、发展迅速的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昔日高度重视通过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确保日本经济稳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转向了依托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为此,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RCEP、中日韩FTA等区域多边贸易协定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日美数字贸易协定、日英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区域贸易协定(RTA)作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例外,正在日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文章认为,我国缔结区域贸易协定应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遵循WTO规则、促进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享受区域性贸易优惠条件等基本原则,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融合。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形成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式1.区域内布局由因地制宜转向因时就势区域经济的形成主要受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民族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主要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资源禀赋进行布…  相似文献   

9.
程实 《浙江经济》2005,(1):14-15
2005年是中国迈入WTO门槛的第四个春秋,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2005年的中国经济来说,世界经济变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利好与隐忧犹如烈火与寒冰。在多重角力中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7,(1):43-44
[美国之音2006年12月26日]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日本的经济分析家普遍认为,这一年对于中日经济关系来说是一个收获之年。政治关系的缓解不仅带来双边经济关系的顺畅发展,同时为两国协调应对亚洲经济共同体问题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11.
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评述及其在东亚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区域贸易协定(RTAs)在数量、范围以及深度上的迅速发展是当今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RTAs大量涌现的原因,传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已不能很好地做出解释了。本文介绍了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即区域贸易协定在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发信号、提供保险、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协调一致机制等方面为成员国带来的新的收益,并对该理论进行了简单评述。笔者认为,对于用传统国际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这种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另外,本文还运用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对东亚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民主化进程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区域贸易协定开始接纳法庭之友,梅赛尼斯公司诉美国案成为区域贸易协定接纳法庭之友的缘起.为了规范、引导法庭之友的活动,区域贸易协定对法庭之友主体资格、法庭之友陈述的内容、法庭之友参与的程度及法庭之友程序规则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规则,这些规则对我国的区域贸易协定实践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骆驼 《环球财经》2014,(4):46-49
2014年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20周年,三个签约国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对这个贸易协定和这块区域寄予了更加强烈的希望。他们甚至希望能扩大这一协议的适用范围从而为各方经济带来更大的好处——正因此,古兹曼此番在劫难逃。  相似文献   

14.
"加入TPP,将有利于日本重新设计和调整现存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破解一蹶不振的经济寻找到突破口。"自从2009年美国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以来,就曾多次暗示日本加入这一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彼时,日本对此一直缄默其口,不予回应。因此,外界将日本的"犹豫"解读为,参加TPP将损害日本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李佐军认为,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区建设》2005,(2):71-71
2005年经济工作有两大难点:一是外部环境和外需偏紧。2005年国际经济增长预期比2004年有所降低.如何继续保持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是重要挑战。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适度减缓,会增加各国经济相互之间的矛盾,增加我国经济中其他方面的难度。二是经济增长预期的减速,虽然对解决经济中可能出现的通胀有利,但对保持物价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17.
区域贸易协定(RTA)包括:关税同盟(CU)、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自由贸易协定(FTA)、局部自由贸易协定(PSA)、服务贸易一体化协议(EIA),但不包括单向优惠的优惠贸易协定。它是指政府之间为了达到区域贸易自由化或贸易便利化的目标所签署的各类协定的统称。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广州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六方面特点: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均衡、优质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克服多重瓶颈制约,继续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区域竞争力稳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市场销售增长态势良好,价格水平总体呈现涨势;居民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就业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19.
1897-1911年间,东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区,且区域经济结构亦呈雏形,这一结果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而非单纯的经济过程。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为切入点,将日俄经济侵略、清政府变革和市场发展放在同一历史过程,考察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原始要素禀赋,即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的聚集:日俄两国经济侵略带来资本和技术,清政府招垦政策带来劳动和土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东北形成了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仅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而且出现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结构,对此后东北经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前人和别人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区域经济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适应国际和各国内部地域分工的深化,并针对当时国家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从经济学和生产布局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区域经济理论,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酝酿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古典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的产生以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的著作《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相继演进形成四种有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